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考文科考试大纲有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规定是:(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革命的进程与背景(3)君主立宪制的形成这个子目的内容在《世界近现代史(选修)》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表述是这样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照考纲与教材内容,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2.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中学《世界历史》的重点章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十七世纪中叶,当时西欧除尼德兰外,其他国家(如德、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条件尚未成熟,东欧的沙俄还是一个农奴制盛行的落后的封建国家,亚洲的中国则处于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日趋瓦解的明清之际。要在两个教学课时内,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讲清,使学生明晰地得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战胜封建制度的结论,课堂教学非突出重点不可。这一章共有四个子目:“斯图亚特王朝  相似文献   

3.
战争是构成近代现代国际关系史的重要内容。不同时代发生不同的战争,产生不同的影响。回答l~6题。1.英国干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阻挠德国统一,同出于  相似文献   

4.
1.世界近代史开始于1500年前后,以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为标志——误以为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的高中世界近现代史教材沿用前苏联的观点,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开端的标志。近年来国内史学界基本接受了国外史学界的主流观点,将1500年前后的这一系列事件作为世界近代史开始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正>十七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浓厚的保守性,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二十多年来,我国史学界一直持有这种传统看法。这种观点大概可以追溯到本世纪三十年代。1938年8月9日,在斯大林、基洛夫和日丹诺夫联名提出的“关于近代史教科书纲要的意见”中建议,作为资本主义发展史的世界近代史应以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为开端,而把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详细论述放在中世纪的教科书中。当时,苏联史学工作者根据这个意见编写了  相似文献   

6.
在如何评价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问题上,我国史学界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保守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彻底,并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论述作为依据.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更为彻底,马克思从来也没有说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保守的,那些认为英国革命具有保守性的人其实是误解了马克思的话.还有人指出,之所以对马克思的话产生误解,是因为翻译出了问题.最后这种意见针对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7卷<评基佐<英国革命为什么会成功?>>中的一段话.  相似文献   

7.
作为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决定欧洲历史发展进程的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就资产阶级革命的类型来说,程度虽有不同,但是却都具有欧洲的规模和世界的意义。“欧洲社会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的过渡之所以能够实现,基本上是由于两次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即英国和法国的革命开始的”马克思在总结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时写道:“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他指出:“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宣告了欧州新社会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在这两次革命中获得了胜利;然而,当时资产阶级的胜利意味着新社会制度的胜利,资产阶级所有制对封建所有制的胜利……”因而,它们不仅为欧州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而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还成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英法两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尽管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但是由于这两次革命发生的地点、时间和条件的不同,也就决定了它们还有许多各自不同的特点。本文拟就此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8.
徐新 《中学文科》2006,(6):83-84
最近,我听到一名高中历史老师上课在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还在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现行人教版教材的表述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都有广泛的影响,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新教材的内容也在着力“克旧”,而我们的教师却还在凭“经验”教学,长此以往,又怎能培养出具有创造力和鲜明个性的学生?作为教师,要有学习的紧迫感,不但要善于吸收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而且要有研究的意识,从另一个视角去审视历史。  相似文献   

9.
一、选择题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法国大革命,以及美国独立战争,因发生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历史上通常称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据此回答1~5题: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促使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起来的三大杠杆是A.重商主义、圈地运动、海外殖民B.圈地运动、海外掠夺、手工工场C.殖民机构、海外贸易、手工工场D.中央集权、圈地运动、殖民战争  相似文献   

10.
<正>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就是指十七、十八世纪欧美发生的那些埋葬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其中,以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最典型。马克思认为,这两次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在这两次革命中获得了胜利;然而,当时资产阶级的胜利意味着新社会制度的胜利”。因此,“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  相似文献   

11.
1911年阴历九月初六张文光在腾冲举行起义,打响了云南辛亥起义第一枪,三天后,李根源参与领导的昆明重九起义成功,随后云南建立起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地方政权。激烈的社会变革对腾冲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主要论述了这一时期有共同教育理想的腾冲中学校长的个体身份及群体特征。  相似文献   

12.
黎元洪是武昌起义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在武昌期间,他逐步完成了由一个封建旧军官向革命党人的转变。起义前,一方面,黎元洪的身份和个人利益决定了他的态度是要反对革命;另一方面由于他接受过新思想,对革命有种自然的同情。起义中,黎元洪对革命毫无信心,他害怕革命一旦失败,自己将会成为罪魁祸首,因此他拒不担当都督一职。而武昌起义以后,鉴于形势向着革命的方向好转,黎元洪对革命的信心增强,决心投身革命,向革命党人转变。  相似文献   

13.
李石曾作为近代无政府主义代表人物、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信仰无政府主义,主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为实现其思想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考察李石曾的政治思想及活动,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政治近代化转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时期于右任创办的《民立报》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大造舆论拥护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民立报》馆还成为革命党人的大本营和指挥中心,它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作了舆论、组织准备,功勋卓著。  相似文献   

15.
在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辛亥革命运动中,中国妇女积极投身革命,屡建功绩,并开展了提高妇女社会地位,争取妇女各种社会权利的妇女解放运动。辛亥妇女运动随着民主革命的形势大起大落,显示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与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都将经历一个复杂艰巨而又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以1915年《青年杂志》的创办作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不恰当的,其实新文化运动早在二十世纪初年已经出现。理由是: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应出现在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之前,辛亥革命之前中国已具备资产阶级思想意识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之前已广泛宣传“民主”与“科学”的资产阶级的新的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17.
南昌起义中的谭平山——兼谈南昌起义中的若干史实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平山是南昌起义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参加了三次九江会议,积极为南昌起义作准备,是南昌起义的发动者之一;他反对张国焘的阻挠,坚持武装起义方针,是起义的领导者之一;在南下途中,他对革命前途推动信心,思想右倾,在工作上犯有严重错误,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南昌起义失败的进程。他的功大于过,在南昌起义的历史上应有基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哥老会是一种民间秘密结社组织,它最早产生于清乾隆年间,随着清末社会震荡发展壮大。哥老会作为会党力量之一,在全国辛亥革命的浪潮下,同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合作,在全国各地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哥老会在同革命党人的合作中表现出了自己的优势,而它所暴露的缺陷加之革命党人会党政策的失误最终导致二者关系的破裂。  相似文献   

19.
新闻自由是资产阶级革命上升时期的进步口号。在资本主义建立稳固统治并发展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后,便以金钱、权力、法规去钳制剥夺人民群众的言论和新闻自由。然而对社会主义和民族独立国家又动辄以"新闻自由"、"人权自由"等口号,攻击并干涉别国内政,输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乃至颠覆别国政权,充分表现了虚伪的两面性和双重标准。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初叶,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以暴力革命的方式摧垮了满清王朝,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第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在这一民主革命中,以留日革命学生为骨干的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充当了“先锋和桥梁”的作用。研究晚清留日学生与辛亥革命的关系,对于正确认识知识分子的作用和继承发扬留日学生的爱国革命精神是不无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