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蛋宝宝     
徐海娜 《学前教育》2007,(12):43-44
晚离园时,悦悦妈妈急匆匆地跑了进来,悦悦看见了妈妈,指着妈妈大声说:“你为什么这么晚接我?”妈妈赶紧解释说:“宝贝,妈妈今天临时有点儿事——”还没等妈妈解释完,悦悦就生气地一扭头说:“你不是我的妈妈,我没有你这样的妈妈!”妈妈愕然,一时语塞……  相似文献   

2.
保护蛋宝宝     
阎予睿 《红领巾》2015,(1):30-31
今天是星期六,我早早起了床,心里既紧张又兴奋。今天,我要完成一个特别的任务——保护蛋宝宝。妈妈把从奶奶家带回来的鸡蛋给了我一个。我小心翼翼地接过鸡蛋,轻轻地放进贴身的衣兜(dou)里。我把它带在身上,睡觉、上厕所……不管干什么,都一直带着。我一直轻手轻脚的,简直连大气儿也不敢出,每隔(ge)一小会儿就用手去摸摸,生怕蛋宝宝碎(sui)了。只要蛋宝宝是完好的,我就会松口气。就这样,我一上午都待在家里,哪儿也没去。  相似文献   

3.
正"妈妈,我爱你""妈妈,你是个大坏蛋",童言无忌,有时候从宝宝嘴里说出的话让我们心花怒放,但有时候他们又会很"毒舌",说出让我们哭笑不得、瞠目结舌的话。火车上,一位阿姨正在吃黄瓜蘸酱,3岁多的悠悠说:"阿姨,你蘸的是什么啊?好像大便啊。"阿姨的黄瓜瞬间落地,而妈妈尴尬不已。4岁当当的要求没有得到妈妈的及时满足,他又哭又闹大骂:"妈妈我讨厌你,你走开,你是个  相似文献   

4.
双语宝宝     
我是个很幸运的孩子,一出生就有了两个英语老师——我的爸爸和妈妈。在我扯着嗓子,在人世间发出第一声响亮的啼哭的那一刻,妈妈就用英语对我说了第一句话:“Dont't cry(别哭)!”自那以后,爸爸妈妈就只对我讲英语,还每天在睡觉前给我讲一个英语故事。其实那时我一定什么也听不懂。我那固执得可爱的爸爸是那么耐心地一遍遍重复他的英语故事,因为他坚信他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认为只要他对我期望得高,并用他那高期望来对待我、  相似文献   

5.
这天,我极不情愿地被妈妈揪到作文班。我还在沉默地生气,一位陌生人"从天而降"——他穿着黑风衣,戴着黑框眼镜,脚上套着一双擦得发亮的黑  相似文献   

6.
设计意图:晨间活动时,我鼓励幼儿用纸板来锻炼身体,如顶纸板走、跨跳纸板、双脚并拢跳纸板等。为了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我试图引导幼儿探索纸板的更多玩法,于是结合小班幼儿的特点设计了"运送蛋宝宝"这一活动。在该活动中,纸板经历小小的"变身",变成了运蛋的小拖车。在"帮助鸡妈妈运蛋"这一游戏情境中,幼儿用纸板练习拖物走以及按一定路线拖物走,发展了身体控制能力和动作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7.
1小兔在草丛里发现了一个蛋。小兔问猫妈妈“:这是您的蛋宝宝吗?”猫妈妈说:不是。”2小兔问狗妈妈“:这是您的蛋宝宝吗?”狗妈妈说:“不是。”34小兔问羊妈妈:“这是您的蛋宝宝吗?”羊妈妈说:不是。”故事列车七彩风铃板块5小兔问鸡妈妈“:这是您的蛋宝宝吗?”鸡妈妈说“:是,这是我的蛋宝宝。谢谢你,小兔。”8|启蒙(0~3岁)故事列车七彩风铃板块编辑孙莉6蛋宝宝变成了鸡宝宝。启蒙(0~3岁)|9小兔和蛋宝宝@刘启新 $萤火虫工作室  相似文献   

8.
今天一早,笑笑妈妈把笑笑送到幼儿园后,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表情严肃地把我拉到一边,悄悄地跟我说:"李老师,你好好说说这孩子吧,昨天他把幼儿园的玩具带回家了,这个习惯可不行啊!我在家已经批评他了。"听到妈妈的描述,我并没有过于吃惊。我首先安慰笑笑妈妈:"您别着急,我先了解一下,没弄清原因之前别给孩子下结论。"见到我的态度,笑笑妈妈焦急的心情有所缓和,离开了幼儿园。吃完早饭,我走到笑笑跟前,轻松、小声地说:"小鸭子昨天去你家了?""是呀。"他挺高兴地回答我。"能告诉我为什么把小  相似文献   

9.
王悠然   《红蜻蜓》2020,(4):14-15
清晨,一阵呜呜的哭声把蚂蚱吵醒了。蚂蚱揉(róu)了揉眼睛,转头看去,原来是蚜虫妈妈在一旁掉眼泪呢。"您为什么哭啊?"蚂蚱问。"我的宝宝一宿(xiǔ)没回家了,我担心他遇到了危险。"蚜虫妈妈叹了口气,"昨天,宝宝叫我一同到公园里赏花。我岁数大了,懒得动,便叫他自己去了……"  相似文献   

