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2005年,机械工业出版社为进一步深化出版社的营销策略,在"编印发联动"的基础上提出了"全员营销"策略."出版社的书好,服务更好"是对出版社采取"全员营销"策略的认可.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 在2007年新闻出版总署的年度选题论证会上,"三农"选题的数量和出版社的参与程度都创造了新高.出版社的选题开发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题固然没错,但每个出版社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尤其是发行渠道和编辑队伍建设,以及对农村读物的市场把握程度都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三农"之风劲吹的时期,各个出版社都要谨慎视之.  相似文献   

3.
市场与政策共同催生联合体 发行体制改革是联合体诞生的直接动因. 1982年以前,各出版社将所出版的书籍统一交由新华书店总店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总发行,而不能委托第三方或自办发行.1982年实行"一主三多一少",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图书发行行业(但仅限于零售业),出版社也从此取得了自办发行权和本版书的总发行权.1988年"三放一联",即放开渠道、放开购销形式、放开折扣,联合经营,极大地活跃了图书发行市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人们对花样迭出的"贺岁片"电影、"新春音乐会"已不再陌生,细心的人会发现,2001年春节文化市场上又出现了一种新玩意儿--贺岁书.其中较有影响的,像云南人民出版社的<在家贺岁>,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的<年夜饭>,中国邮电出版社和童趣出版社联合推出的<新世纪儿童大礼包>等,分别是针对不同层次读者的贺岁书.看来,图书出版也开始搭乘贺岁便车,盯上了节假日市场.那么,"贺岁书"现象的出现,对出版界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实习记者 李广宇)2006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中国出版集团与河南出版集团签署合作项目协议;前不久,浙江大学出版社与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达成协议、浙江少儿出版社和法国巴亚出版公司结成"首选合作伙伴"关系;上海世纪与安徽出版集团就古籍出版进行合作……,出版社、集团之间"结对子""联姻"的新闻不断传来.  相似文献   

6.
2003年,我在<出版发行研究>第9期发表<出版社"企业属性"考>一文,考察了我国出版社企业与事业单位属性的变化情况.新中国成立后,政务院和出版总署将出版社定性为出版企业;1983年文化部出版局经批准将出版社定性为"事业单位,实行企业管理".我还根据查阅的历史档案在上文中讲了一个情况:1960年文化部党组对直属的人民出版社等七家出版社进行了整顿,并决定将这七家出版社由企业单位改为事业单位,以减轻对出版社的经济压力,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但因财政部以不能企业事业单位两头沾为由坚决反对而未改成.  相似文献   

7.
8月28日,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挂牌仪式在京举行。这标志着财经出版传媒事业发展步入新阶段。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和经济科学出版社及其所属实体等17个单位组建而成,以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母公司,下属有3个出版社、5个杂志社、1个影视制作中心、3个投资管理公司、1个印刷厂、1个图书发行公司、2个广告公司和1个仓储物流公司。据介绍,新成立的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将在各成员单位业务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梳理国防工业出版社"十三五"期间的成果、经验,总结出版社的特色发展道路,以往鉴来,为更好地创追下一个五年更加辉煌的成绩打好基础、迈好起步.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国防工业出版社将以此为新起点,开启新的发展征程.  相似文献   

9.
2003年4月18日,高等教育出版社分别与中山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就重组大学出版社和共同筹建"高等教育出版集团"签订合作协议,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拉开了中国出版业并购序幕.  相似文献   

10.
张惠彬 《出版科学》2018,26(4):19-22
"傍名"出版是一种文化乱象,是对出版秩序与原创精神的践踏.知名作品的书名是出版社营销的手段,是作者与出版社的智力成果,蕴含了作者与出版社的商誉.书名的法律保护包括著作权法模式、商标法模式、不正当竞争法模式.司法实践中,利用著作权法难以认定书名的独创性,运用商标法则费时费力.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傍名"行为、维护出版秩序是当前较为妥善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李婷 《编辑学刊》2004,(3):33-36
1997年,新闻出版署认真分析了国外出版社(集团)办刊的情况及发展规律,并对我国出版业特别是社办期刊的现状开展了全面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社刊工程".其目的一方面是将社办期刊作为出版社多元发展的一个突破口,推动出版社业务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是充分利用出版社资源、人才、管理、资金等优势,办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的刊物.  相似文献   

