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激越高亢、舒缓缠绵、行云流水、华彩乐章……这是我们对于音乐的描述,什么是音乐?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情感、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它最基本的要素是节奏和旋律。音乐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人们抒发感隋、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奏或听,都蕴涵着人们千丝万缕的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2.
<正>音乐就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其特点就在于它表达情感和反映现实生活的手段是乐音而不是别的,并且是有组织的乐音。因此,能否上好一节音乐课,取决于老师能否把有组织的乐音具体、形象地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做到了,那无疑是一节成功的音乐课,否则这节课就失败了。下面以《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曲为实例,具体谈谈如何上好一节音乐课。一、情感铺垫按道理应该直接教授这首歌曲的音乐要素,因为它  相似文献   

3.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音乐和谐美蔡惠敏音乐是一种艺术。它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反映社会现实生活。音乐的内容、风格、体裁、民族特征等,都首先通过旋律表现出来。旋律将所有的音乐基本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完整的不可分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4.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情感、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在小学音乐教育过程中,首先要重视的是学生对于音乐的情感感受。而小学生这个群体对于音乐的感受必须更加直观、直接,因此在音乐的呈现手段上教师要显示出更加高超的手段,从各种不同的途径来呈现音乐,表现音乐,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音乐带来的不同情感体验,更好地完成音乐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5.
音乐是表现情感的艺术,它通过人们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音乐除却其本身特有的乐音和乐音组织形式含有净化人们心灵的因素外,其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在于接受主体的感性体验和最终的理性参与。一、音乐道德教育功能溯源所谓音乐的道德教育功能,即乐音及构成音乐的形式对人们之间或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和人的善恶观念、情感、意向、信念的教化功效。春秋时期晋国乐师师旷首先把音乐与道德联系在一起,认为靡靡之乐是“亡国之音”,不能听,“清微”、“清用”,德薄之人不能听。说音乐是通过各地风谣的交流传播德行的,…  相似文献   

6.
影视音乐在影视创作中用组织的乐音来揭示作品主题,表达人物情感,反映现实生活,音乐作为一种具有独立表现能力的艺术形式,在影视艺术中起着积极的、多方面的表现作用。本文主要从塑造人物形象、烘托情节气氛、诠释内心情感、贯穿剧情发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音乐通过有组织的音(主要是乐音)形成艺术形象,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给人们的感受首先是情绪上的反映,如愉快、烦躁、激动等等,而情感又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某种态度。音乐的音响形式是情感的直接载体。因此,音乐能给人以情感的移入,它能更直接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被誉为“最情感的艺术”、“人类感情的速记”。音乐能引起情感的共鸣,音乐欣赏是音乐情感体验的重要通道。音乐对人的情感作用比较直接,声音刺激于人的感官,唤醒着听觉、感觉、知觉和表象,蔓延到大脑神经系统,引起生理变化,改变了心跳、…  相似文献   

8.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在乐音群的流动中以十分概括而又特殊假定的声音形象来表达人们的内心感受或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它能通过不同音响有组织的流动及其发展变化,深入细致地表达人们不同的内在情感,最容易触发听者的情感。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人云:“夫缀文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因此,文学是作家感情的自然流露。但是,从触发人的情感角度而言,语言艺术无法与音乐艺术比拟。能否把音乐的这一优势应用于语文教学之中,从而弥补语言艺术的不足呢?答案上肯定的。  相似文献   

9.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音(主要是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现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音乐作为世界上最美好的声音而世代流传,调剂着人们的生活,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净化着人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10.
李学军 《文教资料》2007,(35):82-83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音(主要是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欣赏音乐是一种审美活动,有三个阶段:1.官能的欣赏;2.感情的欣赏;3.理智的欣赏。  相似文献   

11.
所谓“音乐语言”,是指通过一系列有组织的乐音来塑造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语言。音乐和美术都能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感受能力,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  相似文献   

