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教学工作中发现,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后,学生对物理量矢量与标量在判定和运算上仍存在一定问题.这一问题反复出现客观反映了物理量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疏漏,应当引起物理教师的重视.1误判原因分析物理量是量度物体的属性或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及其变化过程的各种量值,量值的大小是物理量存在的条件,没有大小的物理量就没有量度与描述的意义,所...  相似文献   

2.
平衡问题是力学中常见的一种题型,解决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F=0来求解.而动态平衡问题是指通过控制某些物理量的变化,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变化,"缓慢"指物体的速度很小,可认为速度为零,即物体在变化过程中处于  相似文献   

3.
第一类:有关物理量的习题 物理量就是物理学中量度物体属性或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及其变化过程的量。中考在这方面的考查主要偏重于概念的把握和理解。  相似文献   

4.
第一类:有关物理量的习题 物理量就是物理学中量度物体属性或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及其变化过程的量.中考在这方面的考查主要偏重于概念的把握和理解.  相似文献   

5.
在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过程中,与物体运动状态有关的物理量有的是递增的,有的是递减的,有的是时增时减的,物理量增减的转折点称为临界状态,有关临界问题在物理学中是常见的,解决该类问题的关键是把握临界问题出现的条件,结合相应的物理规律,运用数学知识求解,或是把某个物理量推向极端(即极大或极小或极限位置)并依此作出科学的推理分析.  相似文献   

6.
平衡,是相对于两个以上物体组成的一个物体组合而言的.在变化过程中,组合中各物体的一些物理量在一定条件下保持相等,利用平衡中的等量关系,可以解决一些看似棘手的问题.下面举例说明平衡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动态平衡问题就是对所研究对象,通过控制某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极其缓慢的变化,在变化过程中,物体处于一系列的平衡状态,其特点是稳中有变,动中有静,在中学阶段常常遇到的三个力的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是其中一个力(F)的大小和方向确定,另一个力(F1)的方向确定,大小可变,第三个力  相似文献   

8.
物体的动态平衡是指物体在运动中的平衡,它是通过控制某一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变化,在此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一系列的动态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多媒体创建物理情境,使学生能认识物体运动过程中各物体的变化情况,列出方程,求出各个物理量。重点:结合多媒体手段,解决动量、机械能问题,复习动量守恒、动能能量守恒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物体的动态平衡是指物体在运动中的平衡.它是通过控制某一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变化,在此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一系列的动态平衡状态.这类问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求解的灵活性,可以充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以实例对这类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物体的动态平衡是指物体在运动中的平衡.它是通过控制某一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变化,在此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一系列的动态平衡状态.这类问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求解的灵活性,可以充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以实例对这类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正替换法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利用替换法解题,往往可以辟免复杂的数学运算,使这类问题得到简化1.利用物理量的替换同一物体的两个运动过程中,某个物理量的变化恰好对应着另一物理量的变化,这两个不同物理量变化的量值相等,利用等效替换法,可以开辟常规途径设法找到解题的捷径.  相似文献   

13.
在有关物体平衡问题中,存在着大量的动态平衡问题,所谓动态平衡问题是指通过控制某些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的变化,而在这个过程中物体又始终处于一系列平衡状态。文章分析了解动态问题的关键是抓住不变量,依据不变的量来确定其他量的变化规律,常用的分析方法有解析法和图解法。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6,(41):131-132
所谓动态平衡问题是指通过控制某些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变化,而在这一过程中物体又始终处于一系列的平衡状态中。学生比较擅长解决静态力学问题,因为静态力学问题中,研究对象的受力比较明确,分析过程也比较简单明了,所以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把"动"化为"静","静"中求"动"。  相似文献   

15.
杨子江 《物理教师》2002,23(12):11-13
在力学中,“能”是反映物体状态(运动状态、形态、空间位置)的物理量,“功”是描述物体状态改变过程的物理量,做功是物体能量变化的原因之一。做功可能引起物体间能量的传递。也可能引起受力物体能量形式的转化,或二者兼而有之。功与能间存在何种数量关系,不同版本的教材及参考文献表述不一,概括起来,有如下五种:  相似文献   

16.
李法军 《物理教学探讨》2004,22(1):32-33,18
正确分析物理过程,把握物理量变化的特征。是正确处理物理问题的关键。在解题过程中,特别应注意物理量的非单调变化、联锁反馈变化、不确定变化、突发变化等方面的特征,只有把握各类典型问题中物理量变化的具体特征,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策略,提高解题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在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往往达到某一个特定状态时,有关的物理量将发生突变,此状态即为临界状态,相应的物理量的值为临界值.  相似文献   

18.
<正>所谓动态平衡问题是指通过控制某些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变化,而在这个过程中物体又始终处于一系列的平衡状态。基本方法有:图解法、相似三角形法、解析法。下面谈谈如何利用这几种方法解题以及解题过程中使用的技巧。一、图解法依据某一参量的变化在同一图形中做出物体在若干状态下的平衡力图,即力的平行四边形或矢量三角形,利用图解法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对研究对象在状态变化过程中的若干状态进行受力分析。再由动态的四边形或三角形长度变化及角度变  相似文献   

19.
我们知道物理状态的变化总是从量的渐变到质的突变,即在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往往达到某一个特定状态时,有关的物理量将发生突变,其突变点(时刻或位置)往往具有很深的隐蔽性,稍不留心容易出错.因此,对于物理习题中的突变问题在复习时应引起高度重视,应仔细分析物体的状态变化的过程与细节,在突变中寻求突破.下面就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如“类比法、物理模型法、等效法、理想实验”等。但有一种方法用得最多,那就是当影响某一物理量变化的因素较多时,要研究某一个因素的变化对该物理量的影响,必须保持其它因素不变,否则就无法知道该物理量的变化是由哪个因素的变化引起的。这就是物理学中的“控制变量法”。例如物理教材在研究压强、动能、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电阻等问题时,都应用了控制变量法。不仅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