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葛川 《地理教育》2015,(Z2):122-123
教材版本: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第一课时。课标解读:本课时内容课程标准有两条:"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的主题为人口与人种,主要内容由四部分组成: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问题、不同的人种,内容较多分为两个课时完成教学,考虑到内容衔接在课时安排中笔者并没有按照课本顺序设计,而是将人口增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的核心内容,在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该部分内容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及能量代谢等知识联系密切,又直接关系到本章后面内容的学习。本节课安排2课时,这里只设计第一课时。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食物链让学生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流  相似文献   

3.
陈立军 《中小学电教》2010,(12):134-135
<正>一、教材分析《文字及其处理技术》是《信息技术基础》第四章第一节内容,本篇教学设计安排课时数为一课时。本节内容主要分两部分:体验文字处理技术和汉字的编码。  相似文献   

4.
1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二模块《遗传与进化》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一课时。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如细胞学、染色体和有丝分裂的基础之上,并与第一章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密切相关,因此,其在模块二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通过对减数分裂的学习,  相似文献   

5.
<正>一、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的核心是库仑定律,它是静电学的第一个实验定律,是学习电场强度的基础。本节教学内容主线有两条:第一条为知识层面上的,掌握真空中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即库仑定律;第二条为方法层面上的,即如何研究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如何间接测量一些不易测量物理量,如何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教材的处理:本单元内容可分为两节课处理,本节为第一课时,主要是库仑定律的建立和库仑定律的简单运用,侧重点  相似文献   

6.
1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 基因分离定律是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本模块中显得十分得重要.本节的第一课时内容是以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过程为主线的,涉及的概念较多,学生学习较困难.如何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能力的培养,成为了教师设计本节课时需要突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分析1.本课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中课题学习内容,总课时2课时,本节是第一课时。体育比赛问题是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对于利用数学工具进行分析非常重要。教材注重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考虑:(1)注重类比,做好从方程到不等式的迁移。(2)突出数学建模思想,反映不等式(组)与实际问题的联系。(3)加强探究性学习。(4)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2.本节课是本章教学的一个难点内容,也是本章最后的几节内容。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探究过程中,我作了分步处理、化整为零的设计,考虑问题的难…  相似文献   

8.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系初中几何第二册第 2 1 1页ξ5.2节内容 .全节共需授 4课时 .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时 ,ξ5.2节内容是学习全章的基础和关键 ,而第一课时又是后 2课时的基础和关键 .因此 ,处理好本课时非常重要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拟用多种教法为手段 ,为课堂创设良好的学习、探索情景 .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训练为主线 ,思维为核心 ,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思想 .使课堂教学为科研模拟课 .突出学生在活动中求知、活动中训练技能、发展能力 ;活动中感悟创新 .下面 ,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  相似文献   

9.
说课是近年来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本文笔者主要说及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一课时——对数函数的定义、图象及性质.在指导本节课的教学时,笔者将尝试运用新课标的理念,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是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计划授课为两课时,笔者的说课为第一课时.  相似文献   

10.
1说教材 1.1教材内容 本节内容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必修)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著第一册第四章第二节--卤族元素,授课时间为二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相似文献   

11.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初中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节。这一节设计了以下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制作小报,第二部分是对初步制作好的小报进行美化,共需2课时,本节是第一课时。通过本节学习,学生不仅要学习各种利用Word编排文字的技能,  相似文献   

12.
一、教材分析与教材处理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世界人口》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第六章《世界的居民》第一节内容 ,教材编排是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主线 ,正确阐明人地关系。为了突出这条主线 ,同时也为了加强人文地理教学 ,在讲了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及地球上自然资源后 ,专设《世界的居民》一章讲述有关地球上人类的一些人文地理知识。人口是一切社会生活的主体 ,同时人类的生存 ,时刻都离不开自然环境 ,所以本节内容以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状况的关系为基本线索 ,从世界人口数量、人口的增长和人口的地区分布这些最基本的人口地…  相似文献   

13.
我说课的题目为《简谐振动》,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编印的高级中学《物理》课本第一册(必修本)第五章《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第一节,本节课为一课时。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程序5个方面对本节课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简谐振动,需要用前几章的知识去研究新的、  相似文献   

14.
教材分析: “模拟酸雨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是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13章第一节“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中的一个探究活动。本节安排课时,第一课时讲的是“人口增长过快”问题;第二课时是,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实例,如酸雨、臭氧层、温室效应的增强、水污染、噪声污染以及土壤污染的形成和危害  相似文献   

15.
1 教材分析 “染色体变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内容之后,继续对可遗传变异类型的学习.本节教材包括2个课时的内容,课标中的具体内容主要涉及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等概念及其应用,以及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第一课时主要完成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组和二倍体及多倍体等概念及其应用的教学;第二课时为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相似文献   

16.
徐东玉  陈喻 《贵州教育》2008,(10):25-27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7页~88页.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出自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的大小"单元.这一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与运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知识设计日常生活中的方案.本单元共分3课时,"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7.
<正>【设计说明】本节课选自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五》"不等式"一章,是上一节"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后续内容。本节课是"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第一课时,核心内容是探究生成"求解线性目标函数最值"的方法,关于方法的进一步应用及数学建模的思想可以渗透在以后的课时中。教材中将本节内容处理为与直线截距有关的量,但笔者以为这种设计有其局限性,原因在于:一是受苏教版必修教材在江苏省大部分学校的教授顺  相似文献   

18.
1 教材及学情分析 1.1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高中<化学1>必修第四章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中的第二课时. 这是学生在中学阶段第一次接触到氯气,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知道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这些知识都为本节课的教学提供了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必修Ⅱ“人口与环境”中承上启下的内容。本单元第一节教材着重介绍世界人口数量的增长态势,为“地球上究竞能容纳多少人口”埋下伏笔,第二节在解决“地球上能容纳多少人口”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概念(人口合理容量)以及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工业的区位选择》是《工作生产与地理环境》第一课时内容。本节教材选用的图表、活动较多,强调学生读图、析图和处理数据信息技能的培养。课堂上可通过了解工业区位因素等五个活动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