12.
每年7月来临,不少出版社都会迎来一批新参加工作的大学生,这无疑为出版社增添了新生力量.欣喜之余,一些出版社领导也难免有几许担忧.近年来,业界频频有刚工作几年的大学生就要求辞职而使双方关系紧张的消息传出,甚至双方僵持到只能在人事仲裁委员会见面的地步.这使出版社和当事人都感到有些寒心.对此,有出版社老总戏称为"三年之痒".  相似文献   

13.
作为"生产"文化的众多出版社,其网络形象不仅直接关系着自身的前途,也关系到整个因特网的文化质量;塑好出版社的网络形象,也应是网络文明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我国出版社上网情况,笔者于2001年3月上中旬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主页中动态信息栏链接的中国超级书店联盟推出的50家(实际只有48家)"最受读者欢迎"的出版社为样本,进行了出版社网上形象的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14.
李晓晔  朱侠 《传媒》2001,(12):36-39
编者按: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版界一批具有高学历的人员相继走进了发行部.他们的到来,给出版社发行部门输入了新鲜血液,吹进了一种全新的气息,出版社的发行改革由此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人们将这批人叫做出版界的发行"新生代".将近6年过去了,他们已经做了些什么?正在做什么?将来打算做什么?带着这些业界人士关心的问题,记者最近对刘晓东、刘国辉、于殿利三位"新生代"人士进行了一次访谈,交谈的结果给人留下的最强烈的印象是:发行"新生代"已经走向了成熟.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现实情况却是"人才建社"的瓶颈越来越严峻,出版业要想取得更高质量的发展,人才是发展第一要务,而这需要出版业的主管主办单位、出版社自身包括出版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出版业.本文以大学出版社为例,剖析出版社招聘难、人才队伍建设难的原因,并就"十四五"期间出版业"人才建社"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从"工效挂钩"到"工资总量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对下属出版社的分配办法有多次重大变化,1988年实行"承包制";1992年实行"工效挂钩";最近,2001年底开始实行"工资总额与综合指标挂钩"的办法.分配制度改革是出版改革的重要方面,对推动出版事业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工效挂钩",为出版界人才的凝聚、出版事业的拓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7.
覃凡 《出版科学》2018,26(1):76-81
为了解大学出版社"两微一端"平台运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文采用网络调研法,并结合内容分析和统计分析的方法,调查分析88家大学出版社微博、微信公众号和移动客户端的基本数据.结果发现:大学出版社"两微一端"平台运营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大学出版社尚未开通"两微"账号,很多大学出版社尚未开发移动客户端.大学出版社要提高"两微一端"运营水平,实现移动化转型,应注意:避免盲目开通账号;选择合适的发布频率和时间;通过账号认证;根据出版社的使用定位选择合适的公众号类型;结合出版社的资源开发特色App.  相似文献   

18.
当前,出版社由事业单位向企业单位转换,这意味着向市场又迈进了一步.相应地,出版社的主体--图书编辑也由纯粹的文化人向文化经济人转化,面临的压力、承受的心理负荷可想而知.如果出版管理者不能够帮助编辑转换角色,编辑本身也不懂调适心理,就会出现各种心理疾病,比如抑郁、焦虑等.而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所谓"心力憔悴"现象.事实上,这种现象已在某些出版社中弥漫.本文拟从心理学角度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19.
继2006年实现"誓把零六变神六"的宏愿之后,2007年年初,21世纪出版社(下简称21世纪社)又提出了"品牌、经典、流行:决胜2007"的响亮口号,立志做少儿图书、青春文学图书市场的领导品牌.今年上半年以来,该社继续维持良性发展,在经营作品、经营作家、经营渠道、经营出版社品牌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20.
在文化"走出去"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出版"走出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文章基于一些优秀大学出版社的成功经验,分析大学出版在中国出版"走出去"领域的影响力.同时,从传播定位、传播竞争力、国际传播效果等方面,分析大学出版社未来"走出去"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