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一、问在新旧知识连接点、丰富的感性积累处 1.问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学生学习新知识需要旧知识的支撑.知识的“要点”是连接的,旧知识可以作为学习新知识的开始,以故引新、以旧启新,不断拓宽知识的外延.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旧知识,把新知识放在整个旧知识的背景中去思考.在新知识讲授之前,教师要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从学生原有的知识中找到新知识的认知生长点,设计出导向性的问题,铺设好“认知的桥梁”,促使新旧知识间的渗透和迁移.教师在新旧知识的联系处提出问题,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内动力,从而更全面地理解新知识.  相似文献   

2.
杨小荣 《云南教育》2002,(25):20-21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智者问得巧。”日本著名教育家斋腾喜博认为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适时、适度的提问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提问应把握以下时机。1.在新旧知识的联结处设计提问。小学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连贯性,大多数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申和发展的,在新旧知识的联结处设问,可为学生学习新知识作好思维、认知、心理上的准备。如,学习“通分”时,可先让学生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25和451315和131434和56前面的两组是…  相似文献   

3.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前面学习过的知识往往是后面将要学习的知识基础。教材本身的编排也十分重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利于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迁移。因此,在进行新知识的教授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工作,重视知识的迁移,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下面,笔者就高中数学教学迁移策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做法。一、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实现数学知识的正迁移  相似文献   

4.
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技能、方法对于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方法会产生一种影响和作用,这种影响和作用在教育心理学中称之为“学习的迁移”.简单地说,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学习迁移现象存在于人们的各种学习、工作和生活活动之中.人们常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温故知新”等成语,其实质就是学习的迁移. 1 数学学习中的迁移现象 学习的迁移现象在数学学习中是广泛存在的.例如,加法的学习会影响乘法的学习,有理数的学习会影响代数式的学习,而代数式的学习又会影响函数的学习,平面几何的学习会影响立体几何的学习…  相似文献   

5.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巧妙设计教学衔接,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在每个阶段都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并不断向前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一、巧妙衔接",旧知""、新知"间建联系,温故知新There is an old saying:Well begun is half done.利用新旧知识的自然联结组织衔接,通过复习或回忆旧知引出新知或新问题,为学生学习新知作铺垫。  相似文献   

6.
研究新旧课之间教学的过渡衔接,既能帮助学生以最佳的心态进入新的学习情境中去,又有利于学生“温故而知新”,或以完整系统的知识去理解、掌握新知识,进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境界。新旧课之间怎样过渡衔接呢?从范围来看,既可以是跨教材跨单元的过渡衔接,也可以是同一篇课文前后教时之间的过渡衔接。然而,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找准新旧课之间过渡衔接的最佳“契合点”。这里,笔者试就此作一探索。一般说来,找准最佳“契合点”来进行新旧课过渡衔接的方法有:一、知识键上的过渡衔接编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汉语、阅读、写作知识是一个相对系统化了的“结构”。从纵向考察,每一种知识在各册教材和同册教材各单元的分布,形成了一条前后承接,环环相扣的“知识链”。有经  相似文献   

7.
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产生迁移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新旧知识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当新旧知识相似,又要求学生做出反应时,此时的迁移往往是正迁移.正迁移能使学生有效利用已经获得的知识去学习新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知识点的衔接,教学环节的连接,学生新旧知识的迁移,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结合……这些联接处看似微小,其实作用巨大,是课堂上难能宝贵的一笔财富.这些联接处就好似人体的关节一样,如果设计精心、处理恰当,联接处必然灵活,为下面新知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就结合一些教学实例谈一谈如何设计课堂联接处,让智慧的火花在课堂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9.
中考专题复习是一种对元知识的“温故知新”“分类整合”“搭建框架”“构建系统”的认知重构活动,培养学生元知识的关联、迁移、生长能力.文章以一节“中点处理”中考专题复习课为例,以中点为“源头”,数学活动为经验,实现知识的生长.教学过程中,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传递与渗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0.
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这就是我们经常所提倡的“温良而知新”,“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进行新知识教学.”对于具有严密逻辑性的数学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进行某一知识教学时,要正确了解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抓住新旧知识本质意义上的联系,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对比,准确地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以及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充分运用迁移规律,促进新旧知识的同化,形成一个更为扩展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必须了解学生是否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这是学习新知识的“生长点”;是否掌握了通分的方法,这是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因此,教学重点就是使学生会用通分方法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其实质是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来计算.这样学生利用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通分”等旧知识,学习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新知识,有利于学生认知的主动构建,扩充了认知.  相似文献   

