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区内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团队(简称社区团队)是社区内的居民出于强身健全、结交朋友、丰富生活等目的而自发形成的群众队伍,是社区文化的主要载体,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社区团队工作是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新形势下党不仅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更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加强党对社区团队的领导,社区文化建设才能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精神文明建设才能上个台阶,  相似文献   

2.
《文化市场》2002,(3):22-24
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城区文化建设也不断地向纵深发展,群众文化工作受到了普遍的高度重视。多年来,我区在“双高”的发展战略目标先导下,十分重视全区居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文广局的指导和帮助下,我区文化局认真学习贯彻《上海市社区工作会议》精神,强调了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以社区文化建设为基础,以提高居民文化生活品质,营造健康文明、温馨和谐的社区环境为目标,在群众文化工作的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并取得了可观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10月22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上海市徐汇区文化局和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办事处主办,上海市徐汇区文化馆承办的以弘扬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乐声悠扬·民间天籁”——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民间音乐展演在上海举行。这是继2007年长三角非物质戏曲展演、长三角非物质文化民俗展演后,苏浙沪三地又一次联手举办的大型展演活动。演出突破传统的表演方式,  相似文献   

4.
社区文化是某一社区经济社会生活的集中体现,代表了所在社区的文化特征。这种文化是社区居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发展形成的理想价值追求、生活方式、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群体意识等各方面的文化集成。社区文化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它的演进变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发展速度成正相关。呈现社区功能由单一型向多样化转变,社区载体由简单型向信息化转变,社区治理由传统型向现代化转变等新趋势。出现城市社区养老与社区护理服务、社区学龄儿童教育、新市民的涌入、社区青年的多样化生活等新需求。对此,本文提出了具有复合型、多功能融合发展的十种城市社区文化发展新类型:育人型、传承型、创业型、康养型、运动型、娱乐型、分享型、智慧型、服务型、自治型社区。  相似文献   

5.
凌云地区位于上海市徐汇区西南部,属城乡结合部,辖区面积3.46平方公里,人口近4万人。80年代这一带(即通称梅陇地区)基本上没有什么文化活动和文化设施,不少居民把此地的住房当成“旅馆”,不参与社区活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城市的社区文化逐渐变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关键内容。在科技的不断发展下,计算机网络渐渐深入社区,为社区文化的建设创造了新机遇。但互联网存在两面性,不仅给社区文化带来积极影响,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应该强化国内网络的管理,促进社区文化发展建设。本文从成都市社区基本类型进行分析,探讨互联网对成都社区文化的消极、积极影响,提出成都市社区文化的建设思路,以促进社区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7.
“以社区前载体建设精神文明”,是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把文明、进步、发达的新上海交给新的世纪的新举措,社区文化市场管理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改善,一批批特大的市政工程出台,先后有1000多个单位28000多户居民被动迁移居各个新的社区,使上海都市生活,进入社区化。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的通知精神,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是加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蓬勃发展的上海社区文化,正在有力地夯实上海都市文明的根基。  相似文献   

10.
《上海文化年鉴》2013,(1):353-389
第一条为了提高本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繁荣和发展公共文化事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1.
试论文化发展的三大外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发展的外部动因是什么,历来都是众说纷纭的。除去公认的政治因素外,还有地城、经济、和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文化发展的外因正是一个社会、一段历史中最显著的外部特征之使然。从这个角度来看决定文化发展的地城、经济、和技术等因素,地城对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其实更多地是在人类文化原初阶段,经济对文化发展影响的敏感时期往往是在商品经济较为发达的社会中,殆到20世纪前后,尤其是信息革命以来,技术成为影响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自然而然地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2.
汉族的“孤岛文化现象”袁少芬汉族移民进入他族异域后,形成了一些为数不多但发展比较特殊的、具有(或保持着)某些独特汉族文化特征的社区(群体或村点)。这些社区或群体与周围的社会人文环境不同,人口也处于相对的少数,颇有点孤岛之势,这种现象,笔者姑且将之称为...  相似文献   

