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5 毫秒
1.
世人瞩目、历时四年时间编纂的《中国家谱总目》将在2005年内最终定稿,随着这部书的编订完成,家谱将从此结束祠堂供桌、农家箱底的散落时期,以“军团”面貌步入公众视野。是谁唤醒了一度沉睡的家谱?当中国社会清晰地显示出以地缘取代血缘的发展趋势时,宗族的代表符号——家谱又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家谱,从私藏走向公有《中国家谱总目》,这部旨在“集存世中国家谱之大成”的鸿篇巨制,目前已征集到家谱目录六万多份。上海图书馆谱牒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秋芳说,这与近年来民间修谱、捐谱行为日盛有着密切联系。作为宗族的神圣符号,家谱一直深藏民…  相似文献   

2.
家谱中的伪冒与臆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家谱、族谱是合书、图、史、表为一体的记载中国古代宗法社会中各家族发展史的宝贵文献,其中保存了政治、经济、宗教、人口、风俗各方面的丰富史料。近年来,岳飞、施耐庵、张竹坡、洪秀全等著名人物家谱的发现,为研究文学、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作为中国典籍中一个独特的部分,家谱的文献价值正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专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者已撰文论述这个问题。但有一点似乎还未引起人们注意:家谱是宗法氏族社会的产物,它的编纂每因某些人为因素的干预而丧失历史记述的纯洁性,从而留下大量伪造的和被篡改的家族史。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李氏家谱》中代表人物与太极拳起源的渊源入手,再接着联系《李氏家谱》中与太极拳起源相关的拳谱进行探讨,最后分析《李氏家谱》对太极拳的研究价值,希望帮助热爱太极拳的朋友对太极拳的起源有一个更深更全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赵生荣 《兰台世界》2013,(11):98-99
本文从《李氏家谱》中代表人物与太极拳起源的渊源入手,再接着联系《李氏家谱》中与太极拳起源相关的拳谱进行探讨,最后分析《李氏家谱》对太极拳的研究价值,希望帮助热爱太极拳的朋友对太极拳的起源有一个更深更全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开发家谱资源 服务当今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谱是与正史、方志同等重要的史类文献,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重视、开发、利用家谱文化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孙菁 《山东档案》2006,(1):49-50
我们今天通常讲的谱牒是指专门记录家庭、家庭内部血缘关系的文献、簿籍,战国以前称为世系、世本、系本、牒记等,魏晋至隋唐称为族谱、家谱、姓谱、族姓谱、民族谱、血脉谱等,宋以后则通称为族谱、宗谱、家谱、家乘.这些不同名称的众多的谱牒,不同时期包含着不同的内容,而且有着不同的形式,但它们的性质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记载家族内部血缘关系的文献、簿籍.简言之,谱牒是记载宗族人物世系及其事迹的档案,是以特殊形式记我的宗族历史.……  相似文献   

7.
家谱、家乘、宗谱、族谱、世谱总称谱牒。谱牒学源远流长。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记氏族的骨片,史学家称其为“甲骨家谱”。商代设有掌管谱牒的官员,并建有谱牒档案。战国时候史官编的《世本》一书,可称得上是我国的第一部谱牒专著。历经秦汉而至魏晋,门阀制度渐盛,谱牒学发展较快,隋唐之前研究谱牒之学的人较多。宋以来,科举盛行,讲究门第出身,家谱渐渐秘藏不示外姓,自此谱牒之学虽然渐衰,但是历经元、明、清、民国至今,并没有消失,它时衰时兴,仍在传承、发展、创新之中。  谱牒是中国宗法血缘文化的产物,是属于史学的范…  相似文献   

8.
谱牒俗称家谱,家谱又称家乘、族谱、宗谱等,是记述家族世系与事迹方面的书籍。这种谱牒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约有三千年历史。从地下发掘的甲骨材料证明商代其实已有干支表、祀谱和家谱,可见中国家谱起源甚早。家谱和国志、方志一起构成中国历史学的支柱,是中华悠久史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孙菁 《山东档案》2006,(1):49-50
我们今天通常讲的谱牒是指专门记录家庭、家庭内部血缘关系的文献、簿籍,战国以前称为世系、世本、系本、牒记等,魏晋至隋唐称为族谱、家谱、姓谱、族姓谱、氏族谱、血脉谱等,宋以后则通称为族谱、宗谱、家谱、家乘。这些不同名称的众多的谱牒,不同时期包含着不同的内容,而且有着不同的形式,但它们的性质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记载家族内部血缘关系的文献、簿籍。简言之,谱牒是记载宗族人物世系及其事迹的档案, 是以特珠形式记载的宗族历史。  相似文献   

