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借钱三境界     
一提起借钱,没有几个人不胆战心惊的。有限的几张钞票,好端端地隐居在自己口袋里,忽然一只手伸过来把它带走,真叫人一点安全感都没有。借钱的威胁不下于核子战争:后者毕竟不常  相似文献   

2.
借钱的境界     
一提起借钱,没有几个人不胆战心惊的。有限的几张钞票.好端端的隐居在自己口袋里,忽然一只手伸过来把它带走,真叫人一点安全感都没有。  相似文献   

3.
很多朋友想创业,但苦于没有足够的资金、也没有条件去借钱或贷款,最终只能不了了之。但实际上,现在有一种更简单、快捷的创业融资渠道,那就是天使投  相似文献   

4.
以自己为荣     
在美国,有这样一个人。他22岁的时候独立做生意,结果把老本都赔光了。23时,他竞选联邦州议员,又以失败告终。24岁的时候,他重操旧业,找亲戚借钱,继续做生意,没有想到赔得更惨,血本无归。29  相似文献   

5.
萧红师承鲁迅,在写作上是鲁迅引导她积极关注黎民苍生,心系当时的时代与社会。这使得她的作品更多地浸透着深沉的心灵思索,具有深刻的批判力,这与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极为合拍。萧红初到上海,人生地不熟。经济紧张时,萧红曾开口向鲁迅借钱用于生活开销。  相似文献   

6.
紧张是人人都曾体验过的一种心理现象。一般来说,适度紧张可以使人的反应速度加快,动作敏捷,工作效率和学习效果明显增强。譬如,学生在定期举行考试时,成绩往往比不举行考试时好一些。人们在从事有竞争性的工作时,也比没有竞争性的工作速度快、效率高、质量好。这是因为考试和竞争使人们感到有压力,保持了适度紧张。某些突然发生的紧急情况,还能提高,思维的效果,“急中生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7.
铁骨柔情     
柴选 《新闻与写作》2008,(7):F0002-F0002
这是互联网上被称作“最柔情的微笑”的一幅照片。没有废墟做背景,没有救援显示的紧张,没有生与死的强烈对照,没有静默而深沉的空场景,这是紧张的抗震救灾工作中的温情一瞬间,这是人类最动人的情感显露的一刹那。  相似文献   

8.
因为每周都要写一篇专栏,以及准备在今年写一部小长篇,我经常在纽约觉得时间紧张,拎着几口袋的菜走在厚厚的金黄色落叶上都心事重重。工作的时候一直处于准放假状态,放假时候则一直处于准工作状态,说不清是在跟谁较劲,大概只是在跟虚无较劲,我有一种随时随地都在自我错位的感觉,好像人生已经在某个尚未意识到的关键点出了错,然后就一直要这样将错就错下去了。写一个字一块钱的专栏没有写一个字五毛钱的愉快,写一个字五毛钱的没有写  相似文献   

9.
思海偶拾     
把东西拆开是知识,把东西凑在一起则是智慧。 居闹市想远离车马喧,最好的办法是向人借钱。 挥别过去的一切,需要时间;挥别现在的一切,需要智慧。 有时迷信可以消除人的恐惧,科学却增加人对现实的恐惧。 物经炒作,无价会成高价;事经炒作,无意会成有心。 若说生命是一场游戏,这也需要有游戏的心情才能领悟。 生活中的难处有二,一是没有第二种选择,一是拥有太多选择。 据《羊城晚报》思海偶拾~~  相似文献   

10.
夺命的婚房     
阿颖 《新闻天地》2010,(12):61-63
王颖一下子紧张起来:“是不是买房的事有了变化?”刘俊忙说没有,他只是随口问问。王颖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别人都说,爱情是一张美丽的雕花大床,可如果没有房子摆放,再美丽也只是摆设。”看  相似文献   

11.
曹筠武 《青年记者》2008,(13):39-40
现在网上传<系统>的作者是"80后,资深网游玩家",其实我不玩网游,我玩的都是单机版,实况足球、NBAlive、FM.体育类游戏居多.在采写<系统>之前,我对同游的了解仅来自于我表弟,他玩过传奇,那时候我上大学他上中学.署假一回家,他就找我借钱,为此我对网游产生了一种朴素的抵制情绪,自己从来没玩过.  相似文献   