13.
张群 《文化市场》2001,(1):20-23
本文对“十五”上海郊区社区图书馆建设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出可行性操作思路,旨在政府的倡导和指导下,将其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从而依靠社区整体力量,利用社区综合资源,着力构建与城乡一体化相适应的文化产业格局,构建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创新机制,形成与现阶段郊区文化需求相适应的社区图书馆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上海文化年鉴》2011,(1):I0065-I0065
书院地处临港新城规划区,贴近东海与杭州湾。 书院因海而生,因滩而孕,与海有着密切的渊源。书院也因先民开垦滩涂,收取地税支助教育而得名。由此,书院如何来展示属于自己的特色名片,打好“文化书院”成了书院镇的一项长期规划。近年来,书院的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同步、规划与落实同步、建设与共享同步。乡村文化的进步、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让全镇人民的幸福指数节节高。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舒馨公园、600米文化长廊的建立,从硬件上强化了社区居民的文化阵地,同时二年一届的镇文化艺术节暨体育运动会,以及各类主题活动,从软件上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15.
成都市民文化需求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次调查表明,市民对传统历史文化表现出相当高的认同度,对社区文化和节庆文化活动也喜好,对奔共文化设施的需要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市民中存在着适度超前的文化消费意向,文化需求呈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传统传媒主导文化市场消费,文化需求存在着某些过度娱乐化的倾向。给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是:应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挖掘和再现工作,并与先进文化和时代精神相融合;应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加强公共文化场所和设施的建设;应重视文化需求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为群众提供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应重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用先进文化和健康文化引导群众的文化消费。  相似文献   

16.
顾骏 《东方文化》2002,(4):18-22
自社会学创立以来,比较一直是一种基本研究方法,在社区研究中也同样如此。然而,从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现实情况来看,比较方法的应用似乎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既借用世界范围社区研究的概念,又刻意与之保持距离,是中国社区研究的一个术语学倾向。比如,既袭用了社会学的社区概念,又特意附加以“行政”这一限定语,而生成学理上不无悖谬的“行政社区”概念;既采用了与国际上通用的Cornmunity development十分相近的说法,又别出心裁地名之为“社区建设”,有意识地突出一个外在于社区的“建设主体”,如此等等。政府和行政在社区和社区建设中的高调存在,使得“社区”看上去仅仅成了一个标签。  相似文献   

17.
徐汇区文化局联合长宁区文化局、静安区文化局、卢湾区文化局、闵行区文广局、崇明县文广局于5月18日共同举办上海[5+1]城区群文优秀节目展演活动。来自各城区的优秀群文团队聚集徐汇区,演出了民乐合奏《炫动都市》、舞蹈《一千零一夜》、男声独唱《走进长三角》、表演唱《看大桥》、女子群舞《拥抱吧》、健身舞《激情舞动》等节目。当日,六城区还签订城区文化交流协议书,约定今后将不定期地轮流开展此类文化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8.
7月11~21日,作为徐汇区政府创建社会事业示范创新项目之一和区档案局服务民生新一轮“3年行动计划”的一项活动,徐汇区人口计生委、徐汇区档案局联合主办了“独生子女成长足迹”档案展,近万名观众参观了展览。展览以徐汇区13个街道、镇现有的独生子女成长档案资源为基础,以实物、照片展示为主,没置了“生育关怀”、“初露锋芒”、“校园风采”、“宝贝日记”、“天使档案”5个板块。其中记录姚明成长经历的一组档案倍受观众瞩目。另外,吴敏霞、朱颖文等独生子女成长档案也住这次档案展中亮相。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构建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民间传统文化对和谐社区的建设具有积极作用.成都民间传统文化是成都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资源,也是和谐社区建设的有效平台.充分利用成都的民间传统文化促进社区家庭关系融洽,成员交流,促进人与文化生态的和谐.  相似文献   

20.
张泰 《华夏文化》2006,(3):36-37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不同民族的语言记录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风貌。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它对促进汉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整个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汉语又是汉民族文化的载体,同汉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汉民族文化影响制约汉语的发展,同时,汉语又影响着汉民族文化的产生、发展、传播。在实际汉语教育、教学研究中,我们通过对汉语亲属称谓、词语运用、汉字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揭示汉语所负载的文化涵义以及汉民族的文化心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认识汉语与汉民族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