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喻慧玲 《教师》2015,(5):39
每次阅卷时,都能听到阅作文题的老师感慨:好多学生作文空着没写,写了的学生也是“汉堡式、沙拉式”地誊抄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中的句子。如何优化高中生的英语写作来提高分数呢?认真对待、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是关键。一、夯实基础,扩充词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多鼓励学生使用高级词汇的意识,摇醒大脑中休眠的漂亮的高级词汇,停止使用good,very good这样的表达,转而投向excel-  相似文献   

2.
徐荣仙 《中学文科》2009,(4):106-107
高中英语写作仍然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弱项,原因主要是学生自主写作意识及能力较差。“小组协作”法是指在英语写作过程中,以合作学习、知识共享的理论为指导,运用“小组协作”理念为主要英语课堂组织形式,通过协作来完成评改过程,培养自主写作表达意识,强化英语书面表达思维能力,掌握英语高级词汇、高级句式,最终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3.
学生们都知道要使用高级词汇及较复杂结构来写作,但在实际操作时,却对高级词汇及较复杂句型感到有些抽象、茫然,以至于错误地认为,使用一些“偏”、“难”、“怪”的词汇或“罗唆”、“重复”、“冗长”的复合句就是使用高级词汇及较复杂句型,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怎样才能做到“高级但不卖弄”、  相似文献   

4.
学生们都知道要使用高级词汇及较复杂结构来写作,但在实际操作时,却对高级词汇及较复杂句型感到有些抽象、茫然,以至于错误地认为,使用一些“偏“、“难“、“怪“的词汇或“罗唆“、“重复“、“冗长“的复合句就是使用高级词汇及较复杂句型,结果往往  相似文献   

5.
正高中英语作文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很高,而写作往往是学生英语能力的最直观体现,也是在考试中最容易拉开分差的部分。在作文的写作中是对学生词汇,语法,语言逻辑的综合考察,很多学生反映,作文中的词汇的使用难度很大,一方面,希望通过一些准确的词汇表达成为整篇作文的亮点,另一方面又担心对生僻词的使用语境不准确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这对这种现象,本文将针对高中写作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准确使用词汇使其成为作文的亮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学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造成学生作文假、大、空现象的原因,并非仅仅是学生作文中缺乏真人、真事、真情,更重要的是缺乏“真”的表达.学生的“真”表达要从语言表达、材料选择、结构安排、个性风格等方面加以衡量.同时也要看到学生作文的特殊性,明确其和社会写作的不同之处,才能有利于作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师都十分重视作文教学,但是“作文不好教”却是许多语文教师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学生不是“用我笔写我心”。而是围绕着教师的思路来写作。作文教学是学生自由表达的阵地。学生只有写出自己想写的内容,个性化地表达自己对文字与情感的诉求,才是符合新课标精神的作文教学。所以,在这里,我们提出“个性化作文”的概念。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由此可见,个性化作文教学就是回归学生个体需要的作文教学。下面,笔者就结合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五”的教学来谈一谈。  相似文献   

8.
学生们都知道要使用高级词汇及较复杂句型来提高写作的档次分,但在实际操作时,却对高级词汇及较复杂句型没有把握而感到茫然,以至于错误地认为使用一些“偏”、“难”、“怪”的词汇或“罗唆”、“重复”、“冗长”的复合句就是使用高级词汇及较复杂句型。怎样才能做到“高级但不卖弄”、“多变但不出错”、“简洁但不残缺”、“连贯但不牵强”、“复杂但不模糊”,“文高而不害意”,下面请欣赏2006年高考范文中的“闪光点”.让你零距离地感受和体会此技巧。[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性别和年龄不是影响小学生作文词汇密度和及物系统的主要原因,真正的影响因素是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应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让写作内容丰富多彩;避免流水账式的文章,尽量使内容不出现重复及物;对于学生人称代词不合理运用情况,加强主语承前省略的练习来增加词汇密度,使作文信息含量增加;合理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用来增加文章色彩。  相似文献   

10.
一、培养写作能力必须从基础阶段的练笔入手。“写”与“写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属于知识巩固性的笔头操练,主要指单词拼写(听写、默写)、造句、翻译、句型结构转换、完型填空、改错等;后者则是思想表达的方式,是运用知识进行创造性劳动的过程。两者既有根本的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笔头操练是写作的基础,作文是写作活动的高级表现形式,不通过大量的词汇、句型和句法等知识的积累,学生很难写出具有可读性的作文。因此,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基本知识结构的训练,其中,句型转换、造句、翻译是书面表达练习的有效形式。二、…  相似文献   

