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概率与统计在新高考中的命题大致是“两小一大”(参见2020年高考山东卷),总分为22分.其中“两小”中的一题比较基础,另一题比较难.“一大”属于概率统计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问题,难宜适中,正常情况下考生是可以得分的.看看过去、想想今天,我们将面对2021年高考,这是新的开始,那么,高考试题会如何设计呢?我们暂且认定既有“小题”也有“大题”。这些题将落在何处,以什么样的面孔与考生见面?依据考试说明、命题大纲及近期各地市的模拟试题,谈谈我们对2021年高考全国高考概率统计方面的命题预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考数学命题一般遵循“相对稳定,重点突出,稳中有变,变中求新,适度创新”的基本原则.面对高考中创新的部分,很多考生会感到无从下手.现结合平面向量试题,具体分析高考创新题的主要命题形式.  相似文献   

3.
化学高考命题变化最为突出的是实验题,过去是单一考查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装置等“照单抓药式”题型,现在则是全面考查实验原理、目的、装置、安全、环境、效率、实验设计、实验评价等“开放式”题型。因此实验题就成了如今化学高考中一道让考生难以把握、费时费力、得分较低的能力“分水岭”题。究其失分的种种原因,其中最为普遍的是语言描述不到位、不规范,即因考生对“命题语言”中的“问题语言”的模糊理解而致答题偏离“命题意图”。我在此列举实验题中常用的各种命题语言中的“问题语言”,加以辨析并总结应答措施,望能给同学们有所帮助。实验题中常涉及的“问题”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4.
2010年全国高考新课程历史第40题第3问,必须以小论文的形式回答。2011年,全国高考历史第41题,是一道独立的小论文试题,没再与材料分析题“混搭”。这样纯粹的开放性小论文题很值得研究。按常理,头一年高考中出现的新题型,第二年再次出现,教师和考生都应该有所准备,平均得分应该有明显的提升,但这种小论文式的题目,并没有引...  相似文献   

5.
全命题作作为一种传统而又极具魅力的作题型,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题干简洁,指向集中。全命题作可以是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个单句,简洁明了,不枝不蔓。考生拿到题目,没有其他思想干扰,可以集中精力构思成。但由于其指向性明确,也增加了写作的难度。第二、限制严格,题蕴丰富。形式上严格的限制与丰富的题蕴本是一对矛盾,但这也正是优秀的全命题作的魅力所在。如“掌声又响起来”这个作题中的“掌声”意味着成功,“又”则暗示是第二次,命题显然是要考生对自己曾经经历过的“成功、失败、再成功”的情感变化作一次人生探索,这正是在严格限制之中考查考生对生活的独特感知。第三、避免虚构,体现公正。相对于其他的作命题形式,全命题作的灵活度较小,猜题、押题成功的几率也很小,从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考试的公正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谈话题作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题作文是作文的一种命题形式,是高考语文命题的一个创举。话题作文在高考作文命题中已经沿用了四年,相信这种命题形式已为广大的中学语文教师所熟悉。但是,对于话题作文的内在含义以及在高考中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形式,许多人还不甚了解。因此,有必要对话题作文这种作文形式作一些分析和探讨,以便我们更好地把握作文教学。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是有区别的,虽然都有“题”,但命题作文的“题”是标题,所有考生都共用这个标题;而话题作文的“题”是话题,也有考生用话题作为自己作文的标题,但更多的考生是在话题的范围内自拟标题。命题…  相似文献   

7.
胡继云 《新高考》2005,(5):35-36
为了提高试题的有效区分度,高考命题人常会使用一些手法来增加试题难度。本文将高考阅读理解题命题中常用的“绝招”介绍给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  相似文献   

8.
2006年高考尘埃落定。今年有16个省市自主命题,共有19套高考语试题20道高考作题新鲜出炉(重庆卷一小一大两题)。高考作题的命题付出了很大的心血,给各套作题设奖,意在表彰。笔设置二个奖项:(1)单项奖,10个;(2)综合奖,设一、二、三等奖和鼓励奖。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刘子俊 《学语文》2006,(5):22-22
应该说,2006年语文高考安徽卷的现代文阅读题(第五大题)的设题动机是纯正的。该题群命题思想明确,即考查学生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能力,体现《考试说明》的相关要求;选文风格典雅,借“阁”咏怀,抚今追昔,情思跳宕,语言平易,贴近考生实际;设题形式巧妙,借“遐想”“相感”等关键词句的扣问,激励考生分析思路、筛选信息、整合感悟,且题干文字表述不蔓不枝、简洁明了。然而“参考答案”对文本的解读、对问题的解答却不免令人疑窦丛生。  相似文献   

