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7册35—36页《直线、射线和角》。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射线、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培养学生关于射线、直线、线段和角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标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5~36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与直线的区别. 2.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  相似文献   

4.
直线、射线和角的认识属于概念性知识,又是几何教学的一部分,其目的是使学生逐步建立空间观念。学生是在已有的线段和角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还是今后学习垂线、平行线和进一步认识角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直线、射线的特征,归纳出角的概念。具体的教学目标是: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目标1.认识射线,知道射线只有一个端点。2.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3.理解直线、线段、射线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4.能根据角的定义画角。5.掌握角的表示方法。6.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5~36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与直线的区别。2.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3.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教学过程:一、创设猜谜情境,认识直线和射线(一)集体猜谜语,复习线段1.大家喜欢猜谜语吗?现在我们先来猜一个数学谜语,请看大屏幕:有始有终,打数学中某种线的名称()。有始有终打数学中某种线的名称()2.交流谜底。(先悄悄告诉老师,再…  相似文献   

7.
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的度数画角。2.引导学生经历系统整理知识的过程,学会一些简单整理与复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网络的意识。3.通过复习,进一步澄清学习"角的度量"知识的模糊  相似文献   

8.
“九义”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了直线、线段。角和平行线,初步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角的度量,垂线和平行线的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样形的认识。在进行本单元备课及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四点:一、认真研究教材,掌握好教学的尺度教学本单元的内容,必须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在这一基础上扩展、引深。使学生知道什么是线段、射线,并且掌握直线、线段、射线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认识动态的角,知道角的种类,会比较大小…  相似文献   

9.
线段和角是学习平面几何知识的基础。同学们在学习本部分内容时,常见的错误有:对于直线、射线、线段和角这些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彻,对直线和射线的无限延展性认识不到位。常出现“延长直线”“射线是直线的一半”等错误,形和量区分不清,把线段和线段的长混为一体等。下面举例说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角的概念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的基础上学习的。在引进角的概念之前,应复习直线与线段的知识,并通过实例,如手电筒射出的光线等,阐明射线的意义。然后,师生共同分析、比较,概括出三者的联系和区别,并制成下表: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上册第二单元线与角第一节线的认识。教教学学目目标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正确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2.理解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区别和联系。3.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射线和线段。4.知道过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过一点可以一无数条直线,两点之间  相似文献   

12.
暑假组织教师进行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培训,提前准备了几节观摩课,其中有个教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上册“直线、射线和角”。这部分内容与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相比,有了较大改变,过去是先教学直线,再在直线的基础上教学射线和线段,考虑到直线的概念比较抽象,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直线的原型, 所以在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就改为先教学线段,再教学直线、射线,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对角的认识。在本节内容之前已在二年级上册安排了线段的初步认识和角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3.
本册教材在直观认识线段的基础上,学习射线和直线,体会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在二年级(下册)直观认识角、比较角的大小和辨认直角、锐角、钝角的基础上,继续认识角。学习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学习周角、平角的概念以及它们与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最后学习用三角  相似文献   

14.
"射线和直线的认识"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垂线与平行线"这个单元的起始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线段,知道线段都是直的,都有两个确定的端点,其长度也都是能够测量出来的。尽管从知识自身的发展逻辑看,直线是原始概念,射线和线段都是基于直线而定义的,但是由于直线和射线的概念太过抽象,尤其是这两个概念都涉及"无限"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浙教版教材把线段、射线、直线的内容安排在6.1节"几何图形"之后,是在学生经历了几何图形以及点、线、面、体等概念学习,初步从整体上认识几何图形后,在小学学习线段、射线、直线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构成几何图形的一类基本要素——线段、射线和直线及其表示法.1课例再现1.1回顾旧知,引入新课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P121~122,练习二十八第1~3题。教学目标1郾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掌握它们的联系和区别。2郾认识角和角的符号,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和角的大小。教学重点理解直线、射线和角的概念。教学难点直线的概念。教具、学具准备师:多媒体课件。生:每人准备一个活动角。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明确目的师:以前同学们学过直线和线段、角,并且了解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进一步认识它们,比比谁的收获多,好吗?二、动手动脑,探究新知1郾观察图形,初步感知。(1)师:请同学们看一看。课件逐个出示下面图形:师:试一…  相似文献   

17.
一、说教材内容“直线、线段、射线和角”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教学内容。关于直线、线段、角,学生在以前有过直观的认识,但没有明确它们的本质特征。本册将进一步揭示它们的本质特征和性质。射线是构成角的主要因素,射线的认识是为角的认识奠定基础。通过本册有关内容的教学,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角的意义,角的表示法,建立完整、科学的角的概念。二、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我通过计算机画图演示和学生的操作,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使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  相似文献   

18.
一、设计思路直线、射线和角的认识属于概念性知识,是几何教学的一部分,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逐步建立空间观念。学生已具有线段和角的初步知识,本课是以后学习垂线、平行线和进一步认识角的基础。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直线、射线的特征,归纳出角的概念。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的经历和体验,突出过程性,使学生亲身体验其过程,再使其用语言描述概念。通过学习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空间与图形     
陈喻 《贵州教育》2008,(3):70-79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学生能正确区分直线、线段、射线;知道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定一个点;知道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  相似文献   

20.
空间与图形     
陈喻 《贵州教育》2008,(4):70-79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学生能正确区分直线、线段、射线;知道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定一个点;知道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