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媒体”是近年来在新闻界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的一个词。“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战略”“全媒体报道”“全媒体记者”“全媒体传播”“全媒体出版”等字眼儿,经常跳入传统媒体人的眼帘,使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传媒生态,以传统纸媒为主要介质的产业形态正陷入数字技术的挤压之下——新时代的读者越来越多地习惯点击鼠标纵览天下:越来越多的产业利润被新型媒体抢先分羹;越来越多的纸媒读者正在被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分流……  相似文献   

2.
人们视为“万能技术”的DNA鉴定,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刑事侦查和证据认定,然而,新疆库尔勒市发生了一件离奇的DNA鉴定“走眼”事件:一名死者竟然被DNA鉴定为两具尸体!“一命两尸”成为死者家属心里解不开的疙瘩。  相似文献   

3.
广播电视报常被称为“节目报”,虽然“文革”前已经出现,但真正崛起还是在八十年代,因而是一支新军。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实践证  相似文献   

4.
葛恒中 《视听界》2012,(2):121-121
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元,人们的个性越来越得到尊重,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给广播电视行业发生更多变化提供了可能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的制作要求越来越高,受众市场被细分,即“分众化”;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越来越丰富,频道越来越多且越来越专业,即“窄播化”。“窄播化”与“分众化”,给播音员主持人提供了更多个性发展的空间,也给他们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迷在象牙塔     
“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一直以来,大学被人们尊为象牙塔,曾让多少莘莘学子为之奋斗。然而,曾几何时,许多大学生越来越迷茫,不禁发出“我为什么上大学”的疑问。  相似文献   

6.
当“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广为人们接受的时候,与“细节”相关的另一个理念“细分”也正在被人们认识和接受。产品的市场定位越来越要求“细分”,商家的店铺也日趋为“细分”所左右。具体到科研,其选题更是越来越贴近“细分”。“细分”带来的创新与突破正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辽宁科技出版社近期出版的《中药显微鉴别图鉴》应该说就是这种“细分”的代表作。中国的中医药引起西方国家的注意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其起因是中药治疗湿疹和牛皮癣等皮肤病上的卓越疗效,而这正是西医西药所束手无策的。这以后,许多西方国家相继…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网络病毒的消除及防治阚铮(山东大学信息管理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这个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网络上的信息资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公享,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的依赖越来越大,因此,网络安全问题亦应引起更多关注。1988年11月1日,康奈尔大学的...  相似文献   

8.
隐性采访,这种被人们称为“偷拍偷录”的新闻采访方式,眼下正越来越受到新闻媒体特别是广播、电视媒体记者的偏爱。尽管有人对这种采访方式提出异议,但这并不妨碍它对热衷于挖掘“秘闻”的新闻记  相似文献   

9.
浅析“弃档”成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事档案曾被视为身家性命 ,如今却遭到越来越多的人遗弃。用工制度的变化 ,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 ,使“弃档”成为可能 ;人事档案自身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不能满足人事管理工作的需要 ,是“弃档”主因 ;人才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们的“弃档”行为。“弃档”具有群体性特征 ,“弃档”给社会、相关单位及个人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继2005年的“博客元年”之后,博客这个精灵被众多媒体评为2006年最热门的互联网现象,并被称作开启“全民写作”时代的电子英雄。当博客被越来越多的人当作口头禅时,它便成为人们的一种名副其实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它如同人们传统生活中的饭后甜点和下午茶,已经慢慢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新的社会环境和新的媒介生态促生了一个“博客时代”,技术等众多因素促使博客出现诸多新的发展态势,即博客的新闻化、博客的商业化、博客的论坛化。这被称之为“换上新媒介时代的多彩外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王立萍 《北京档案》2008,(11):44-46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产生的渠道越来越多,信息更新的频率曰益加快,在“数据过剩”和“信息爆炸”的同时,人们正被信息淹没,却饥渴于有用信息的提取。面对浩渺无际的数据海洋,人们迫切需要一种能够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知识和信息的技术,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挖掘技术便应运而生,并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于虚拟社会的依存度越来越高。媒体作为“人的延伸”,其现实替代作用也越来越强。这不光表现在人们接触媒体的时间越来越长上,而且表现在人们越来越通过媒体体验替代现实体验。媒体已经成了人们感知、认知外界事物的重要“器官”。  相似文献   

13.
经济神话在三十年工业化道路的中国不停地上演,资源和环境危机成为不可忽视的衍生品,“绿色之路”适时被提上议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于是,关于“绿色环保”的新闻题材占据了更多的版面,“绿色”便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相似文献   

14.
方延明 《新闻前哨》2011,(10):17-19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Ill现代社会把人们置于一个被媒介信息包围的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15.
胜勇  华夫 《新闻天地》2005,(12):45-47
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一直存在着对人们身份的种种限制,当人们对某种限制的负面情绪积累超出人们的心理承受底线时.便会将其定位为一种“歧视”。户口歧视、性别歧视、年龄歧视,是国人十分熟悉的三大“歧视”。现在,户口歧视已有所松动.性别歧视也受到全社会越来越多的谴责,惟有年龄歧视.仍被视之为当然,很少有人发起非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兴起,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宽广,获取信息的方式也越来越快捷,广大民众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多媒体时代的读者,已经不再满足于知道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他们还渴望了解发生这些变化的有关背景,同时也想知道人们对已发生的新闻事实有什么样的反应和评论。就是说,受众不但要知道新闻,同时也需要解读新闻。新闻已不仅仅是最近发生的“事实”,还包括人们最近提出的“观点”,人们最近产生的“思想”,以及被人们最近发现的新思想和新观念。正是因为这种需求,权威、公正、具有独到见解的新闻时事评论显出了它独特的魅力。在西方传媒界,著名报人普利策把评论比喻为“报纸的心脏”;在我国,有人把时评说成“银针”、“手术刀”,甚至是“投枪”和“匕首”。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喻国明早在2002年就说过:“不光是从理论上、从现实发展来说,媒介竞争已经到了资讯的解释、资讯的解读、资讯的整合的层面上,因此像社论、时评这样的题材,在现代报纸竞争当中,实际地位越来越提升”。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人们的经济生活越来越丰富,经济意识也越来越强,就在几年前人们还在只关心身边的柴米油盐,只关心口袋工资有多少,而今天人们已经开始关注此前一直“很专业”的“GDP”、“CPI”、“PPI”……这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媒体的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陈钇汐 《声屏世界》2013,(10):49-51
伴随着社会形态多样化发展,人们在道德方面的“自我认同”与“自我批判”的矛盾越来越激烈,人们对唤起社会良知、建立公民道德、弘扬传统美德的愿望越来越迫切。这个时代比以往更需要公益广告。正因为如此。政府和媒体越来越重视公益广告的宣传作用。  相似文献   

19.
老舍先生说:“人的耳朵是不耐烦的”。如今,随着人们价值观、艺术观、审美观的多样化,人们对新闻播音已不满足于一种形式。广播新闻节目的播音也越来越多样化,从播新闻到说新闻甚至演新闻,播音“自然化、自由化”已成为一种时尚,而那种具有庄重美、含蓄美、婉约美的“艺术化”的传统播音被当作“过时的传统”而受到冷落和嗤笑。传统播音正面临着来自可听性和收听率两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随着“体育热”的不断掀起,体育新闻越来越受到读者欢迎,一些体育明星的名字因而也特别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细心的体育迷不难发现,在不少报刊的体育新闻中,有的优秀运动员经常被“改名换姓”,以致读者也搞不清他们的真名实姓是什么。在此不妨略举几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