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沈亚娟 《早期教育》2009,(10):52-52
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塑造幼儿健全人格、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需要。那么.幼儿园应如何开展礼仪教育,以奠定幼儿良好的礼仪规范呢?  相似文献   

2.
莫栩栩 《广西教育》2014,(17):127-128
幼儿期是一个人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是接受品德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对幼儿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3.
学前儿童时期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所形成的习惯是非常牢固的,在这个时期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至关重要。礼仪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本工程,也是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塑造幼儿健全人格、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需要,在学前儿童中进行礼仪行为养成教育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21,(39):167-168
我国自古便有礼仪之邦的美名,这一项内容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每个中华儿女来说,都要能够学礼、懂礼以及守礼,这是一个人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素养要求。相应的也是教育活动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点。幼儿阶段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此时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在幼儿教育中帮助幼儿塑造品格可以在他们未来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因此在学前教育阶段中的礼仪品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文章探讨在幼儿园教育中渗透礼仪品格教育。  相似文献   

5.
《弟子规》是一部以学规的形式对孩子进行学习指导和品行教育的启蒙读物,它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礼仪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培养幼儿具备良好的文明礼仪,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6.
王薇 《天津教育》2020,(7):185-186
幼儿园是培育幼儿的场所,肩负着塑造幼儿健全人格、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奠基幼儿人生开端的崇高职责和神圣使命。倡导幼儿“礼仪教育”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完善幼儿人格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李霞 《考试周刊》2012,(92):186-187
幼儿礼仪习惯的养成是知行统一的过程,知是基础.行是关键.习惯是归宿。只有将幼儿道德行为的认识变成自觉的行为,才能真正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幼儿时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情感教育属于一种非智力因素能力的培养,包括兴趣、情绪、性格、品德、行为习惯等,而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用情感引导和礼仪熏陶,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促进学习能力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8.
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思想品德和生活实践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小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塑造幼儿健全人格、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文明礼仪教育习惯的养成对幼儿的终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学前儿童时期是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等养成教育的理想时期,对他们进行礼仪教育也是最佳时期。礼仪教育对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特别对幼儿来说影响更大,良好的礼仪教育有利于提高幼儿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礼仪是一个人美好心灵的展现,注重仪表形象.养成文明习惯,掌握交往礼仪,融洽人际关系,是我们每一个人人生旅途中必修的一门课程。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礼仪行为的重要时期。我们要让礼仪教育回归幼儿的“生活世界”,以适合幼儿并为他们所喜欢的方式去组织教育活动,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中形成良好的礼仪观念和礼仪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1.
邹璇 《考试周刊》2014,(1):193-194
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礼仪行为的形成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应该从环境入手,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我们可以在活动环境、游戏环境、家庭环境和精神环境中渗透礼仪教育,让孩子有礼貌、懂礼貌。  相似文献   

12.
陈烽华 《广西教育》2014,(41):127-128
正礼仪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培养幼儿具备良好的文明礼仪,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基。然而,有的幼儿园虽然比较重视礼仪教育,但是却找不到有效的教学切入点和教育载体,因此,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弟子规》是幼儿进行伦理道德学习的读物,而教师巧用《弟子规》进行教学能够优化幼儿礼仪教育,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一、巧用《弟子规》,营造礼仪教育的氛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应通过  相似文献   

13.
设计意图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3-6岁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是礼貌意识、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但是现在许多幼儿对礼仪知之甚少,礼仪行为有所缺失,因此在幼儿园中开展礼仪教育是必要的。但在小班阶段开展礼仪教育是个难点。小班幼儿生活经验少,要避免礼仪教育陷入空洞说教,教师应该从幼儿的兴趣点和熟悉事物出发,让他们在生活化情境中自然地获得礼仪知识并逐步形成礼貌待人的意识和良好的礼仪常规。  相似文献   

14.
<正>从幼儿的阅读和实际生活场景出发,让幼儿在唱儿歌、做游戏等寓教于乐的形式中学习"基本礼仪"、"家庭礼仪"、"幼儿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节日礼仪"五方面的内容,培养幼儿养成各种礼仪的好习惯。一、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1.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要善于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每一个环节中,让孩子在快乐的一日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相似文献   

15.
幼儿礼教育不仅是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塑造幼儿健全人格的需要。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跟同伴交往,可以使幼儿学会如何尊重自我、尊重他人,乐于并善于同他人进行交流、合作与分享。在礼仪教育的实施中,我们总结了这样一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也关系到幼儿一生的发展和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幼儿礼仪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应将其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为此,可以通过举办"争做文明生"活动,培养儿童的礼仪意识;通过规范晨间活动,促进幼儿礼仪习惯的养成;通过户外和教学活动,巩固礼仪教育;通过在游戏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营造良好的礼仪氛围,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17.
穆红海 《考试周刊》2012,(81):182-183
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也关系到幼儿一生的发展和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当前许多孩子缺乏必要的礼仪修养,所以礼仪教育迫在眉睫。幼儿礼仪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应将其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为此,可以通过举办争做文明生活动,培养儿童的礼仪意识;通过规范晨间活动,促进幼儿礼仪习惯的养成;通过户外和教学活动,巩固礼仪教育;教师还可以在游戏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营造良好的礼仪氛围,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18.
礼仪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化而来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华传统礼仪演变到今天已经变成了在日常生活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当今社会呼唤礼仪教育的背景下,幼儿教育作为孩子文明素质、行为习惯、人格品行养成的重要阶段,礼仪教育也非常重要。礼仪教育除了让幼儿从小培养懂礼貌讲规则的好习惯之外,还利于幼儿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使优秀的习惯、良好的道德修养,植根在孩子的灵魂之中。本文将从礼仪文化的内涵入手,浅谈如何开展幼儿教育中的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19.
幼儿教育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非常重要,因为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大都是在幼儿园生活中养成与培养起来的。但现阶段幼儿的品德教育缺失情况比较严重,幼儿园必须抓住幼儿的一日常规活动,适时渗透品德教育,潜移默化地让幼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20.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我们国家是个古老而又文明的大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所以礼仪教育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教育。幼儿教学中教师的身教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礼仪教育,运用趣味益智游戏渗透礼仪教育,还应注重发挥幼儿行为习惯的摇篮——家庭礼仪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