12.
1900年,八国联军迫近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皇帝经太原逃往西安,当时一班人马走到太原时,就缺少接济了。慈禧太后叫找山西银号钱庄界的人来商讨借银钱的事。老板听说朝廷借钱都吓得纷纷逃避了,因朝廷借钱不是小数,起码几十万两银子.不还的话,谁又敢去讨,所以只留下伙计在家看门,当时丧俊臣也只是不到甘多岁的青年伙计.被找去的人都没有敢答应借款的,而丧俊臣大胆的出来,答应借款几十万两解决了朝廷的燃眉之急,后来贾俊臣所在钱庄的老板回来了,知道他借出几十万两,大为光火,把他开除回家了。慈禧太后到到西安后,安定下来,…  相似文献   

13.
一位贫困生,考取了大学,但因为家境贫寒,根本交不起学费。他的父母四处筹钱,但没有一个人愿意借钱给他们。最后,这位贫困生的父亲找到媒体,希望媒体能帮帮他们。有一位记者热情地接待了他。记者问:“你儿子考取了什么大学?”  相似文献   

14.
“满大街都是急得四处借钱的老板,有钱的却都不敢借。鄂尔多斯到了该引导地下游资阳光化的时候了”2009年4月11日,“地下钱庄”老板万永年辞退了最后一名员工,这天,他接到两个电话,对方的声音近乎哀求,想和他把生意谈成,但万永年下决心不干了。  相似文献   

15.
喜极而跃     
徐斌 《新闻实践》2008,(9):F0003-F0003
这两个画面,表达的是同一个主题:赢了,就高兴得跳起来!瞧,他们跳得多么高,跳得多么漂亮,跳得多么孩子气。完全不顾及紧张的比赛气氛,完全不理会严肃的现场裁判,在赢了的那一刹(他们其实都没有夺得冠军,但他们都赢了,他们赢了对手、赢了自己),他们完全沉浸在自我陶醉之中,把内心瞬间来到的一种狂  相似文献   

16.
钱自然是没有借给他。其实他要的数虽然不小,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努努力还是可以的。但是我这人天生没有向别人借钱,也没有借给别人钱的习惯。如果一旦欠了人帐,心里必定像装了个什么东西,整天忐忑不安。偶尔借点小钱给别人,也从来没有期望人家能还。当然了,到今天为止,我不欠别人,别人也不欠我。  相似文献   

17.
熟悉韩自贤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穷记者,工作十几年,家里不仅没有一件高档的家具、名牌电器,就连单位集资建房。他也要四处张罗借钱。然而,人们又说他是一个富记者。他是邢台市第九届政协委员,享有邢台市十大杰出青年、邢台市优秀共产党员、河北省跨世纪优秀青年人才、河北省首届十佳新阐工作者等一大堆令人羡慕的荣誉称号。从事新闻工作15年,他获省级以上好新闻证书就达90多个,其中让同行们朝思暮想的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奖、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大奖他均有  相似文献   

18.
一九五八年下半年,我开始在工人日报做校对工作。不久,我们校对组先后出了两起重大的政治性差错,一是把一则国际消息中的“南越……”错成“越南……”;另一是把一个大字标题中的“叛国”错成“判国”。这两起重大差错使十多万份报纸不能发行,损失资金好几千元。差错出了以后,同志们非常紧张。我因初做校对工作,没有经验,心里更是紧张。由于紧张,脑子“运转”不灵,有时连很熟悉的字都怀疑它是否正确。紧张并不能防止差错,有时越紧张越出错,越害怕错误越多。这两次政治性差错发生后,我脑子里开始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校对工作能不能不出错?怎  相似文献   

19.
在编务上,出得多不如出得好,永远要问自己为什么要出这本书、世界没有这本书会有什么差别,永远别追着流行跑,永远要开创风气转化流行,这是工作也是乐趣。在经营上,永远别以赚钱发财为目标,永远别借钱融资搞出版,人才养成比业绩重要。  相似文献   

20.
连国强 《新闻窗》2012,(2):102-102
新闻工作是一项极其紧张、繁重、艰苦的工作。为应对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新闻记者往往24小时都处于随时待命况态中,随时准备前往新闻事件发生地采访调查,难怪有人说,"新闻是跑出来的"。同时,新闻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又是一种"自由职业"。新闻工作者常常要独立行动单兵作战,没有领导、同事在身边督促、检查,完全凭着自己的觉悟和职业道德意识自觉地行动。这就决定了新闻工作者必须要具有很强的自觉意识和自律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