12.
绘画艺术是一种情感艺术,情感表达是绘画艺术的永恒追求。绘画艺术中的情感表达受到特定时代文化背景的制约,原始时期的绘画艺术反映的是朴素神秘主义情感取向,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绘画艺术反映的是本真主义情感取向,欧洲中世纪的绘画艺术反映的是宗教神秘主义情感取向,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反映的是人本主义情感取向,现代主义绘画艺术反映的是浪漫主义情感取向。绘画艺术情感表达呈现出由客观到主观、由主神到主我的变化特点。在新的技术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将使绘画艺术中的情感表达方式发生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形成艺术形象 ,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的艺术。它必须通过声响运动———音乐欣赏才能使人们有所感受。音乐欣赏的过程是一个感受音乐的过程。由于每个人的经历、知识不同 ,欣赏能力不同 ,对音乐的感受自然也就不同。一般来说 ,音乐欣赏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感官欣赏 ,是一种音响感知活动 ;第二阶段为情感欣赏 ,这是一种感情体验活动 ,它随着音乐情绪变化而产生不同的情感变化 ;第三阶段为理智欣赏 ,它是一种理解认识的心理活动 ,它能从整体上把握音乐作品 ,使人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达到更高的境界。这个…  相似文献   

14.
论艺术语言是一种情感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人们交际时反映客观世界和心理行为的载体。语言的选择使用表现了人类交际的目的性、语言的功能性和自然性,反映了发话主体的言语行为和心理行为,即理性行为和情感行为。科学语言是发话主体的理性行为的载体,艺术语言是发话主体的情感行为的载体。艺术语言的情感行为属于发话主体的审美行为。它表现为一种情象,即意象方式。它反映情感时的核心是借助于情感因素的互渗的表象,这表现了艺术语言的情感的运思过程和艺术语言的审美发现。  相似文献   

15.
音乐通过有组织的音(主要是乐音)形成艺术形象,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给人们的感受首先是情绪上的反映,如愉快、烦躁、激动等等,而情感又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某种态度。音乐的音响形式是情感的直接载体。因此,音乐能给人以情感的移入,它能更直接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被誉为“最情感的艺术”、“人类感情的速记”。音乐能引起情感的共鸣,音乐欣赏是音乐情感体验的重要通道。音乐对人的情感作用比较直接,声音刺激于人的感官,唤醒着听觉、感觉、知觉和表象,蔓延到大脑神经系统,引起生理变化,改变了心跳、呼吸、血流及运动神经的活动频率,于是就产生了相应的情绪和情感。音乐可以使对立两极的感情相互转化,如通过积极的感情内涵作用于人的感情,逐步取代人们原有的消极感情并使之转化为积极的感情。优美的音乐中动人的旋律、轻松的节奏、悦耳的和声、丰富的音色,可以使人的兴奋与抑制得到调节,使人身心愉快、精神协调、心境良好,好的音乐可以使人处在积极的情感状态下,从而使人们达到崇高的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16.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也是一种时间艺术。它运用语言的声调加以强化、扩大,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所塑造的音乐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音乐可以运用最富有特征的声音形象使人产生明确的艺术联想。”许多美学家把想象的创造性品格当作衡量艺术才能的重要标尺。想象在审美心理中的特殊功能表现为:“它能借助情感的推动,把审美的感知和理解联结起来,想象的心理实质是建立在记忆基础之上的表象运动,即表象的再现、组合、改造。”我国当代著名音乐家廖乃雄先生指出:音乐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条有效途径,但是音乐的价值更多地是体现…  相似文献   

17.
浅析音乐的教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构成艺术形象,通过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是在乐音的不断运动中刺激人们的感官,完成艺术形象的塑造,使人们容易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如果我们长期接近音乐、欣赏音乐或参与音乐的创作活动,其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教育功能在不知不觉中就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音乐,做为一种艺术,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同时,音乐又是一种表演艺术,它通过演唱、演奏,为听众所感受而产生艺术效果。在学校教育中,音乐作为美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有着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还对其他各育起着促进和激励作用。一、音乐是进行传统教育的基础车尔尼雪夫斯系在美学原则中支出,“艺术是现实的反映”。“艺术是生活的教科书”。在我们读到的文学作品、课本知识里,所反映的各个生活方面,几乎在音乐作品中  相似文献   

19.
音乐欣赏是人们对音乐作品的具体掌握和评价的审美活动,是音乐的再创造。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一门艺术。在欣赏过程中,人们对音乐本身得到一种认识,发生一定程度的共鸣,产生审美愉悦,从而满足自己的审美要求。和其它的艺术欣赏活动一样,音乐欣赏也是一种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活动,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反复过程。但音乐欣赏又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比其它艺术更需要听众主观方面  相似文献   

20.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音(主要是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音乐欣赏是人类诉诸于听觉的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