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就是学生的亲身体验。亲身体验可以理解为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学习的过程,用心灵去感悟其中的道与理,从而达到学习的目标。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个体的耳、目、手、口、脑都“动起来”。可现在教学课堂上的学生离真正意义上的“动起来”还有一定差距,尽管老师们想方设法的启发、引导和指导.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还只是一部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不强。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比较复杂的,它与学生学习的客观环境和学生自身原有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知识基础、性格、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有直接的关系,这里仅就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需要的环境因素作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一、实验与调查 1.实验内容 尝试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参与活动,突出学生对得出“结论”的“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维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是教师与学生相互沟通,这种勾通是数学信息的接受、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学生是过程的中心人物,是认识的主体,知识靠他们主动思维去获取.如果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整个过程就难以畅通,学生成绩的优劣,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程度的强弱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必须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不断促进学生参与教学的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4.
一、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1.口语交际是由说者和听者共同参与的一种双边活动。这种言语交际活动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等背景下,围绕一定的目的进行的。只有当说者和听者对说话的背景有着共同的认识和理解时,口语交际中的目的才能实现。例如,  相似文献   

5.
任晓丽 《小学生》2011,(6):41-42
培养教育是通过教育这种大众载体、在教育活动中构建具有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形式,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主动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有意识地将潜存于学生个体身上,无意识或潜意识的创新潜能发挥出来,以自己的实践活动实现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活动作为哲学范畴,特指人的活动即主体活动,是个体自觉地与客体(活动对象)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人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对客观世界发生作用,才能主动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现实,并在这一过程中改造、发展、完善人本身。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实践的“学生试讲课”活动.并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实现了对学生完善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针对同一教育生态中,个体发展的不均衡性,考察其原因在于个体活动的差异。个体活动分为生命活动、心理活动和实践活动。通过对个体活动的分析,可见心理活动在整个个体活动中的核心地位;个体活动是教育生态的生命活力所在。只有让个体充分活动起来,学生的全面发展才有可能。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对文学作品内容只有直观整体的把握,感悟具有模糊性,还会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小学生阅读的特点对开展形式丰富的阅读活动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在阅读活动中,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是小学生易接受并乐于参与的,对培养和调动他们的阅读兴趣有直接的影响。有了参与的兴趣才能更好调动读书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的全过程。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参与意识越强,参与程度越高,则说明教师指导得越合理得法。而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则是教师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只有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积极地投人到学习活动中去,才能使外部的学习逐步转化成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能,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所谓“参与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10.
译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应在翻译中发挥其能动参与和积极的创造性作用。本提出“衍生本”的概念,并从译创造性产生的前提、根源和具体实现方式这三个方面论证了译主体创造性的客观存在,认为只有正视这种创造性的客观存在并对其加以积极运用.才能正确地指导翻译活动的进行。  相似文献   

11.
学生的学习是以学习书本知识、获取间接经验为主。因此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然而在实践中往往处理不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而且更多的时候是以教师的主导掩盖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的发展最根本的是主体性的发展。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又是以交往活动为中介,通过无数次的交往活动而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师生双方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忽视哪一方主体作用的发挥,都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发展和预期目标的有效实现。学生只有在与教师和同伴的互动中.才会把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相比较,从而认识到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异同。对他人的观点提出疑问或修改意见,也只有在这种交往中,学生才能摆脱权威的束缚,互相尊重,互相协作,发展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12.
让孩子在讨论中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创设讨论情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在幼儿园各项教育活动中,幼儿总是活动的主体。幼儿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包括日常生活中),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兴趣需要所主动提出来的问题,是个体对自己活动的认知觉察,是反省认知发展的萌芽,教师对此要加以积极的鼓励和引导,创设讨论情境,使幼儿的探究动机得到很好的呵护。如在仿生学单元“学来的本领”的活动中,就迷彩服是不是人类从动物身上学来的本领这个问题,孩子们展开了讨论:有的幼儿从自己收集的资料中得出结论,认为“迷彩服”是从豹的身上学来的,因为只有豹才具有这种保护色;有的…  相似文献   

13.
实践活动是思品学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思品课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成为社会合格的一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在亲自参与的各种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锻炼和培养。  相似文献   

14.
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受到家庭、环境、自身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个体差异.在区域活动中有效地促进了幼儿不同水平的发展。对于刚刚入学的幼儿来说.所进行的集体活动不宜过多.教师应该采取个别教育.  相似文献   

15.
在回顾个体道德发展理论以及大学生志愿活动参与相关研究基础上,利用案例高校学生调查数据,对大学生志愿活动参与行为及其与学生道德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样本学生中超过八成学生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相较而言,女生、二年级学生、文科学生、学业成绩好的学生、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志愿活动参与度更高;影响学生参与志愿活动最主要的因素是参与动机。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对其道德发展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在不同学生群体之间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上述研究结论提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和教师应该携手合作,在课堂内外围绕志愿服务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教育和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6.
体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动态过程中.群体的因素必须经过个体的活动才能够得以体现。因此,人的身体活动和心理活动,贯穿渗透在整个体育教学活动的仝过程。同时,人的心理活动是把身体活动转化为意识活动,它对身体活动具有认识和控制的作用。根据这一心理学原理,本人在体育教学中加以实践,并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设计意图小班幼儿入园二个月,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基本上都能自己吃饭,不用别人喂。可在家中幼儿的表现怎样呢?经调查发现:全班只有一位小朋友在家中是自己吃饭的。为什么幼儿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主要是家长的娇惯而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依赖性。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一方面从转变家长的观念入手,举办了有关的讲座;一方面从孩子入手,开展了一系列的健康教育活动,让幼儿在看、听、说、练等实践活动中得到熏陶。活动目标1.教育幼儿在园会自己吃饭,在家也会自己吃饭。2.培养幼儿乐意自己吃饭的情感。活动准备1.情景表演:…  相似文献   

18.
活动设计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形成全员参与、师生互动.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真正理解并能学以致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透动设计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它与情境设计、问题设计一样,也是语文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语文课活动设计的理论依据、活动目标、活动意义和活动设计的基本形式以及实施与评价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教师工作评估中引入量化的方法,可以使对教师的评价更科学、更精确,使管理工作更细致、更严格。然而,如果在教师管理中过分依赖量化管理,而忽视了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则很容易出现过度理由效应。所谓过度理由效应,是指人们原来参与某项活动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而当这项活动受到外加的奖励时,人们就会逐渐地认为,自己所参与的这项活动,目的在于得到奖励,一旦这种外加的奖励取消,人们对这种活动的兴趣便会下降,从而减少乃至停止参与这项活动的现象。过度理由效应的存在会在教师管理中产生许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生物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将“活动教学法”视为儿童教育的最重要的原则,强调只有儿童自己参与各种活动,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才能形成自己的假设并予以证实与否定。皮亚杰的教学思想启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地利用实践活动资源,通过活动让学生去动手、动脑探索外部世界。因此,在中学生物学课程体系中,活动是十分重要而必不可少的课程组成部分。而对于环境保护这样与实际密切结合的课程内容来说,通过实践活动进行教学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