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言”与“行”,是孔子对人们立身处世中的思想和行为提出的指导性原则和主张。关于言,他认为,要“慎于言”,“言必有中”,“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强调加强品德修养足言语得当的前提,说话要讲究文采,反对花言巧语。关于行,他主张“敏于行”,强调“听其言而观其行”,行的目的是推行和实践他所提出的观念、原则和道德伦理规范。“言”与“行”二者的关系是统一的,但更强调和重视“行”,表现了他实践第一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怀特海,“过程哲学”的创始人,在多学科中颇有建树的大师级人物。他的教育哲学充满了深奥的“过程”、“机体”思想,他对教育问题的认识是他的过程哲学的具体化。他提出整合教育,塑造“智慧人”;提出教育节奏,重视教育过程;关注教育关联性,提出首创精神。怀特海的教育哲学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关于“乡村中心”的思想是1930年1月提出的。而在此前后周恩来也提出了“乡村中心”思想,用词还更明确。从1927年底到1930年八九月间,周恩来从提出“农民割据”是中国革命的“特殊方式”,到提出“农民游击战争和土地革命是今日中国革命的主要特征”,到明确提出“现在中心是在苏维埃区域,不仅党是[有]政权的党,而且有红军、赤卫队,而且是要发展及于全国”。同时他倡议成立“中共苏区中央局”,统一领导红军和农村根据地的斗争,并主动提出自己愿意到中央局工作,从而完成了他从思想到实践、由“城市中心”到“乡村中心”的思想转变历程。而且他从党中央领导的角度开始党的工作中心转变,因此更具有全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商鞅的重农思想是对传统重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根据当时具体的历史条件,围绕他的政治总目标“富”、“治”、“强”、“王”而提出的。他把农业看成是立国的根本,是实现“富”、“治”、“强”、“王”的根本途径,并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和主张。其重农思想和政策对当时乃至后世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杨时是两宋之际理学的重要传人。“正心诚意”是杨时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作为理学家,杨时对“正心诚意”做了理学化的注解。在当时异常复杂的历史环境下,他提出“正心诚意”和“格君心之非”,具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特别是他提出要以正学术为先务,矛头更是直指王安石新学。  相似文献   

6.
赖希与弗洛伊德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他认为治疗精神病不能仅仅“就病治病”,更重要的是要改造社会,消除导致精神病的社会根源。因此,他主张既要进行“宏观革命”,又要进行“微观革命”。其实,他在理论和实践上不仅以“性革命”取代了“微观革命”,而且也取代了“宏观革命”乃至全部意义上的革命,他企图以维护性权利、提倡性自由来反对性混乱、遏制性犯罪乃至挽救整个人类社会,这当然不可能。他的“性革命”说确有一定的合理成分,但从整体上看是空想,是脱离现实的,错误的,他提出的目标不可能实现,他指出的道路也走不通。  相似文献   

7.
作为儒家“亚圣”的孟子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他认为对于百姓的道德教化是实施“王道”、实现“王天下”的必要举措,他还提出了“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的宗旨,意思是要通过学习,找回人生本来就有的善良之心。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培养美好的心灵和品格,学会如何做人。他告诫统治者:“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不仅如此,他还认识到“教亦多术矣”,积极探索德育方法。形成了“反求诸己”的自  相似文献   

8.
李伯重先生是中国经济史研究方面的权威。这篇访谈录虽然不长,但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见解,发人深省。比如,他提出中国学者要把自己的研究“融入世界”,才能面对“国际化”的挑战,而他自己正是一个已经“融入世界”的学者。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学者,能够“融入世界”。  相似文献   

9.
作为“五四”人,郑振铎是一位对人与社会、历史与今天富有血性思考的现代作家。他倡导人道主义,提出文学是反映“血与泪”人生的文学,是“力”和“争斗”的文学。他以极大的热情接纳西方文化,是建立了近代科学态度和进化论为核心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和研究方法。同时,也是新文学界中较早提出“整理中国文学”的富有远见的少数学者之一,因而,这种多重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势必为郑振铎带来深刻的文化审察力,为他的散文创作提供了新的思维视角和美学特质。  相似文献   