10.
天一阁藏家谱目录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家谱记载了一姓一族的世系和著名人物事迹,是一姓一族的历史书。古代学者很重视家谱的纂修,明郑满《宗谱序》说:“国有史,郡县有志,家有谱一也”。把国史、方志、家谱看得同样重要。谱学的发展也有二千多年  相似文献   

11.
家谱略谈     
家谱是同宗共祖之血亲集团以特殊形式记载本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又称谱牒。性质相同的还有族谱、宗谱等等,这些都可以说是记载宗族世系的档案。家谱作为中华各血亲集团记载宗族世系的图籍,其历史悠长,上溯可至甲骨时代,几乎于五千年文明同沧桑。在我国较早的谱牒《世本》中  相似文献   

12.
本文梳理宋时著作对《世本》存佚情况彼此互异的记载,并选取典型的宋代古书引文为例,将之与相关资料比勘考证,论述了《世本》一书在宋代流传的复杂情况。认为直至南宋末年,《世本》仍然流传于世,但宋代各传本之间存在大量异文,且有经过窜乱的痕迹。宋以后已无《世本》仍然存世的记载,明代嘉靖年间《姓觿》一书所引《世本》并非来自刘向校订、宋衷等作注的《世本》,而极可能是据书名中有"世本"二字的姓氏类古籍征引的。  相似文献   

13.
张秀民先生(下称先生)的《宋张文节公(知白)年谱》发表,是宋张知白个案研究中的一桩盛事。此谱补正了正史诸多的缺漏,如生卒年月日,是在其他文献中难以找到的。其史料价值可想而知。我们从《宋会要辑稿》(下称《辑稿》)等文献中辑出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档案馆自上世纪80年代建馆初期开始档案史料的征集工作,经过 20余年的不懈努力,抢救并征集到了一大批散存于社会上的珍贵档案史料,丰富了馆藏,有效地改善了馆藏结构,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金书铁券》已被列入第一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青海省档案馆在馆藏建设上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档案史料征集工作,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类。家谱类。《李土司家谱》、《中湘南冲刘氏四修族谱》、《赵氏家谱》、《阿氏家谱》、《庞氏宗谱》、《谢氏大房实录》等30余部家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李土司家谱》和《中湘南冲刘氏四修族谱》。珍贵历史档…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中国家谱总目》的著录实践,从家谱文献内容及其著录的特点出发,阐述了准确著录此类文献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孙春玲  易洋萍 《晋图学刊》2022,(5):66-69+79
族谱通过记载同宗共祖血缘集团的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反映了时代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帮助人们了解在那个历史背景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特殊史类载体,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文章介绍了长沙南坪《刘氏五续族谱》的基本情况、姓氏源起以及历代修谱经过,并从文献价值、教育学价值、家族自治文化价值、优生学价值、词义学价值等五个方面介绍了该谱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李响 《湖北档案》2010,(3):9-12
一、中国古代谱牒档案的起源、形成与管理 (一)中国古代谱牒档案的起源 谱牒,又有族谱、家谱、宗谱、房谱、家乘、世谱、会谱、统谱等不同名称。是一种以图表书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形式。它以一姓一族的世系为纲,记述其来源、繁衍生息、婚姻状况、人物事迹等情况。谱牒是伴随着家族制度而来的记录家族血缘关系的文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家谱总目》的编纂,是对历史上著录谱牒文献书目工作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海内外近千家谱牒文献收藏单位、谱牒研究人员以及数以千计的家谱私人收藏者积极参与、共同协作、无私奉献的结果。《中国家谱总目》具有数量众多、姓氏齐全、著录丰富、方便检索等多项特点,对于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表1。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9.
《河洛地区家谱文化研究》一书全面系统研究了河洛地区家谱的文献内容、文化特色及其当代价值,整体呈现出选题新颖、架构完整、内容全面、资料翔实、图文并茂等特点。该书深入撷取河洛家谱文化精华,彰显河洛传统伦理道德,是近年来河洛地区家谱研究方面的一部力作,能够为南北谱学交流、当代家谱撰修提供文献参考,对于传承优秀河洛文化、培育当代良好家风、明了海内外“河洛郎”血缘关系、增强家国向心力和凝聚力等方面也颇有助益。  相似文献   

20.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辑的《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一辑《辛亥革命》,已于1979年11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为了迎接辛亥革命七十周年,《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二辑《南京临时政府》,即将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该辑共选档案史料439件,按政治、军事、财政金融和文教等四大类编排,全书近四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