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浪漫乐派与民族乐派之大成于一身的柴科夫斯基,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把俄罗斯民族音乐和西欧音乐技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作出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传世杰作。这里正是通过分析柴科夫斯基的歌剧、芭蕾舞以及交响乐的创作风格,进而探寻其音乐中绝妙的音乐表现手法,从而揭示出柴科夫斯基音乐世界中旋律与和声的外在美以及庄重悲痛的内在美。  相似文献   

2.
在音乐学术界当中,对于柴科夫斯基所属派别这个问题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因为他的作品一方面揉进了太多的俄罗斯民间音乐元素,如<1812序曲>、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等作品,都大段而且原封不动地引用俄罗斯民歌,这是民族乐派的典型创作手法;而另一方面,柴科夫斯基又是一位具有浪漫主义音乐观的作曲家,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反映其内心世界情感的段落,这种浪漫主义音乐创作的重要特征也是柴科夫斯基与民族乐派作曲家之间最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音乐家柴科夫斯基在西方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创作思想及其作品带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及民族精神。《奥涅金》是柴科夫斯基歌剧类作品中的杰作,同时也是俄罗斯歌剧史中的一块瑰宝,它既是俄国音乐在世界音乐中价值的体现,也是柴科夫斯基本人歌剧审美特点的总结。  相似文献   

4.
柴科夫斯基是一位世界闻名的作曲家,他用他的作品表现出了一种民族的追求及精神,交响曲《曼弗雷德》是柴科夫斯基非常重要的标题音乐作品,这部作品从不同侧面反映出柴科夫斯基以及俄罗斯民族的悲剧性。同时,柴科夫斯基本人也非常喜爱俄罗斯民歌,他收集了大量的民歌,如《30首俄罗斯民歌》。其次,他将民歌素材用在了他自己的许多作品中,我们最熟悉的柴科夫斯基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另外,无论是俄罗斯特色的音乐语言,还是音乐过程,都称得上顶峰之作。  相似文献   

5.
柴科夫斯基是十九世纪俄罗斯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在作品的创作中,他将俄罗斯民间音乐的素材与"西方"音乐创作技法完美结合,形成了鲜明的特征。本文将从曲式结构、和声等方面进行论述,达到对《六月——船歌》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更清晰的认识柴科夫斯基钢琴小品中的和声手法。  相似文献   

6.
19世纪是西方音乐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受西方政治、文化、思想、艺术等方面的影响,俄罗斯步入了音乐发展的黄金时代。柴科夫斯基正是这一时期涌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几乎涉及了所有的音乐体裁和形式。《四季》这套钢琴小品正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因深受人们的喜爱而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音乐家柴科夫斯基(1840—1893)出生在俄罗斯乌德摩尔迪自治共和国的伏特金斯克小城。其父母都喜爱音乐。对柴科夫斯基从小就进行了钢琴训练。童年的柴科夫斯基就表现出了忧郁、敏感、性格内向的气质 ,心理防线比较脆弱。一点小事就会伤他的心 ,例如对别的孩子来说根本不当回事的批评和责备 ,也会使他难过半天 ,许久不讲一句话。10岁时 ,父母送他去圣彼得堡法律学校学习。在长达七年的法律学习之余 ,他接触了大量的音乐作品 ,当时莫扎特的歌剧《唐璜》引起了柴科夫斯基极大的兴趣。因此莫扎特也就成为了柴科夫斯基一生中惟…  相似文献   

8.
在欧洲音乐文化史上柴科夫斯基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音乐作品汲取了俄国民间音乐的精华,创作的旋律极富感染力.本文从民族性特征和演奏两个方面对柴科夫斯基钢琴曲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杜姆卡》进行了分析,从而整体加深对曲子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柴科夫斯基是19世纪享誉世界的俄罗斯音乐大师。在其所创作的众多音乐作品当中,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音乐元素平等共存,相互交融,闪耀着文化多元的夺目光辉。本文试以多元文化的视角,对柴科夫斯基音乐作品中的多元文化特征做一概略性的解读。  相似文献   

