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有一天,墨子有事到染坊里去,看见染色工人染各种颜色的丝。他看了一阵,叹息说:“丝原来是白的,但是,把它投进青色的染缸里,就变成青的了,把它放进黄色的染缸里,就变成黄的了。”墨子的一声叹息,源于中国社会根深蒂固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思想。然而,我却要大胆说一句:近墨者未必黑!墨子,你大可不必叹息。  相似文献   

2.
染丝     
有一天墨子,看见染色工人在染各种颜色的丝,叹息说“丝原来是白的,但是,把它投进青色的染缸里,就变成青的了,把它投进黄色的染缸里,就变成黄的了。”有人说墨子思想保守,丝只有一种颜色有什么好,世界需要多种颜色。也有人说墨子所叹息的是染缸对丝的影响太大了。  相似文献   

3.
墨子与《墨经》──中国古代科学家故事之四陈通鑫在战国时代,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墨翟(翟音di,约公元前468年──公元前376年)。他是鲁国人,后人尊称他为墨子。墨子有许多学生,形成了一派。墨子和他领导的学派被人称作“墨家”。“墨家”的思想和政...  相似文献   

4.
三缕书香     
<正>暑期时光是无比冗长而空虚的,还好有书籍来充实我毫无新意的假期,让那段日子飘散出一缕又一缕四溢的书香。第一缕书香带着柑橘般清甜的味道,一丝一丝游进我的鼻尖,我舒心的嗅着它的味道,原来是你——《傲慢与偏见》。看似一个俗套的爱情喜剧,可其中滋味并非如此,从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偏见,再到愧疚,最后心生爱慕与他结为伉俪,作者精心地安  相似文献   

5.
飞花祭     
正值稍显寒凉的秋,雨水浙沥,薄衣湿透,一丝一缕俱是冰冷。便是在那样萧瑟的天气里,他见到一袭碧衣的她。  相似文献   

6.
耕柱子是墨子的门徒。一天,墨子授课时,一只小鸟停在窗外的柳树上婉转鸣啼,弟子们纷纷向外张望,耕柱子也随之瞅了一眼。事后,墨子却单独严厉地责骂了他。耕柱子感到很难过,觉得受到很大的委屈,抱怨说:“我犯的错误并不比别人多,却遭到老师这样严厉的责难。”墨子听到之后,问他:“假如你要驾驭马和羊上太行山,你会选择鞭打马还是鞭打羊...  相似文献   

7.
<正>一日,墨子外出时,遇到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头脑清晰,身体强壮,就想收他做自己的学生。于是他对青年说:"你跟我好好学吧,学好了,我介绍你去做官。"这个青年将墨子的话牢记在心,跟随墨子刻苦学习。他的成绩很好,然而两年时间过去了,却不见墨子介绍他去做官。于是,他就去问墨子是不是把以前说过的话忘了。墨子对他说:"我是不会介绍你做官的。  相似文献   

8.
墨子名墨翟,鲁国(一说宋国)人,约生于公元前四六八——前三七六年。墨子是一个著名的思想家,又是一个著名的教育家。他设有规模很大的私学,拥有弟子三百,并发展成为政治集团,成为墨家学派,和儒家并称“显学”。代表墨子思想学说的是《墨子》一书。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自《墨子》。《墨子》一书,为墨翟、墨家弟子及其后学所作。它记载了墨家学派的思想和言行,是我们现在研究墨子及其学派的主要著作。墨子(约公元前480—420年),姓墨名翟(dí),鲁国人(一说宋国人),春秋战国之际的哲学家、政治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针对当时各国诸侯相互兼并残害人民的现实,倡导“兼爱”、“非攻”,主张爱无等差,反对进攻性的战争。这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但他不区分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一律加以反对,不分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主张“兼爱”,也是不对的。《墨子》文词质朴,不重文采,但说理逻辑性很强。  相似文献   

10.
墨子散议     
墨子,姓翟名乌。生卒年不详,《史记》中无传,只在《孟子·荀卿列传》中附有二十四个字,“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墨子的籍贯,《昭明文选》所载有鲁、宋、楚三说。“五四”时期,有人根据《墨子·贵义篇》有“先生之色黑”的话,认为他是印度人,阿拉伯人,实属无稽。新《辞源》说他是鲁国人,就《墨子》书中“子墨子自鲁即齐”的说法及《准南子》中称他是“北方之贤人”,看来可信。  相似文献   

