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自己减刑     
【评析】 《为自己减刑》在选材方面独具匠心.即“对比反衬.突出主旨。” 文章说:“人类的智慧可以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也可以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但作者要着重论证的是人们很容易为自己“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文章详叙的事实材料有两则.一是无自由的朋友狱中学习外语并取得成就.二是有自由的售票员因不喜欢自己的职业而使公共汽车成为他心造的监狱。第二则材料作为重点从反面论证观点.第一则材料从正面反衬第二则材料.通过具有鲜明对比的两则材料表明:“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是难能可贵的;而“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在现实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对有自由的人来说是非常遗憾和痛心的.告诫人们“勿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中的“规则”与“自由”,其哲学依据就是“自由”与“规则”的辩证统一。“自由”是以规则为前提,“自由”是规则中的“自由”,而“规则”是为了更好地保证“自由”。  相似文献   

3.
1895年2月严复在《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与《救亡决论》等文章中完整地提出了自成体系的自由观。他认为,自由不仅为“天之所畀”,而且,“人人得以自由、国国得以自由”,“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是西方富强之本源。但自由又是有前提的,其前提是,国民素质高,人人具备自治能力,条件不备而遽行自由,则属“取乱之道”。  相似文献   

4.
论自由     
“不自由毋宁死!”斯语也,实十八九两世纪中,欧美诸国民所以立国之本原也。自由之义,适用于今日之中国乎?曰:自由者,天下之公理,人生之要具,无往而不适用者也。虽然,有真自由,有伪自由,有全自由,有偏自由,有文明之自由,有野蛮之自由。今日“自由云自由云”  相似文献   

5.
为使作文教学走出“学生厌写,教师厌教,耗时耗力,效率不高”的怪圈,我开展了“指导学生自由习作”的探究,不断更新作文教学观念,打破种种禁锢,回归学生以题材选择、思想表达、语言运用等诸方面的自由,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事实上,如果不加指导而让学生自由地写,实际上增加了取材、构思的难度,学生往往茫茫然。在自由习作实验中,我们充分拓展教学时空,实施有效指导,适时为自由习作导“源”、导“路”、导“改”,春风化雨般地滋润自由习作田园,使自由习作越“走”越好。  相似文献   

6.
自由和“自由哲学”毫无共同之处。自由是一个哲学范畴或政治概念。“自由哲学”是存在主义的哲学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必然是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人们在尚未认识客观规律、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尚未达到目的之前,是没有自由的。恩格斯指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这就是说,只有当人们认识了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代教育大家潘光旦先生认为:人的教育是“自由的教育”,以“自我”为对象。自由的教育不是“受”的,也不应当有人“施”。自由的教育是自求的,教师只应当有一个责任,就是在青年自求的过程中加以辅助,使自求于前,自得于后。  相似文献   

8.
刘聪  云楷 《宜宾学院学报》2022,(8):64-75+109
“美在自由”这一观点在今天的美学理论中颇具分量。不过,美与自由形成直接相关的表述是非常晚近的事,其大致源自康德。通常情况下,人们以“美在自由”来为审美的无关功利性、超越性等特征张目,并由此进一步认为“美在自由”乃审美活动取得自律性的合法前提。然而,在西方的观念史上,自由一词无论是在康德之前,还是在康德的先验美学中,始终与神学伦理学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它从未脱离过神学伦理学的历史底蕴而得到来自纯粹美学上的赋义,以“美在自由论”为基础根本不可能推导出“审美自律论”。与此相对,所谓的“审美救赎”就其救赎性而言,其实也不在审美活动本身,而正在于“美在自由”这一关联性表述中,自由一词从未隐退的神学伦理学意涵。“审美救赎论”是“美在自由论”的现代翻版。  相似文献   

