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郑蓉 《丹东师专学报》2010,(2):28-33,42
改革30年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中国大陆获得了快速发展。在简单回顾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从专业教育的目标、专业人才的培养、专业教育的本土化等方面反思了社会工作教育在过去30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实现社会工作的职业化;探索本土化的教育模式、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人才培养结构、规范课程教育等方面进一步探讨了我国社会工作教育未来的发展的方向与出路。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工作在根本宗旨、社会功能、工作性质等方面有着很多的共通之处,同时在价值理念、工作方法等方面又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社会工作的本土化,都呼唤着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工作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个案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个案工作反思教学的关注点可以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内化、个案工作理论、方法与技巧的有机结合、个案工作的本土化教学等内容进行。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工作教育中价值教育是核心,而源于西方文化的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在很多方面与基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社会价值观是矛盾的,本文试图对此问题作一阐述,并强调价值教育在社会工作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残疾人社会工作作为专门为残疾人服务的社会工作实务类型,其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残疾人的生存状况和心理状况。本文从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面临困境入手,分析产生这些困境的原因,并从促进残疾人社会工作本土化可操作化,优势视角和"以残助残"的新型社会工作模式等方面提出残疾人社会工作发展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6.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价值观,运用社会工作专业辅导关系,采纳以处理"关系"为核心的社会工作服务主题,引进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社会工作方法,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和专门的职业。中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面临着专业工作失范、专业基础不牢、理论研究滞后等一系列的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为了促进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构建独具特色的社会工作保障系统,专业教育突出职业化与应用性,加强本土化与个性化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8.
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缺失看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急剧转型,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表现出部分的不适应性,这为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学校社会工作和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覆盖面和侧重点、理论基础和价值观、主要工作原则、工作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区别,而高校引入学校社会工作,可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拓展高校教育平台,在极大程度上保证大学生获得优质服务和良好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从社会工作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等方面探讨了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叙述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助人自助,除此之外还包括: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正义和改善人类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等,并指出当今国内社会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怎样体现其社会工作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发展路径不同于西方的经验,西方的社会工作是在助人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而中国的社会工作是以半专业化或称为行政性社会工作为起点的。在进行社会工作本土化实践的道路中,应结合中国自身的体制特征和文化特点,将专业的社会工作进行体制性的嵌入是加快本土化建设的一个行动策略;对文化背景的重视则有利于推动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试论CMO、LMO、PAO和VB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域分子轨道(CMO)、定域分子轨道(LMO)、杂化轨道(PAO)和价键法(VB)是结构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CH4分子,对此之间关系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制度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票据市场的不统一、票据功能的不完善制约着票据业务的开拓。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继续大力发展具有真实商品交易的交易性票据业务的基础上探索融资性票据的发行,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票据市场,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作为审美客体的散文文本,是创作主体的艺术创造变为社会性审美活动的中介,是创作主体与审美主体之间进行交流的依据.在接受主体眼里,它既是一种物化了的客观存在,又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审美存在,这与创作者追求的虚拟文本是不同的.本文从接受审美的视角,对文本的品质与层面,对不同类型、不同内质的文本的审美探求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马祖禅对自性、自身感悟的独特性的强调,以及随时著衣吃饭,任心自由的破除修行方式,对"吴中诗派"产生了影响,促使其文学创作表现出重心性、重主体的倾向,内容也趋向日常化、游戏化,体现了向元和诗风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减负”问题一直倍受我国广大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减负”以及由此涉及到的个体素质教育成为焦点所在。从对“减负”问题的起始点、逆转点、落脚点等一系列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减负”需要切实变革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借鉴赞科夫的教学原则。对全体中小学生实施个体素质结构教育。  相似文献   

18.
在一个社会里,只要存在阶级,就会存在阶级矛盾,它表现为利益双方的相互对立和依存.利益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便发生社会冲突,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利益依存凸显了矛盾双方合作的必要,双方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自己合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这就是阶级整合. 因此,阶级整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对立的边线--矛盾双方共同一致的利益,并随双方力量的消长而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边线的移动,这个边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相似文献   

19.
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选修课程“《论语》导读”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论语》的阅读能力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深度是它有别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的主要方面.为达此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文本,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二元性与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物权法》对遗失物权属的规定排除了拾得人取得遗失物之所有权可能。建立拾得人附条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规则是权利与义务一致的要求,是公平与效率相协调的要求,在实践中应该依照过错与价值原则确定拾得人遗失物所有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