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大家都知道,猫有一项特殊的本领,那就是它从高处摔下来,决不会摔伤。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猫从空中下落,不管开始时是什么姿势,落地时都能做到四肢着地。据专家研究,只要有8厘米左右的高度,即使猫是四肢朝天落下,它也能在落地前迅速地翻过身来。猫的这种绝技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相似文献   

2.
    
欧洲和美国 ,猫深受 人们的虐在 待,可以说 同狗或其 它的动物 受到的虐待 一样深重 。只有人类受到自己同类的残害才更为严重。 从流传至今的许多特殊的词句中,可以痛苦地看到猫所受的折磨。人们或者把它们捆起来放在口袋里,或者揪住它们的尾巴挥动。这有时不免使人怀疑:猫难道就是为了这一目的才长着尾巴吗? 下面这些习语可以使你清楚地看到 猫 的这 种 遭 遇 :“ 连 抡 只 猫的 地 方 都没有”,“让老猫去死吧”,“看看猫往哪边跳”,以及“放猫出袋”。 当一个人感到拥挤,觉得活动的地方不够大时,他 可能会抗 议说,“我连抡只猫的地…  相似文献   

3.
狗怎样学习单词由于大脑皮层中的神经元数目只有猫的一半,狗通常被认为是家养宠物中不太聪明的一种。狗一味地跟着主人,撒尿拉屎也需要有人陪伴;猫却独立捕食,并以君王般的眼神环视自己的领地。但最近的研究却发现了狗同海豚、鹦鹉和黑猩猩等其他接受过语言训练的动物一样,能对上百种与各种实物相关联的语音信号做出反应。狗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们学习这些单词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张炜 《快乐阅读》2014,(12):26-26
<正>"狗在地上,猫在炕上",这是外祖母常说的一句话。她的意思是,猫和狗是两种不同的动物,对待它们要有原则,不能乱来。比如说狗上了炕,她会马上严厉地斥责,让它快些到地上来,不然就要打它了。而猫蜷在炕上,她从来没有不满意过,有时还主动把它抱到炕上。有一段时间,我从学校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看炕上有没有猫。因为它蜷在炕上的模样早已让人习惯了,觉得那样才是正常的。其实猫也有自己的事情,它常常不在家  相似文献   

5.
正"狗在地上,猫在炕上",这是外祖母常说的一句话。她的意思是,猫和狗是两种不同的动物,对待它们要有原则,不能乱来。比如说狗上了炕,她会马上严厉地斥责,让它快些到地上来,不然就要打它了。而猫蜷在炕上,她从来没有不满意过,有时还主动把它抱到炕上。有一段时间,我从学校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看炕上有没有猫。因为它蜷在炕上的模样早已让人习惯了,觉得那样才是正常的。其实猫也有自己的事情,它常常不在家  相似文献   

6.
The Smart* Cat     
知识小模块 猫从高处跳下来不会被摔伤,是因为它会在半空中极快地将自己的身体调整平衡.  相似文献   

7.
猫有九条命     
猫有九条命这句习语,至少已经流传了好几百年。这个说法,是人们长期对猫的观察得来的。莎士比亚的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也用上了这句话。“九”言其多也,猫有九条命是指猫不易死亡。比起其他动物,猫的生命力的确特别强。它强壮耐苦,经常小心翼翼,而且四肢和爪尖都有厚厚的毛层保护着,就是从高处跌落,也能四肢着地,安然无恙。猫的这个特性是大家所公认的,据此产生了不少英文习语。  相似文献   

8.
很久以前猫和狗曾是一对好朋友。它们整天都不分离,但是后来为什么狗一见猫就拼命地去咬,两种动物成了不共戴天的仇家了呢?说起来,还有一段故事呢。有一天猫和狗正在大森林中玩耍,聪明伶俐的猫对  相似文献   

9.
问不倒博士说: 我们知道猫有长长的胡须,如果仔细观察一下,便会发现胡须伸开的宽度,恰好和猫身体一样。它是把胡须当尺子用来测量前边的路够不够宽,看一看自己的身体是否过得去,不管在夜晚或者到洞里,只要没有碰到胡须,猫就可以通行无阻地前进。  相似文献   

10.
    
我最喜欢的动物是猫。猫的颜色有很多,我最喜欢的是白猫。猫的头上有两只机灵的耳朵,只要一听到老鼠的动静,就会马上去追赶老鼠。猫还有一对锐利的眼睛,到了夜晚,它能在黑暗中看清一切。猫的眼睛像两盏灯。猫的胡须是它的尺子,量一量,如果没有碰到洞的底部,它就可以进去;如果碰到了,它就不再费力了。猫身上的毛,毛茸茸的,摸起来非常舒服。  相似文献   

11.
老人与猫     
当妻子走过来"扑通"一下坐在他旁边的椅子上时,老人能感觉到她正烦躁不安。他多年前就已经懂得,这样的时刻最好不要冒险打开话题,待她缓过来,准备好了,平静一点之后,她便会向他道明一切。他们的孙女没有征得她同意就把一只小猫咪从学校带回家里,好像他们家还需要多一只动物似的,要知道,他们已经养着一条狗、三只猫和一只仓鼠了。如果她想收养这只猫,那么就得送走其中一只猫。  相似文献   

12.
无辜的猫     
据说,猫是唐三藏取经时带回中国的。 猫是世界上饲养最普遍的动物之一,但猫可能是世界上与人最亲密的动物。狗也是很受青睐的宠物,但是,极少有狗被主人抱于膝前,搂于床头,与主人同一张床睡觉,而猫就不一样了。猫的毛光滑细腻,手感很好,而且它们总是把自己弄得很干净,这也许是他们受宠的原因,但我想,更多的应是猫咪缠绵的叫声,温柔的眼神和妩媚的表情。  相似文献   