10.
乐儿妈 《父母必读》2014,(1):112-113
正"我家宝宝不喜欢洗头。""我家宝宝只要洗头就哭。"……给宝宝洗头真的有这么难吗?其实,只要妈妈用心,就会让宝宝爱上洗头这件事。榜样妈妈乐儿妈榜样宝贝乐儿乐儿现在3岁半,只要我喊一句"乐儿,洗头了",他就会立刻放下手里的玩具跑过来。当然,在最初的时候,我和乐儿也经历过一些小的挫折,只要一打开喷头,他就会哇哇大哭,更别提洗头了。后来,我先把喷头的水流放得很小,在自己的  相似文献   

11.
回家的感觉     
编者推荐:此组升格作文提供了将"原生态的素材"提升为"出彩作文"的宝贵经验。第一,运用逆向思维——高高兴兴"回家",而"我"家中无人,将"家"作由点到面的拓展——"邻居是家"。第二,运用发散思维——将"家"点化——"妈妈和爸爸因为接待外商,不能回家同我共进午餐"。此时,"我很欣慰"——"我"的心也在父母身边陪外商——"家"是"国"的细胞!  相似文献   

12.
以"我的妈妈"为题写作文,一个小学生这样写道:"我的妈妈,肚子胖胖,她的皮肤白白的,她的腿白白的,她的耳朵白白的.我的妈妈很勤劳,会烧饭."这篇作文总共38个字.语文老师问他:"怎么就写两行?'"老师,没话说."他不假思索地答道.  相似文献   

13.
余瑞 《母婴世界》2012,(2):96-97
随着年龄的增长,您或许会明显感觉到宝宝身上的变化和发展——“妈妈我要这个,妈妈我要那个”,他永不停顿地“我要”让您焦头烂额:同伴交往中,他也开始希望用“送礼物”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倾向……  相似文献   

14.
林枫 《母婴世界》2010,(7):74-75
生活中常常会看到以下情形:小明对小东炫耀地说:"我有玩具枪,你没有。"小东想都没想就回答说:"我也有,昨天妈妈才给我买的,比你的新,而且更棒。"事实上,小东的妈妈根本就没有给他买玩具枪,但小东会为了与他人比较、竞争而说谎。那么,面对宝宝说谎,家长应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5.
朱向明 《班主任》2011,(6):48-49
为了写好下一篇作文——《母爱的"模样"》,我早早地布置孩子们每天留意观察妈妈给予他们的一些爱的细节,写好爱的日记。以避免作文时千篇一律,出现"妈妈雨中背我上医院"之类的假大空作文。日记交上来后,我细细读着。你别说,透过一双双灵秀的眼睛,我看到了一位位母亲对子  相似文献   

16.
睡宝宝     
正一个静美的夜空,小宝宝都在各自的"家"里睡着了。咦?怎么那间灯亮着的房子里的宝宝床上是空的呢?原来呀——他在妈妈的怀抱里!看见月亮了吗?睡觉的时间到了。让我们来找找小家伙们的床,看看它们都在哪儿睡觉。瞧!我看见一个睡宝宝,睡在树上的鸟巢里。我还看见一个睡宝宝,睡在它最喜爱的树洞里。瞧!我看见一个睡宝宝,蜷缩在洞穴中。我还看见一个睡宝宝,在水波上摇啊摇。瞧!我看见一个睡宝宝,依偎在芦苇丛的怀抱里。我还看见另一个睡宝宝,在野草丛里歇息。  相似文献   

17.
<正>常听人们说,现在的孩子精神缺失,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常听老师叹,现在的孩子作文严重贫血,语言苍白,感染力不强。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我让学生送给妈妈的虽然还是一件老生常谈的礼物——一篇文章,但学生写得还是有血有肉,情真意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妈妈的爱,二十多位妈妈收到这份特殊的礼物后都流泪了。一、护蛋三月六日放学时,我布置学生明天每人带一只鸡蛋,好好保管。三月七日,学生们在猜测着鸡蛋的作用,盯着我问带鸡蛋干  相似文献   

18.
柴兵虎 《师道》2008,(2):37-37
班里一位叫梅梅的学生写了一篇作文——《一夜间的财富》,说的是在下晚自习时看到满天繁星而回忆起和妈妈之间发生的事;学生兵兵看后感动得快要哭了,他联想到了自己的妈妈,也写了篇作文——《“二年级”文凭的妈妈》,两篇作文流露的真挚情感扑面而来。读后,为学生的真情而感动。  相似文献   

19.
正宝宝不吃母乳,只要妈妈把奶头放在嘴边他就开始闹腾,这是怎么了?母乳那么好,不吃有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解决问题。别急,听听专家的说法吧。NO1.产生了乳头错觉宝宝:"妈妈奶少,我总喝不到,快饿死我啦。奶嘴好喝,一喝就饱了,一点儿也不费劲。我不要妈妈奶,我要奶嘴!"解说:这就是所谓的"乳头错觉"。奶嘴更容易喝到奶,宝宝当然不愿意费劲吃母乳。应对措施:纠正"乳头错觉"比较困难,关键是坚持让  相似文献   

20.
正守时,正成为一个人的品性甚至信誉的重要组成部分。宝宝如果从小做事拖拉、没有时间观念,不仅会受老师批评,遭同学白眼,自己心里也很不舒服。自小教会孩子守时,对他今后的成长大有好处。妈妈带乐乐去上舞蹈课。该出发了,乐乐还在兴趣盎然地看绘本。"妈妈,我还要再看一本。"妈妈好说歹说,乐乐就是不听,结果迟到了。课间有15分钟休息时间,乐乐要去玩秋千,荡呀荡呀,时间过得飞快,妈妈提醒说,该上课了,乐乐说:"不行,我还要继续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