11.
在中考作文中,由于话题作文中的“文体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较好地切合了《语文课程标准》写作中的“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写作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的要求,给学生张扬个性,尽显才情提供了舞台。话题作文从开始亮相就受到师生的喜爱和命题者的青睐。2000年中考话题作文还是“一枝红杏出墙来”,2001年、2002年已呈“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势,2003年话题作文的比例达到了56%。但随着话题作文的连续使用,负面影响逐渐呈现,如宿构、抄袭作文时有发生,但它的优势仍不…  相似文献   

12.
写作是英语的四大技能之一,而词汇则是导致写作困难的主要原因.本文拟运用范畴化中的基本层次范畴理论来分析英语写作中的词汇表达问题,并通过实验分析中国学生在英语词汇表达方面的一些基本认知特点和规律,以及储存、提取词汇的认知范畴意识.作者希望通过这一研究,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写作中的词汇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3.
作文是学生张扬个性、舒展心灵、表达思绪的过程,但是学生习作却经常出现矫情造作、堆砌辞藻、脱离生活实际等怪现象.为了让学生写出原汁原味的“本色”作文,笔者在班上尝试了“班级日记”的做法. 1.巧用“班级日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如今的学生缺乏丰富的生活体验,再加上小学生习作一直是以教师命题或半命题的形式来训练,许多教师的命题缺乏新意,很难激起学生的写作冲动和写作热情.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软件分析对比雅思写作满分范文和考生作文词汇密度、词汇多样性、词汇复杂度三方面的词汇特点,旨在发现词汇特点对中国雅思考生写作成绩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写作的哪些方面。结果表明:雅思写作满分范文与学生作文的词汇密度差别不大;考官使用的词汇更多样;考官与学生使用的词汇难度差异不明显,然而小作文所使用的词汇难度比大作文略微大些。此研究的结果将有助于考生和老师制订科学的提高方案。  相似文献   

15.
罗渝 《教育导刊》2003,(8):92-93
作文能力一直被作为考察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最佳方式之一,它要求学生能将所学过的词汇和语法灵活运用.学生在写作中的差错可以分成两类来讨论,即词汇使用上的错误和句法上的错误. 一、词汇使用错误及相应对策 词汇使用错误按照出错方式可以分成拼写错误和造词产生的错误.  相似文献   

16.
<正>英语书面表达是高中英语的最后压轴部分,在这一部分要求学生可以用英语进行题目要求的文章写作。英语书面表达不仅仅是对学生词汇、句型以及语法知识的考察,更是对学生英文组织表达的一种检验。高中生在日常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应当重视英语的积累,提高自身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让作文不仅规范,而且在表达上能够书面化、规范化。1.积累高级英语词汇,提高英语书面表达能力词汇是构成英语文章的元素,英语书面表达最关键的是在一些表述上是否使用了恰当的词汇。在英语的学习中不难发现,有的单词中文意思有很多,在初中  相似文献   

17.
作文能力一直被作为考察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最佳方式之一,它要求学生能将所学过的词汇和语法灵活运用.学生在写作中的差错可以分成两类来讨论,即词汇使用上的错误和句法上的错误.   一、词汇使用错误及相应对策   词汇使用错误按照出错方式可以分成拼写错误和造词产生的错误.   ……  相似文献   

18.
袁桂忠 《教师》2011,(10):85-85
2011年江苏高考英语科考试说明已新鲜出炉,其中对书面表达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用英语写一篇15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其中,高级词汇和高级句型结构的使用以及连贯性用语的使用对争取英语高考高分作文有很大作用。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高三毕业班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运用高级词汇、高级句型结构、连贯性用语等来提升文章层次,写出高分作文。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写作中选词策略的问卷调查以及对学生作文的用词特点分析,发现在词汇选择方面,学生大多采用回避、被动的选词策略,写作中过分依赖中学词汇来表达英语思维,不求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针对这种现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在平时的写作练习与批改中.老师对学生的语法知识性错误。如时态语态、主谓一致。单词短语的使用等强调得较多,而对于篇章、语句的结构等稍微“高级”一点的问题却重视不够,没有老师的引导,学生自然更意识不到这一点。本文以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9+2)期中联考英语书面表达学生考场作文为例.对结构的处理、高级结构的使用等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