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职业教育研究》2006,(1):17-17
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的面向2006届应届毕业生的九场大型招聘会于近日正式收锣。在招聘会最后一天,做为压轴的“师范类”和“医药类”招聘会共吸引2万多人来赶场,外省大学生占了绝大多数。据举办方估计,在200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有接近10万外省高校毕业生南下广东求职,与广东的20余万毕业生同分一杯羹。  相似文献   

2.
在就业形势不太乐观的情况下,每到毕业前夕,许多高校毕业生感到很“烦恼”,他们每天都疲于奔命,像赶场似的参加校园专场招聘会,但一直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甚至连求职简历也没投出去几份。有的大学毕业生抱怨说:“许多来校园招聘的企业主要就是为了宣传自己,有的甚至不收我们的简历,这样的作秀般的招聘会水分不少,真是令人失望和颇恼。”许多毕业生希望高校能够尽快完善企业进校园招聘的准入制度。  相似文献   

3.
毕业生告别校园后就直接面临找工作,刚踏入社会的他们,一不小心就碰到求职陷阱。在形形色色的招聘会、招工广告中,怎样才能拥有一双洞察一切的“火眼金睛”呢?下面这些求职陷阱和解决办法,就是积累经验教训,锻炼“火眼金睛”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4.
《教育与职业》2008,(4):16-16
此时正值大学毕业生求职的高峰期,与以往不同的是,如今越来越多的父母陪着大学毕业生参加人才招聘会,乃至不少人士将这种“陪聘”现象戏称为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的“三向选择会”。调查发现,各方对“父母陪找工作”现象反应不一,认为可以理解的有之,认为不妥者更多。专家认为,父母陪找工作实际上是近年出现的父母陪考、  相似文献   

5.
每年3月,是新疆各高校毕业生开始求职的时间,他们奔波于各类招聘会,四处投放简历,体验着真实的“就业难”。 而此时,与他们同龄的新疆大学学生李臻已成为德克士乌鲁木齐大西门店店长。大学五年中,李臻边上课边工作,从一名普通的快餐店员工成长为一名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6.
3月3日,有超过3万名07届大学毕业生涌入南京三场招聘会,“引爆”新年第一波求职高峰。除了南京国展中心的大型综合性人才招聘会,两场针对应届毕业生的  相似文献   

7.
毫无疑问,薪水高低是大学毕业生求职时考虑最多的因素之一。无论在人满为患的招聘会现场,还是在相对封闭的面试过程中,毕业生们都会直接或间接地问到一个问题:“我能拿到多少薪水?”任何一个求职者都不会忽略这个问题。对于毕业生而言,当然希望工作单位能给出一个比较明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就业:知己,更要知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求职择业,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充分的准备:自我探索、职业探索,职业定位、职业规划、求职面试。但遗憾的是,大多数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或多或少地忽略了前4步的积累和准备,而直接从第5步开始,即拿着“简历、求职书、各种证书”,从校园人才市场、招聘会频频出击,结果是大多数毕业生都是无功而归。究其求职失败的原因,既不真正“知己”,又不完全“知彼”,是导致大学生最后败北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寒假期间,也正是各地举办毕业生人才市场的高峰期,因此每年都有若干毕业生为了寻找一份工作在全国各城市之间不辞劳苦地奔波着.据前几年一份调查,在求职过程中,平均每名毕业生要参加3-4场招聘会才能找到工作,每4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曾经异地求职.特别是在寒假期间,学校的专场招聘会一般都会告一段落,毕业生回家过春节时,往往会去参加当地或邻近城市的人才招聘会,为自己求职增加一些机会.  相似文献   

10.
消息     
大学生求职只求“三险一金”,2005年杭州高校毕业生招聘会火爆,北京高校3月为毕业生找“婆家”签约忙,开学第一课大四学生选修“如何找工作”,总装加大人才战略力度将接收近千地方高校毕业生  相似文献   

11.
眼下正是求职高峰期,各地、各校的毕业生们忙着赶场招聘会、海投简历、扎堆接受笔试、面试的轮番轰炸。而在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求职却是另外一幅场景,用人单位提前一个多月蹲点  相似文献   

12.
胡荣 《生活教育》2011,(6):10-17
在2011年数百万怀揣着梦想在各种招聘会穿梭的大学毕业生中,东北女孩李博硕应该是最特别也是最幸运的。今年2月,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全国“两会”特别节目“小撒探会”节目组撒贝宁等人来到了苏州大学,全程记录这名普通女生求职应聘过程,了解大学生就业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3.
求职应聘,别人排队我也排队,别人投简历,我也投简历。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在招聘会上开始盲目应聘。"无头苍蝇"式求职频现招聘会。对此,业内有关人士认为,盲目求职不仅浪费了毕业生的宝贵时间,也使求  相似文献   

14.
王博  白丽萍 《教育》2012,(35):42
又到一年求职季。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近日在全国各地陆续举行,有些人很快拿到了心仪工作的面试通知,也有人在求职途中屡屡碰壁。"用人单位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成为一些毕业生的困惑。困惑一:没就业何来经验在兰州市人力资源市场11月底举办的"2012年西北地区大型用工招聘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上,西宁市发改委、建委、房管局等展位被挤得水泄不通。但是,大多数人都手持简历,远远观望。虽然西宁市发改局等单位提供的岗位待遇优厚,但都要求工作经验。甚至现场可以听到周边不少围观的求职者抱怨,"应届毕业生,怎么可能有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15.
《阳光搜索》2005,(8):50-50
对大多数求职者,尤其是大学毕业生而言,参加招聘会是主要的求职途径。在人员密集的乱哄哄的招聘会现场,如何给用人单位留下一个与众不同的印象呢?若想在众多隶职者中脱颖而出,有两点需要重视,第一是简历,第二就是简短的谈话。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研究》2006,(1):116-116
天津市高职大专毕业生专场招聘会近日举行。在招聘会现场,尽管有的用人单位开出800元的起步月薪,但还是有一些本科毕业生递出了简历。  相似文献   

17.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2009年和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关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工作能力等进行分析得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有了明显的增长,2009届高职毕业生的能力满意度普遍下降,高职毕业生认为最有效的求职服务是高校组织的招聘会等。要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应构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能力为中心的现代高职课程体系和完善有效的高职毕业生求职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高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求职的信息服务水平,特别是鉴于当前防治“非典”时期各地各高校不能举办人才招聘会的情况,教育部正在加紧组建大型公益性网站--“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  相似文献   

19.
《生活教育》2011,(6):21-24
随着大学毕业季的来临,一批高校毕业生游走在一场场招聘会和双选会之间。“僧多粥少”,伴随着高校扩招而越来越庞大的大学毕业生群体、趋于饱和的工作岗位、全球范围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相似文献   

20.
曲显昊 《成才之路》2009,(24):I0010-I0010
第五届高校毕业生公益性人才招聘会目前在哈尔滨中高级人才市场举行。记者从招聘现场了解到。面对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愿意到基层或生产一线岗位就业,但却经常遭到拒绝。对此,一些企业的招聘人员表示。一些大学生求职基层岗位失败,是因为他们常常把到基层工作当成权宜之计,而缺乏长远的职业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