9.
在竭力标榜“自由”、“个性”的美国,有这么一个不讲“自由”、“个性”的团体,他们以牺牲个人的自由为前提,换来美国的军威和个人素质的提升;他们延揽全美最优秀的人才组成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充当“世界警察”;他们用单调刻板的训练方式造就了众多的精英:总统、将军、宇航员、企业家、科学家……他们来自于同一个学校——“西点军校”。秩序,是文明的标志,也是生活之所必需,一个不讲秩序的社会必然是落后的、混乱的。而把自己的秩序(抑或需要)强加给别人,更是一种可怕的倒退。  相似文献   

10.
以整个生命为代价坚持个性自由和忠于自己的原则是嘉尔曼最突出也最吸引人的标志,但这种“不自由,毋宁死”的信条是“法外之民”自然、淳朴的“人性”的流露.而非“自由对立”。  相似文献   

11.
失败的意义     
失败并不代表你是个失败者, 它只表明你尚未成功。 失败并不代表你一无所获, 它只表明你吸取了一次教训。  相似文献   

12.
水塔和水井     
水塔骄傲地对一口水井说:“你有水,我也有水。不过,我的地位要比你高得多。” 水井毫不示弱地说:“你虽然高高在上,却要依赖他人。离开他人的帮助,你马上就会枯竭的。而我靠的是自己。”水塔耷拉着脑袋,再也无话可说了。 水塔耷拉着脑袋,再也无话可说了。  相似文献   

13.
1. From what number can you take half and leave nothing?2. What two numbers multiplied(乘) together will give you seven?3. Can 11 and 2 make 1?  相似文献   

14.
尚为孩童之时,幸福来得就像拥抱一只小猫小狗那样容易。随着时光的流逝,今日的幸福早已物化,不再是自己对美好生活的享受,而是和赚钱联系在了一起。除了工资飞涨以外,似乎再也没有什么能够让我开怀,然而金钱却无法买得幸福。你的银行存款和你的薪水紧密相连,但幸福的存折全然取决于你自己。让我们直面它吧——除了自己,没有什么人能够让你感受到幸福。幸福是需要自己创造的。  相似文献   

15.
古今评说者异口同声地公认李商隐的诗难懂、更难解;尽管你对他所写的背景和用意一无所知,一无所懂,但你仍能被他感性上的直觉魅力所吸引,所打动。这里将从他的绝句诗中体会他是如何用诗歌释放情绪,释放那扑朔迷离的心灵之光。  相似文献   

16.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失去我的孩子更痛心的了。回望过去,我常常觉得医生给儿子开死亡证明的时候,也应该给我写一份,因为儿子离开我的那一刻,我的心也死了。  相似文献   

17.
老子思想主要论述了宇宙万物变化的规则,强调了“道”的概念,由此引申出“尊道而贵德”、“反者道之动”、“无为而无不为”等观点。这些观点给现代教育以启示:以“尊道而贵德”为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反者道之动”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无为而无不为”为教育教学的基本策略。由此,在教育教学中要留点“布白”,民主宽松地进行班级管理,形成“若即若离”的师生关系,利用榜样进行示范,实施主体性教育,建设替在课程。  相似文献   

18.
孔子创立的"以仁为纲"的完整的伦理学说,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孔子的人伦结构以"正名"为基础,目的在于"复礼",其伦理思想的实质就是"仁"与"礼"的结合,"仁"是内容,"礼"是外壳.孔子明确提出了"汎爱众,而亲仁"、"博施济众"、"齐家、国治、天下平"、"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治国安民思想;在如何进行道德修养,如何求仁达礼,如何正确处理"义利"关系等问题的论述上,在今天看来仍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试论"忠恕之道"及其当代伦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忠恕之道”是孔子仁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行仁之方是重要的道德准则和道德律。“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思维模式和待人态度。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新构建社会转型期人际关系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到黑夜想你没办法》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原生态人的生命强力、农村"村落聚居"空间化的叙事结构、原汁原味的方言俗语三方面来进行分析,试图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从而挖掘出其叙事内容、叙事结构、叙事语言等多方面的原生态特点及其背后的深层蕴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