10.
苏东坡是我国的文艺全才。他早年就熔铸了儒道释三家思想,形成了自己的“超然于物外”的思想。贬谪惠州后,虽然受经济、个人情感和政敌攻击的三重重压,但他创造性地运用佛家思想,提出“无思”“无待”的思想,用于战胜生活上所遇到的困难,并为惠州百姓做了好些好事,使他晚年的人生价值得到升华,从而达到了“自觉白度”和“觉他度人”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布哈林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提出了“落后的社会主义”理论,首次划分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他正确论述了过渡时期阶级和阶级斗争一系列重大问题;他正确分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三个时期”的特点;他通俗而系统地进行理论宣传,扩大了唯物史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荀子是先秦原始儒家中的集大成,他将先秦儒家的治国思想发展得较成熟:在关于礼的认识上,他提出“隆礼”、“重法”;在民本思想上,他主张“富民“、“平政”;为了规范君臣关系,他主张“尽君道”与“守臣道”。  相似文献   

13.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命题,是基于他对思想的“确然性”理想的追求而提出的,因此,其中之“在”,并非指“有”,而是指“真”,即“确然性”。他力图解决“什么是确然的”和“如何确然”的问题。但是,他的“确然性”追求却存在着将哲学的“确然性”与科学的“确然性”简单等同的方向性错误。  相似文献   

14.
问题的源起: 在指导学生学习高中语文读本第六册时,一个学生突然提出了一个非常“特别”的问题:孔子为什么难以推行他的仁政主张?我认为是他个人的原因,他说话太“冲人”,他的主张很好,但说话太“生硬”,不易为人接受。  相似文献   

15.
“诗道性情”的提出是船山诗歌美学对传统儒家诗歌美学的一大突破性贡献.而王夫之的主要突破之处就在于他抓住了“兴”“情”这两个主要概念,并以此提出他的诗歌本体论.并在具体的批评活动中实践之.以“兴”为主的“四情”说的提出也使他的美学体系从创作论走向审美接受,儒家美学精神已经形成一种较为成熟的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16.
基督是谁?     
“老师,基督是谁?”正当我全身心投入教学《凡卡》一文时,平时不善言谈的杨伟突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嗨,基督就是凡卡他爹,连这个你都不知道。”没等我回答,“小军师”张志远一本正经地抢着说,听了使人又可气又可笑,同学们顿时哄堂大笑。“不对,不对,在这儿基督指的是上帝。”后进生李建波大声嚷道。“哼,原来又是‘邪教徒’,准是又听他父母讲经了。”一些同学窃窃私语,不屑一顾地瞥了李建波一眼。我曾听说过,李建波的父母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受其父母的影响,同学们给他起了一个外号“邪教徒”,经常耻笑他,以此来侮辱…  相似文献   

17.
欧文的性格形成理论与国家教育制度思想研究朱旭东欧文“还只是一个慈善家的时候,他所获得的只是财富、赞扬、名望和荣誉。他是欧洲最有名望的人物。……可是当他提出共产主义理论时,情况就完全变了”。他受到“官场社会的普遍排斥”,“报刊的封锁”,“被逐出了官场社...  相似文献   

18.
“课堂转型”是近年来小学数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大家提出并探索了一系列课堂转型的理念和做法。著名特级教师潘小明和他带领的名师基地成员,从研究如何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堂”入手,提出基于“问题解决”的课堂转型,并进行了大量教学实践和研究。究竟潘老师和他的团队为什么要用“问题解决”来引领课堂教学,他们又是怎样基于“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19.
李贽是中国哲学史上反假道学的重镇,他的核心思想“是非无定”论以一种大无畏的相对批判精神向儒学之独尊提出挑战,将他那“异端”的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猛烈抨击“孔子”之独尊,旨在打破僵化的是非标准,力倡“是非无定”,主张是非断定应该依时随事而异,而不能拘于一格。文章就“是非无定”论提出的思想意识前提、它与庄用“齐是非”的差异及其在李贽关于现实的理论中的展开诸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孔子的仁学美学思想,在中国美学史上影响很大,他强调文学艺术的社会功用,主张文质统一,美善统一,提出了中庸的美学批评原则,开创了关于自然美的“比德”观点。他提出的许多美学命题和范畴,如“兴观群怨”、“文质彬彬”、“尽善尽美”、“智者乐山”、“仁者乐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等等,在中国美学史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