10.
作为俄罗斯最伟大的音乐家,柴科夫斯基和他的作品被称为“俄罗斯之魂”,他对国家和民族有一种发自本性的、深沉的爱,他的浪漫曲充满了强烈的抒情色彩和浓郁的俄罗斯民族音乐特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具有丰富的艺术美学特征和巨大的现实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1.
柴科夫斯基是俄罗斯乃至国际音乐界非常重要的音乐家.本文对他众多浪漫曲中的一首《不,只是了解的那个人》作了背景资料、创作心理、钢琴伴奏手法、演唱者内在情感的把握和舞台任务的完成等方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李蕾 《华章》2012,(11)
本文主要从钢琴文献研究和音乐欣赏的角度介绍19世纪俄罗斯伟大的音乐家柴科夫斯基的两部与钢琴有关的作品.了解和研究这两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写作手法对于钢琴表演者及音乐欣赏爱好者更好的领悟作品内涵,准确的表达和演绎作品的音乐内容是尤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所有俄罗斯作曲家中,在全世界影响最大,最受欢迎的恐怕要数柴科夫斯基了。他的最后一部作品《第六交响曲》,又名《悲怆交响曲》,既是他创作的顶峰,也是他对人生、命运、爱情、婚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深切感受后在音乐上淋漓尽致的抒发与倾诉。“让他们猜猜看吧,”在他写给侄儿的一封信里提到他准备写作的这首乐曲时柴科夫斯  相似文献   

14.
徐辉 《文教资料》2006,(10):136-137
柴科夫斯基是俄国民族音乐家,“世界性”的作曲家。音乐是他生命和灵魂的支柱,作品是他精神、生活以及艺术追求的真实写照。他是一个民族艺术家,是最民族的“民族主义”者,他将民族主义深刻地渗透在他的作品中,使我们感受到音乐中的民族性因素——那就是在他音乐中的俄罗斯民族“魂”!同时,在音乐创作中,柴科夫斯基又是一个世界主义者。他被意大利歌剧、法国芭蕾舞、德国的交响乐和歌曲所吸引,把这些素材都吸收到他作为一个俄罗斯人而继承来的民间旋律中,并在这种混合物上打上了个性鲜明的印记。一、民族主义19世纪人们评价音乐家的标准已从…  相似文献   

15.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是俄罗斯作曲家中最为杰出的一位代表,也是最受欢迎的作曲家,同时也是俄罗斯民族音乐与西欧古典音乐的集大成者,他被俄罗斯人民骄傲地称为“俄罗斯音乐的明灯”。他的作品不计其数,《第六交响曲》(也被称为《悲怆交响曲》)是他最后一部作品,同时也是他的巅峰之作,这首交响曲包含了他对人生的恐怖、绝望与失败等情绪,也可以说是世界观、人生观和爱情观的具体体现。柴科夫斯基一生所创作的作品都可以用一个“悲”字来形容,而《第六交响曲》则是其最高境界,文章具体阐释了该曲中“悲”的寓意。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音乐文化以其鲜明的民族性与精深的专业性对世界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很多音乐理论与教学方法仍应用于各国的音乐领域,成为世界音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俄罗斯专业音乐从格林卡开始,进人成熟发展的阶段,后经"强力集团"作曲家以及后来的柴科夫斯基等一代代音乐家的的努力才得以发展至今.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通过对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的创作背景及音乐中具体乐章的分析,进一步探讨柴科夫斯基<悲怆>交响曲的音乐风格及这部作品带给世人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8.
柴科夫斯基用音乐的语言向人们展现了一幅俄罗斯人民独特的生活画卷。《四季》的音乐充满了抒情性,它以优美的旋律、深刻的内涵、质朴的音乐语言充分展示了柴科夫斯基音乐作品的重要特征:浪漫主义、优美的抒情旋律、深刻的悲剧性以及个性化中浸透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19.
《悲怆交响曲》是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1893年)完成的,这也是他总结自己一生的力作。作品特别深刻地体现了柴科夫斯基个人的痛苦和斗争、愤怒和抗议以及对生活、幸福、欢乐和爱情的热烈追求,讴歌了人生乃至生命的辉煌,表现了人内心的喜、怒、哀、乐,充满了人生哲理和真挚的情感。不失为一部充满深厚教育意义的传世之作。自1986年,我校开始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在一无教材,二无上级要求的情况下,我尝试着选用一些中外名曲作教材供高中音乐欣赏课所用。10多年来,柴科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欣赏教…  相似文献   

20.
聆听老柴,不仅是对柴科夫斯基的尊重,还是对他那些如行云流水般美妙旋律的艳羡。聆听着他,在他用毕生心血构筑而成的音乐殿堂里徜徉不止,留恋忘返。我呼柴科夫斯基为老柴,是受了父辈的影响,否则我连尊敬都来不及,又哪敢如此放肆?然而听过那么多老柴的作品后,只能愈发让我发自内心地称他为老柴。因为他的音乐实在是太接近我们能接受的程度了,难怪我们的父辈痴迷了大半辈子的老柴。老柴的伟大在于他一生都没背离他的民族,一生都在俄罗斯广袤无垠的大地上汲取属于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