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南方 《兰台内外》2009,(1):14-15
在奥巴马的五张面孔中,前四张面孔对于他赢得总统选举其实产生了副作用,但是第五张面孔,也就是美国未来希望的代表,成就了他“美国首位黑人总统”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
耶鲁与湘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琨 《档案时空》2008,(1):30-32
堪称"总统摇篮"的耶鲁大学,曾为美国培养出6位总统,<泰晤士报>公布评出的最新世界百强大学排名榜中,耶鲁大学仅次于哈佛、剑桥、牛津三校.  相似文献   

3.
齐子 《北京档案》2004,(12):14-16
被幽默的美国人自嘲为"驴象之争"的新一届总统大选刚刚落下帷幕,美国政坛上又上演了一出颇为吸引人眼球的大戏:四位曾经、正在或还要继续坐着美国总统宝座的大人物即前总统卡特、老布什、克林顿和现任总统小布什聚首一起,为的是庆贺克林顿总统图书馆风风光光地开张.  相似文献   

4.
Andy:2009年1月20日,美国第44任总统就职。这次历史上首位非洲裔美国总统的就职典礼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成为电视史上最受人关注的事件。美国参议员Dtanne Feinstein称这次就职典礼为“世界的就职典礼”。我和Julie也认为它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跨媒体宣传运动之一。  相似文献   

5.
美国选举总统的方法是当今世界政治中特有的.总统选举人(Presidential Electors)的设立及选举程序均为宪法所规定,并非个人意志的简单体现.  相似文献   

6.
冯武勇 《出版参考》2009,(11):47-47
40多年前,一名纽约贫民窟女童梦想将来成为法官;如今,这名拉美裔女子叩响了美国最高法院殿堂之门。当索尼娅·索托马约尔26日获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提名、有望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拉美裔最高法院法官时,这不仅是美国4000多万拉美裔的荣耀时刻,也是一名寒门女子个人奋斗的最佳注脚。  相似文献   

7.
胡菡菡  文平 《新闻记者》2008,(12):36-39
新媒体影响美国总统大选,早已不是什么新颖的观点.然而,直到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落幕,世界才真正感受到贯穿始末的新媒体的影响力,因为此前任何一任美国总统都未曾获得如奥巴马这样的称号:"互联网总统".  相似文献   

8.
当克林顿当选美国第42届总统时,美国左撇子协会发表声明,说这是左撇子在人类历史上的又一次伟大胜利。在美国总统中,左撇子是最风光的一个群体。在美国200多年的历史中,有1/6的时间由左撇子治理。  相似文献   

9.
美国总统奥巴马3月9日正式提名现任商务部长骆家辉出任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成为了首位华裔大使。然而摆在骆家辉面前的道路不会太平坦,在经过了胡锦涛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布什4月6日在俄南部城市索契举行会晤。普京将于5月初结束总统任期,而布什的任期将于明年初结束,这是两人最后一次以总统身份举行会晤。  相似文献   

11.
当美国总统候选人奥巴马麦凯恩激战正酣之时,欧洲媒体通过民意调查发现,欧洲民众普遍支持奥巴马,其主要原因是他们不愿看到一个老态龙钟的美国总统。他们更喜欢一个年富力强、生动活泼的总统形象。结果,美国民众与欧洲民众一样选择了奥巴马。  相似文献   

12.
在政坛上活跃的领袖人物,对电视镜头有着天然的眷恋。当今社会,电视出镜次数已成为领袖人物政治命运的晴雨表。一个长期不露面的领袖人物,最终很有可能退出大众的视野,被挤到政治边缘。自从电视出现以来,美国各届总统都非常重视用电视来塑造自身的形象,最大限度地干预大众的思想倾向和政治态度。争夺电视观众已经成为美国总统政治天平上的一颗重要砝码。全新包装踏上政治列车美国总统的政治生涯是从竞选开始的。要获得美国政坛最富有光环的宝座,一位总统候选人需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为了争夺选民,候选人想尽办  相似文献   

13.
从被美国人尊为国父的乔治·华盛顿到备受"9·11事件"困扰的乔冶·W·布什,在213年间,美国政坛上更替了43位总统.美国的历任总统许多都拥有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图书馆.  相似文献   

14.
不可否认,美国总统奥巴马现在成了全球流行的偶像。两年前,他还是美国伊利诺伊州名不见经传的初任参议员,而今却成为首位美国黑人总统。这个过程中互联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奥巴马通过建立官方网站、在Facebook、MySpace等网站建立频道,与美国选民互动,获得了各个阶层民众的支持。因其在竞选过程中,较成功地使用了互联网,被誉为“互联网总统”。本文分析了奥巴马竞选中网络传播的团队构成、传播的原则、措施、效果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新闻传媒广告人的十大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玲 《青年记者》2006,(17):48-49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参加总统选举前说过“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这句话对今天的中国广告人也有着很深的影响,很多广告人经常不分场合地引用此话。然而,就在广告人自我满足地和总统相提并论之时,广告人在人们心目中又是什么样的形象呢?  相似文献   

16.
除了美国总统奥巴马,恐怕没有第二个人能够像奥普拉·温荚瑞一样,让普通的美国人对人生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17.
辛文 《航空档案》2005,(5):72-75
富兰克林&#183;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四届的总统。他还是第一个乘飞机竞选的总统,第一个在战时离开美国的总统,以及自林肯时代以来,第一个亲赴战争现场的美国总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时刻,他以残疾之身,三度乘飞机、军舰越过大西洋(巧合的是,罗斯福的61岁和63岁生日都是在越洋途中度过的),参加反法西斯同盟首脑会晤,视察前线战场,并开创了美国总统使用“空军一号”总统专机的先河。  相似文献   

18.
2010年8月,美国当代著名作家乔纳森·弗朗岑的长篇小说《自由》出版,该小说一经出版便引起美国读者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对此书赞誉有加.《自由》获得了"史诗"、 "美国小说的巨作"、"美国生活的镜子"、"时代的小说"等等众多赞誉,弗朗岑更被誉为"伟大的美国小说家".弗朗岑何许人也?《自由》是一部怎样的作品?这些问题一时成为广大读者感兴趣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海云 《新闻世界》2007,(8):41-41
美国总统布什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双方互相猜忌乃至互不信任,最近更因为美国在波兰和捷克部署反导弹系统的计划而剑拔弩张。但在普京建议美国将反导系统部署在阿塞拜疆或伊拉克后,局势即峰回路转。因  相似文献   

20.
年富力强的“阳光大使” 我们将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09年11月1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当日晚抵达上海对中国进行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这是美国总统在就任不到1年之内实现访华的破天荒之举。这不仅因为去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也说明了美国在经济和安全领域同中国伙伴加强合作的迫切性。总统到访对于驻在国大使来说无疑是一种嘉奖,这对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也不例外。与其说是天道酬勤,不如说是洪福高照一一他刚刚履新就迎来总统到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