13.
猫是捉鼠能手早已家喻户晓,猫爱吃鱼也可谓众所周知。但猫为什么要捕捉老鼠,要吃鱼,这个秘密就不能说人人皆知了。老鼠这种动物,体内含有能提高夜间视力的一种叫牛黄酸的物质,而一向善于在黑夜活动的猫却没有这种物质,如果猫的体内长期得不到牛黄酸的补充,那么,这只猫就会丧失夜间视觉的能力。猫为了补充“营养”,摄取牛黄酸,保留它夜间活动的习惯,就必须大量捕捉老鼠。科学家经过反复的实验分析,发现鱼肉中也含有大量的牛黄酸,这也是猫爱吃鱼的原因所在。猫捉老鼠和爱吃鱼的秘密@东东  相似文献   

14.
猫和狗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一天,狗提议说:“我们来比赛,看谁赢,我们就得听谁的。”猫同意了,说:“我们比三场,谁赢了其中的两场,谁就胜利。比赛项目分别是爬树、游泳和跑步。”狗也同意了。比赛开始了,第一场是爬树,猫三下五除二就窜上了树梢。而狗满身大汗地捣鼓了半天,也没有爬上树。猫理所当然地获得了第一场比赛的胜利。第二场比赛是游泳,它们来到河边。比赛开始了,猫和狗一起跳入水中,狗一口气轻轻松松地游到对岸。猫却呛了好几口水,怎么也游不过去。在关键的第三场跑步比赛中,它们几乎同时到达了终点。猫和狗都声称自己赢得比赛,…  相似文献   

15.
猫的法则     
<正>人和动物的关系,会阶段性地不一样。小的时候,我特别需要生活里有动物的陪伴,好像从来没有经历过不养活物的年纪。我天然地喜欢它们,小鸡、小鸭、老鼠、狗、鸟,而开始养猫,那是十一岁。最早的时候,我写过一篇小说《黑猫不睡》,讲的就是童年的这只猫。它傍晚的时候总是叫,我爸爸一生气就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个记忆中的真实故事。小时候,母亲赶集买回来一只猫。先捧着它向家里的灶神爷作了三个揖,以求猫健康长寿;再捧着它向家里的狗作了三个揖,以乞狗和猫亲密合作,消灭家里严重的鼠害。对于猫的到来,狗是十分欢迎的。以前家里鼠辈横行,狗怀着对主人的耿耿忠心,冒多管闲事之嫌,竭尽全力捕鼠。无奈学非所长,专业不对口,枉费九牛二虎之力,硬是一只老鼠也捕不到。虽然夜夜警惕,刻刻劳神,终也不能消除主人安寝之忧。因此,狗巴望有只精通捕鼠技艺的猫来帮助消灭这些害人精,共同维护本家庭的治安秩序。果然,猫不负所望。它勤勤恳恳工作,努力发挥自…  相似文献   

17.
假如我是猫     
假如我是一只猫,我会纠正猫怕狗的不公平说法,猫非常聪明、机灵、温柔,会爬树,跑得也快,而且能捉老鼠,是人们喜爱的宠物,凭什么就怕狗呢?我一定要找一只狗斗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大黄是一条狗,身体强壮,对主人忠心耿耿。喵喵是一只猫,长得十分不起眼,整天懒洋洋地睡在沙发上,还是一只不会抓老鼠的猫。大黄有点瞧不起它,总觉得它太懒了。可现在,大黄却非常羡慕它,甚至也想当一只猫!那是在昨天,主人的一位朋友来访。大黄正躺在院子里晒太阳,渐渐地,屋里的争吵使它不由自主地竖起了耳朵——“让我做这种事,你真是狗急跳墙了!”这是主人的声音。“你别狗眼看人低,我告诉你……”客人也不甘示弱。“我看呀,你是狗改不了吃屎,本性难移!”“你真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算我看错了你,真没想到你是这种人……”……这字字句句,…  相似文献   

19.
对于猫,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无论怎么热情地招呼它,哪怕是跪舔的架势,猫大爷仅仅只用余光扫你一眼,就慢悠悠地离去,留下你在风中凌乱。但如果你招呼一条跟你熟悉的狗,最低程度,你都能获得狗摇摇尾巴的回应。有猫奴曾经说:猫咪嘛,本身很懒啦,它才没心思回应你,但不代表它不爱你。事实果真如猫奴所言?不久前,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随机选取了20只吃得饱饱的猫,先让3个陌生人在猫咪的视线之后呼唤它的名字,然后再由猫咪的主人来重复这一行为。为了  相似文献   

20.
以猫之名     
在中国,人们常说99%的猫都叫咪咪,可是在国外,原来为猫取个名字也不是件容易事情呢。也许在他们的心目中,猫是家庭的一分子,已经成了自己的亲人和朋友,而国人更多地只当它们是宠物吧。曾经有一次同外教一起吃饭,他们怎么也理解不了中国人为什么会吃狗肉,除了苦笑以外,更不敢提起其实还有人吃猫肉的。在中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法》里并没有将猫和狗等家养动物包括在内,所以对它们的保护也只停留在我们自己的爱心和良知的阶段。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我们的动物朋友,因为善待动物也就是善待自己!顺便提一句,小编家有一只漂亮的笨猫——也叫咪咪。(Eliz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