11.
课堂提问决定着学生思维发展的方向以及思考空间的大小。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对数学的思考,为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桥梁与阶梯,从而使我们的数学课堂走向精彩、达成高效。有效的提问应数学表现在在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问,在学生的思维疑惑处追问,在教学环节的关键处巧问,在学生思维的拓展处妙问。  相似文献   

12.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指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已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识结构影响的新学习是不存在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有意识地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或书本上别处的事例素材对所教学的内容进行分析,这种现象叫做知识的迁移。通过知识的迁移,可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所谓“温故知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等等,说的都是知识迁移的方式。不论是新授课、复习课,还是试卷评讲课,对知识进行恰当的迁移,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实效的有效方法。本文以人教版高二《生活与哲学》的复习为例,谈一谈知识迁移在复习课中的具体应用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各种识,技能之间往往会相互发生作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和新技能的形成会产生某种影响,这就是知识迁移。在语文教学中要让知识转化为能力,推动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必要加强知识迁移的训练。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所学到的语文知识(字、词、句、章、语、修、逻、文)均散见于各册、各课之中,是断续的,但各种知识之间或多或少有一些共同的成分和一般的原理,也有一个循序渐进、一个环节紧扣着另一个环节的科学的编排,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一要充分发挥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对学习新知识所起的积极迁移作用,温故知新;二要尽可能从异中求同,使知识类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一般地说,可以通过类比、类推、归类三条途径组织知识迁移,训练思维的灵活性。一是新旧类比。每教一种新知识时,都尽量联系学生过去已学过的与此相类似的旧知识,找出新旧知识的相同点或相似点,将新旧知识进行类比,以旧带新,促使迁移。比如讲“概念间的关系”时,就可以将它同初中学过的“词义”知识类比。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已经获得的有关知识、技能、方法对学习新的知识肘产生积极影响,促进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以达到学习迁移的目的。实践中体会到,要想真正达到学习迁移的目的,在设计新课前准备性训练题时,就要从知识、思维、方法等角度去全盘考虑,注意旧新知识的衔接、思维的导向、方法的过渡。本文以“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为例,谈谈准备性训练题的设计。 1.新旧知识的衔接。所谓知识的衔接,就是要弄清新知识的生长点,复习那些与新知识有直接关系的旧知识。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一新知识时,就要组织学生复习“分数单位”、“通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这些必需的旧知识。因为从教材本身来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要使学生首先认识它们由于单位不同,必须要通分化成相同单位的分数,这是新课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因此,有必要复习“分数单位”和“通分”知识;另外,通分后是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为  相似文献   

15.
提问是课堂中沟通联系、传授知识、反馈信息的重要方法,为发挥其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并防止教学中的“满堂问”,教师须围绕目标精选问点,以启发学生思维,帮助理解知识,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一、设问于联结点,诱发思维教学过程实际是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进行新探索、获取新知识的过程。而“迁移”是联系新旧知识的纽带,因此,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结点设问,以创设迁移条件,把学生引入“最近发展区”,使其在“疑问→探究→发现→解决”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如  相似文献   

16.
一、优选问点,问在知识关键处教师课堂提问,要力戒提问的随意性。一般应选在知识的重点和关键处提问,才有价值。如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转化处,以及容易产生矛盾和疑难的地方。如在讲完“硫酸对皮肤和衣服都有很大的腐蚀性”,向“浓酸的稀释”过渡时,这样提问:“为了...  相似文献   

17.
根据有意义的学习理论,一切新的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产生的,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知识积累过程,也是一个知识不断被同化的迁移过程。复习课不是知识点的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知识点被不断“温故知新”的教学过程,教师怎样才能在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尽可能地扩大正迁移量?消除干扰?一、培养学生纵向迁移能力,发展思维深度复习课应注重培养学生纷向迁移的能力。如我在指导学生复习“减数分裂”时,先让学生回顾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划分以及各个时期细胞核内的有丝分裂,并分层设计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18.
高中数学课程是一门对知识衔接要求很高的教学科目,对于新旧知识的衔接要求也很高.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老师就要时刻注意新旧知识点的联系,引导学生回忆,联系现学知识解决问题.对于新旧知识的联系衔接,数学学习方法中的类比法就能很好地达成教学效果.所以高中数学教学中就要多注重类比法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知识框架的衔接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全面落实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如何设计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我认为除复习那些在学生认知结构中对新知识提供最佳关系的生长点外,关键在于“导”字上,“导”要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导”要生动有趣,引人人胜.下面谈谈我对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一、温故知新,衔接自然 由于初中物理各章节的知识点是有内在联系的,所有在进行新课导入时必须充分联系已学的知识,采用温故知新导入新课,即以新旧知识之间的连接点为支撑,将新知识纳入已经掌握的旧知识结构中,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正如俄罗斯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所言:所有新问题的解决都是利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旧工具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