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正>学生作文,特别是记叙文,在描绘生活的时候,除了要刻画出事物的特征这一基本要求,还要尽可能记录下它们的声音,"绘声绘色"是最直接撩人耳目的手段,很容易直接形成氛围,从而形成共鸣,更好地表达主旨。那么,怎样才能逼真地描摹出自然界、人世间的各种各样的声音,让你如闻其声,绕耳不绝呢?一、适当使用拟声词,描绘自然中最真实的声音作文中妙用拟声就是恰当地选用拟声词。拟声词就是一些专门用来摹仿自然声音的词语。巧妙地借用生活  相似文献   

2.
象声词,又名拟声词、摹声词,顾名思义,它乃是一种模仿、描绘人或事物声音的词。有的语法书,在谈词的分类时,未涉及它;有的语法书,如《现代汉语》(胡裕树主编)将它列入叹词,而安师大中文系编的《现代汉语》将“拟声词”作为一类,称它为特殊的虚词,并把它分为“摹拟人的声音的拟声词”——叹词,“摹拟事物声音的拟声词”——象声词。看来,也是将象声词(拟声词)归入叹词。  相似文献   

3.
绘声例说     
高明的作家在创作中不仅能捕捉到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而且能借助声音渲染环境,表现主题。描绘声音的方法常见的有以下三种。一、运用拟声词描摹声音如春雨“沙沙”,泉水“丁东”,流水“潺潺”,蜜蜂“嗡嗡”,小鸟“叽叽”。即使同是写人的笑声,因人的年龄、性别、性格等的不同,有时用“哈哈”,有时用“嘿嘿”,有时用“格格”。拟声词选得好,拟声的效果就佳。例①:接着走出一个小旦来,咿咿呀呀的唱。(鲁迅《社戏》)作者用拟声词“咿咿呀呀”表示所唱的内容,可见唱词的枯燥单调…  相似文献   

4.
英语和汉语中都有一定数量的拟声词,归纳起来不外乎两大类:一类是发自人类自身的声音,一类是外部世界的各种声音。英汉语中的拟声词具有很多共性,也表现出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中的拟声词有着鲜明的语体色彩,一般来说,口语和文艺作品通过运用拟声词对声音作单一的摹拟或描绘,从而捕捉客观事物的音响,给听者或读者一个具体的明确的印象.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分析、说理的方法,论证拟声词的定义应当是“摹拟事物的声音来表示它所运载的信息的词”,揭示拟声词的词义包含它所摹拟的事物的声音的信息和发音体的信息,从而揭示拟声词词义范围和获取的特点,还通过语音上的摹拟性,揭示拟声词在使用上必须说出发音体的规律,从而提出一个重要的论断:造词方式可以决定词的使用规律。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分析、说理的方法,论证拟声词的定义应当是“摹拟事物的声音来表示它所运载的信息的词”,揭示拟声词的词义包含它所摹拟的事物的声音的信息和发音体的信息,从而揭示拟声词词义范围和获取的特点,还通过语音上的摹拟性,揭示拟声词在使用上必须说出发音体的规律,从而提出一个重要的论断:造词方式可以决定词的使用规律。  相似文献   

8.
拟声词是庄英语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它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英语的词汇,增强了英语的表达效果,另方面,它通过对文字音响的渲染起到了理想的修辞作用。拟声词用声音反映知觉与意识,形成声音与知觉之间的呼应与共鸣,使很平凡的句子变得生动、鲜明、逼真,从而增强了其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拟声词是模拟人或事物声音的词 ,其种类在英、中文中都很繁多。如何恰当使用拟声词来使句子或文章更为形象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只有通过对拟声词一些实例的分析和比较 ,才能弄清其在英、中文句子中的功能和位置的异同 ,从而达到正确使用拟声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试论英语拟声辞格鞠玉梅陈慈拟声(Onomatopoeia)是英语修辞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是指摹拟某种非语言的声音,其发音近似所描写事物所特有的声音或某种动作所产生的声音。如:crack,bang,cackle,tinkle,fizla等。拟声词由于它...  相似文献   

11.
英语和汉语中有着丰富多彩的拟声词。从英汉拟声词的模拟对象、语言结构、语法功能、语义作用及修辞手段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之处,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汉拟声词。  相似文献   

12.
彝语有丰富的拟声词。以《彝汉大词典》收录的拟声词为语料,分析了彝语拟声词的基本形式和扩展形式、拟声词的语义及其发展,对拟声词的造词能力进行了描写,并进一步对彝语拟声词的归类问题作了简要的说明,认为拟声词是彝语词类中的一个独立类别。  相似文献   

13.
轻声辨正     
普通话轻声存在一定的混乱现象,不利于现代汉语的规范化,应加以辨正。从轻声的发音来看,应该明确词语内部音长的分配,区分轻声与轻音。从轻声的作用看,应该重视其构词功能和语法作用。关于轻声词语的规范,建议保留承载一定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轻声,舍弃习惯轻声。  相似文献   

14.
Sound symbolism is the notion that the relation between word sounds and word meaning is not arbitrary for all words, but rather there is a subset of words in the world’s languages for which sounds and their symbols have some degree of correspondence.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s sound symbolism as a possible means of gaining semantic knowledge of unknown words within written context. Two studies assessed adults’ expressive knowledge of word meanings for sound symbolic and non-sound symbolic obsolete words. These words were presented in varying types of contextual surroundings: no context, varied context, unhelpful context, and helpful context. In each study, participants were able to generate more correct definitions for sound symbolic words compared to non-sound symbolic words. It is concluded that sound symbolism is a word property which influences the learning of unknown words.  相似文献   

15.
象声词是对声音的摹拟 ,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英语和汉语中都有丰富的象声词 ,但是由于各自语言的特点 ,使得它们在使用上显示出明显的差异。英语象声词的结构比汉语象声复杂 ,而汉语象声词的使用范围则比英语象声词广。  相似文献   

16.
拟声词是模仿人和事物声音的词,其种类在中英文中都很繁多。本文拟从语音结构和修辞功能两个方面对比分析英汉拟声词的异同,以便揭示拟声词这一广阔世界的奥秘,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健全理念整合协调机制.这不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而且是由理念本身的特点及其现实存在的复杂性决定的.建立健全理念整合协调机制,必须坚持经常性、平等性、优化性、过程性和导向性等基本原则,并努力构建理念交流平台,确保平等申述机会;加强保障机制建设,鼓励保护畅所欲言;健全优化整合规范,提高理念协调质量;完善整合反馈机制,及时总结调整提高;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巩固发展主导理念.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表音文字,英语的语音具有一定的象征作用。这种象征作用虽无固定的规律可循,但是,在语言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某些语音经常用于表示某种意义,使得语音与意义之间出现了一些松散的联系,而且某些语音似乎具有了某种固定的含义。本文通过对一些英语文学作品音韵效果的赏析,探索了语音与意义之间神秘的联系,并且说明了英语语音所具有的象征作用及其对于提高评析和鉴赏英语文学作品的能力和丰富词汇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古齿音声母在历史发展长河中,随着汉语语音的变化、声部的分合,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不断向前演变.分析其音值构拟和发展变化、探讨其演变规律、描绘其发展轨迹,能让我们集中从齿音这个角度出发,窥得汉语语音发展面貌之一斑.  相似文献   

20.
历代以来,一提起“郑声”,人们往往把它和“淫”联系起来,这是不对的,应该全面真实地认识“郑声”。首先,“郑声”是郑地的俗乐;其次,“郑声”是音乐新声的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