11.
墨子世界观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墨子的世界观,目前普遍持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在墨子提出的尊天事鬼与“非命”这一组命题中,“非命”是主要的,“天鬼”观念只是他思想中的落后成份;并且认为,从形式上看,尊天事鬼与“非命”在理论上似乎是矛盾的,“但如果我们把天命的否定作为内容,把天、鬼的承认作为形式.则他的思想中的优点显然是存在于内容实质中的,而抽空了的鬼神,实际上便成了空话了”(见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第221页).上述论点实质上是认为,墨子一方面承认“天志”、“鬼神”的存在,另一方面又通过“非命”否定了它;否定“天鬼”才是墨子真实的用意,而称“天鬼”只是政教的一种手段.故墨子的世界观不失为唯物主义的.这种观点影响颇大.对此,笔者认为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
墨子名翟,是先秦时期声望较高的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也是我国古代颇有影响的一位哲学家。他在中国哲学史上较早地对真理标准问题作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墨子认为,认识是否正确,需要有一个衡量的标准。他说:“言必立仪。言而无仪,譬犹运钧之上而立朝夕者也,是非利害之辩不可得而明知也”。《非命上》在这里,墨子指出了“立仪”的必要性。他认为,断定言论的正确与否,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就象在旋转的轮子上测量日影的方位一样,无法定准。为此,他提出判断言论是非标准的“三表法”。他说:  相似文献   

13.
《公输》一文是记载墨子以实际行动贯彻他的“非攻”主张的一篇动人故事。主要讲墨子设喻说理,指责楚国对宋国的侵略企图,从道义上和行动上折服楚王,迫使楚王放弃用兵,深刻表现了墨子的才智勇敢和反对不义战争的思想。全文除了开头记叙故事的缘起以及后面几处简短的交代外,都用对话揭示矛盾,展开情节,揭示人物的思想活动。从对话过程看。墨子很懂得论辩的方法。他善于巧妙设喻,引出结论。这正体现了墨子文章的特点。墨家的文章,一般都十分质补,并不注重  相似文献   

14.
方立天同志发表在《教学与研究》一九七九年第三期的《论我国古代唯物主义者的真理标准观》一文中说:“墨子是从唯物主义出发对这个问题提出比较系统的见解的第一个哲学家。”墨子是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吗?墨子的“三表”说是唯物主义的真理标准吗?我们认为这些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一) 方立天同志把墨子列为我国古代唯物主义者,我们认为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墨子的世界观是宗教世界观,他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天老爷是万能的,能主宰宇宙万物。  相似文献   

15.
《公输》一文记载了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没有一兵一卒的墨子,没有一官半职的墨子。没有雄财强势的墨子,却成功地阻止了楚王攻宋,他是怎样取得成功的呢? 墨子劝阻楚王,没有摆出一副正义者的面孔指责楚王攻宋不义,而是先给楚王设了一个圈套:假设出一种不合常理的偷窃行为,然后问楚王“此为何若人”?诱使楚王说出“必为窃疾矣”;然后拿楚国与宋国对比,类推出“王之攻宋,与此同类”的结论,令楚王折服,放弃攻宋。真是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呀!  相似文献   

16.
鞭策快马     
墨子是我国古代思想家。他对弟子非常严格,尤其对耕柱子最严厉。有一次,耕柱子很委屈地说:“论才智和学习精神,哪一个比我强?为什么老师对我这么严厉呢?”墨子拍拍他的肩膀说:“假如我要去太行山,坐一辆由黄牛和快马拉的车,我是鞭策黄牛,还是鞭策快马呢?”耕柱子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鞭策快马啊!”“为什么?”“因为快马经得起鞭策。”墨子哈哈大笑:“你明白这个道理了吗?以后当我责备你的时候,你就不会觉得委屈了。”鞭策快马!四川省大竹县@唐德全  相似文献   

17.
快马加鞭     
《阅读与鉴赏》2002,(1):52-52
在《墨子·耕柱》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墨子责备他的学生耕柱子。耕柱子说:“我难道没有比别人强的地方吗?”墨子说:“我将要上太行山,乘坐快  相似文献   

18.
墨子,代表小生产者利益,旗帜鲜明地提出“非乐”思想,在先秦美学思想中独树一帜。一般认为墨子是否定艺术,不言审美的。本文认为墨子在倡导艺术的社会功利维度的同时,也兼容了审美维度。他的美以“用”和“质”为内涵,体现了当时思想家的社会责任感。从墨子“非乐”的背景、实质,及其“美”的涵义两方面论述墨子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9.
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 ,在我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创立的墨辩逻辑 ,比希腊的亚氏逻辑早一个世纪。他的《非攻》《兼爱》《公输》等文中都有极强的逻辑力量和反对战争、扶助弱小的思想主张。他不仅在理论上提出“非攻”的主张 ,而且重视实践 ,身体力行 ,想方设法阻止战争的爆发。初中语文第四册中所选的《公输》一文 ,就记叙了墨子以巧妙、锋利的言辞和周密的防御手段制止了公输盘助楚攻宋的战争 ,解除了宋国的危难。墨子前往楚国 ,一见公输 ,二见楚王 ,三见公输 ,矛盾的发展是步步深入的。墨子用巧妙的言辞和宋国的战备阻止了一场…  相似文献   

20.
都说世上只有妈妈好。可有这么一位爸爸,把他那宽厚而细腻的父爱,一丝一缕编织在儿子对生活的体验中,让他感受到这个世界充满阳光和爱,促使儿子拿起画笔,画出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