10.
作是高考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不仅表现了语能力,而且反映着考生的人生态度、思想智慧、感情和意志,这些都是一个年轻人日后成功的关键。我们的高考作应该怎样命题呢?旅美学薛涌认为好的作题应该满足两个最基本的要求:第一,给考生以充分的机会写自己的生活,看看他们是怎样克服困难,面对挑战,怎样帮助别人,对社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作为创刊多年的品牌杂志,我刊每年都约请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余闻先生对考试中心命题的全国卷进行全面坪点。其中既有对每一大题的命题变化和命题趋势的阐述,也有对每一小题的命题立意和解题思路的分析提示,详细、全面、可操作性强。这些评点因其权威性、导向性、实用性而受到历届考生的喜爱。  相似文献   

12.
近年高考.尤其是2008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异彩纷呈,可是,考生这道题的得分却相当不理想。除了考生鉴赏能力薄弱外.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考生缺少答题的技巧。笔者认为。高考以主观题形式出现的古诗鉴赏题命题有其自身的特点。怎样根据命题的特点、规律以及要求找到答题的突破口.是获得高分的关键。为此.笔者提出高考诗歌鉴赏答题“六字诀”。  相似文献   

13.
高考分省命题已成气候。语科选材,可谓日趋“三贴近”:贴近生活、时代、人民。小到“表达简明、连贯、得体”题,更注重语境的作用。这是语高考的重点和难点,自1989年以来连续考到。或间接命题,跟其他题联系在一起,而更多的是直接命题,例如2006年安徽卷18题。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恢复对“学常识”考点考查的第二年,为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把握命题的走势,提高备考的实效,现对17套高考语试卷中的“学常识”题作如下透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高考化学试题中无论是选择题,还是第Ⅱ卷中的化工流程题或实验题中经常出现分离和提纯,而对“蒸馏”的考查在这几年高考题中出现的几率又是非常之大,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试题也越来越灵活,这是高三考生在高考前应该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以近几年部分省、市高考题为例,认真剖析,提醒考生用心去把握准命题人的命题规律,达到突破此类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杂采生辉     
商考语上海卷审题专家:高考作题应当是开放性的.能够让考生充分展示自己才能,叉不能考前让考生“精题”有备而来,因而题目越采越难出。我们命题组准备了好多题目。为何选“杂”?最主要的是猜不到. 今年由于“非典”疫情,不少老师在复习时引导学生准备了这方面材料,命题组有意回避,就是体现了高考公正公平的原则。当然,也有考生会转弯抹角联系“非典”。“杂”的今义很多,可打开学生思想的天地.引导学生知识面广,活学,关心社会、生活。 作题的提示语简明扼要,引导学生尽快入题.[编按]  相似文献   

17.
始于1999年连续四年的高考作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成功地创造了话题作的命题形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这种新型、灵动、能充分展示自我个性的作思路,对推动中学作教学改革有着极大的启迪意义与导引作用。综观近四年话题作的高考实践,这种作命题形式确实能给考生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能准确有效地检测考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水平,有利于考生在特殊的考场氛围下写出有创见、有意蕴的精彩华章。研究分析近年话题作的高考实践,也为高考作命题趋势预测及采取应对措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吴久宏 《新高考》2008,(5):99-101
经历过多次的考题“磨练”,同学们获得了一定的知识积累,更获得了解题的经验和技能。但,高考毕竟是具有较强的筛选性质,在“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下,总有一些从未见过,老师也从未讲过的“生题”,此时,我们该怎么办?多年来,有部分考生,尤其是心理素质差的同学,看到“生题”,面红耳赤,手忙脚乱,严重影响了正常水平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涂天明 《广东教育》2014,(12):19-21
近几年广东高考数学试题数列题都排第四道解答题,一般为一小一大两题,很多专家一致认为六道解答题中,数列题是最关键的一题.因为前两题往往比较容易,大部分考生可以完成.而后两题往往很难,很多考生会望而却步,心有余而力不足.高考命题按考纲要求以能力立意的原则已经成为命题的指导思想,将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有机结合,全面考查考生是当下高考的主线.数列部分作为函数的延伸具备很多函数特性,但数列是特殊的函数,是离散函数,这就决定了数列题自身的个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高考单项选择题不仅注重语言形式、语义内容的考查.更强调对语言运用能力的测试。一些常见的搭配经过命题者的“加工处理”,或被动,或倒装,或分隔。或省略,不仅会干扰考生正确读题,更会造成考生思维混乱。为了帮助考生构建一个正确的解题思路,本文拟结合考题透视一些常见搭配的创新命题思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