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2011年10月3日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卢森堡和加拿大的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人体免疫系统研究领域所作的贡献.这三位科学家分别是美国人布鲁斯.巴特勒(Bruce A.Beutler)、卢森堡人朱尔斯.霍夫曼(Jules A.Hoffmann)(获奖理由是先天免疫激活方面的发现),以及加拿大人拉尔夫.斯坦曼(Ralph M  相似文献   

2.
疟疾猛于虎 三位为防治寄生虫病作出革命性贡献的科学家,荣获了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中一位是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她的获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正是她的获奖,将世人的目光再次引向了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的疾病——疟疾.  相似文献   

3.
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由美国与日本的三位科学家理查德·海克(Richard F.Heck),根岸英一(Ei-ichi Negishi)及铃木章(Akira Suzuki)分享,获奖理由是"有机合成中钯催化交叉偶联"研究.  相似文献   

4.
2009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及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高锟获奖的理由是: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而取得突破性成就.本文借此介绍光纤通信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5.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4日将20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人罗伊·格劳伯、约翰·霍尔和德国人奥多尔·亨施.他们将现代量子物理应用于光学研究上.霍尔和亨施之所以获奖,是因为“对包括‘光梳’技术在内的激光精密光谱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格劳伯因为“对光学相干量子理论的贡献”而获奖.三位科学家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光学技术的精确性,并将为人类在全球以至更广阔的空间内的交流联系提供新的技术.他们的发现有望进一步发展激光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  相似文献   

6.
《出国与就业》2009,(12):50-51
2008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日裔美国科学家下村修(Osamu Shimomura)、美囤科学家马丁·查尔菲(Martin Chalfie),以及美国华裔科学家钱永健。他们三人在发现绿色荧光蛋白方面作出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7.
《云南教育》2014,(21):17-19
10月7日,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日本科学家中村修二、赤崎勇、天野浩因发明蓝色激光二极管(LED)而获殊荣。迄今为止,共有19位日本籍(裔)科学家摘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人数跃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在全球镁光灯聚焦今年3位日本科学家时,我们不得不深思,为何隔海相望的日本能孕育出如此众多的诺贝尔奖得主?  相似文献   

8.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日本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获得20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这三位科学家因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做出贡献而获奖。绿色荧光蛋白是研究当代生物学的重要工具,借助这一“指路标”,科学家们已经研究出监控脑神经细胞生长过程的方法,这些在以前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据2011年10月4日《文汇报》消息,2011年10月3日,诺贝尔基金会在其官网上宣布,将本年度的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美国科学家布鲁斯.博伊特勒、法国(卢森堡裔)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和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以表彰3位科学家在免疫学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发现了免疫激活关键原理。  相似文献   

10.
铼元素的发现自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将已发现的62种元素编制成元素周期表以后,在门氏周期表的指导下,科学家们陆续发现了一些新元素,填补了门氏周期表的一些空位.对于75号元素,科学家们也一直在寻找着,却未见一点点踪影,直到50多年后的1925年;75号元素才由德国化学家诺达克(Noddack.W)、塔克(Tacke.I)和贝格(Berg.())三位博士发现,故以流经德国的“莱茵河”的拉丁文RhsllllS而命名为“Rhenium”(汉丈将其译为“锌”),以纪念他们的祖国.三位科学家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在吉芙繁杂的矿物中进行不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美国小学并不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技术世界领先,并且有全世界最优秀的科学家,这是因为美国的科学教育是全世界最好的。从1951年到2002年,美国共有180人获得了诺贝尔医学(生物)奖、物理奖和化学奖,占总数(327人)的55%。2002年的诺贝尔获奖名单中,9名在科学领域获奖的科学家有4人是美国人。但媒体和媒体中的专家经常在声称:1、美国小学和中学的教育水平低于其他国家,特别是在科学和数学教育方面;2、美国大学的质量在全球高等教育界是首屈一指的。这两个判断怎么可能同时成立呢?我坚信第一个判断完全是一派胡言,而第二个判断则是…  相似文献   

12.
1背景资料 1)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2009年10月7日宣布,3位分别来自美国和以色列的科学家获得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美国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Venkatraman Ramakrishnan)、托马斯·施泰茨(Thomas A.Steitz)和以色列科学家阿达·约纳特(Ada E.Yonath)因在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中作出突出贡献而获得该奖项.  相似文献   

13.
<正>2011年10月3日,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美国科学家巴特勒和法国科学家霍夫曼的获奖理由是因为其在"先天性免疫系统的活性作用方面的发现",而加拿大科学家斯坦曼则是因为他在"树状细胞及其在适应性免疫系统方面作用的发现"而获得2011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中斯坦曼于颁奖的前三天因癌症去世了,他早在4年前就被确诊为晚期胰腺癌,此癌症晚期的平均生存期只有3~6个月。而斯  相似文献   

14.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在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测定方面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他们是美国的约翰·芬恩、日本的田中耕一、瑞士的库尔持·维特里希.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获奖名单时称,获奖科学家在质谱和核磁共振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意味着“革命性的突破,使生  相似文献   

15.
第一现场2006年度的诺贝尔科学奖各奖项获奖名单于2006年10月上甸全部揭晓,5位获奖人均为美国科学家。这也是自1983年以来第二次由美国人包揽当年的诺贝尔科学奖。  相似文献   

16.
刘积福  陈玉荣 《化学教学》2010,(4):81-81,77
[题目]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下村修(Osamu Shemomura日本)、马丁&#183;沙尔菲(Manin Chalfie美国)、钱永健(Roger Y.Tsien美籍华人)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分子水平上对绿色荧光蛋白质研究和应用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国际     
2012年拉斯克奖揭晓美国拉斯克基金会9月公布了2012年拉斯克奖的获奖者,今年共有7位科学家获奖。今年拉斯克基础医学奖授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Michael Sheetz、斯坦福大学的James Spudich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Ronald Vale,理由是在"细胞骨架马达蛋白"研究方面取得新发现。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Roy Y.Calne和美国匹兹堡大学的Thomas E.  相似文献   

18.
《初中生》2013,(12):4-4
<正>当地时间10月7日,2013年诺贝尔奖在瑞典皇家科学院揭开帷幕。作为第一项被公布的奖项,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詹姆斯·罗斯曼、兰迪·谢克曼以及德国科学家托马斯·聚德霍夫,以表彰他们发现囊泡转运的调控机制。瑞典皇家科学院公布的颁奖理由是,罗斯曼、谢克曼和聚德霍夫三人"共同揭示了控制细胞货物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0月,新一届诺贝尔奖获奖名单一一揭晓。颁奖盛典奖在本月初在瑞典举行。获得化学奖的是日本学者下村修(中)、美国科学家马丁·查尔菲(右)以及英国华裔科学家钱永健。他们3人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有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0月7日,诺贝尔化学奖揭晓.来自美国、以色列的3位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奖.三位科学家采用X射线蛋白质晶体学技术,标识出了构成核糖体的成千上万个原子.这不仅画出了核糖体的"外貌",而且在原子层面上揭示了核糖体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