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近年来教育界关注的热点。所谓应试教育,即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地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素质教育,则是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教育。素质教育相对应试教育而言,是教育的一大进步。素质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位教师、一个年级、一所学校、一个局部地区教育部门所能完成的。因此,它不单单是学校的事,也不单单是家长的事,而应由学校、家庭、社会互相配合,协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应试教育”即指那种脱离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单纯为迎接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更好地推行素质教育,离不开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个方面的因素。本文试就家校结合,在如何推行素质教育方面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与考试制度并不对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素质罡一个人的总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各种素质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交叉.相互促进的。文化素质不高会最终影响到一个人的总体素质。在学校教育中,升学率是客观存在的,是衡量学校教学水平的一个标准,就像工厂不可不讲利润一样。但我们要的是“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升学率,而不是舍弃大多数不能升学学生的片面的升学率。高升学率不一定是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一定是伴随着较高的升学率。低升学率如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一样,也不是素质教育。其次,不能把过去的教育全部都说成是应试教育,否则我们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我…  相似文献   

4.
"应试教育"即指那种脱离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单纯为迎接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更好地推行素质教育,离不开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个方面的因素。本文试就家校结合,在如何推行素质教育方面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提到“素质教育”,自然想到“应试教育”,两者似乎水火不相容。笔者认为,这是一个认识误区。“素质教育”的对立面不是“应试教育”,而是“反素质教育”。首先,从教育的范围上看“,应试教育”发生在教育部门(学校)“,反素质教育”除了发生在教育部门(学校)外,还发生在整个社会。其次,“应试教育”根据其目的和方法的不同(下述),有肯定的一面,也有否定的一面。“反素质教育”是彻底否定。再次,“应试教育”是“实质教育”——“传统教育”——“科学主义”发展的产物,而“素质教育”是“形式教育”——“进步教育”——“人本主义”发展的产…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家庭和各级政府应共同努力,在全社会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合力和良好环境。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然而,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新理念,备受社会关注,人们的理解不尽相同,出现了一些偏差和误区,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因此,要把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就必须走出一系列误区。走出应试教育误区。在片面追求升学率这根指挥棒下面,许多地方以改革为名,办起了所谓“实验初中”,还有些学校开办了“尖子班”“快班”,把…  相似文献   

7.
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势在必行应试教育是一种追求少数人或单方面素质优秀为目的的教育。它是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特征 ,以应付升学考试为惟一任务的一种办学倾向。近十几年来 ,“应试教育”思想一直是阻碍我国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一种社会思潮。把培养少数“尖子”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 ,忽视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发展 ,使学校教育偏离了社会主义学校的培养目标 ,偏离了基础教育的出发点。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目标的“应试教育”是一种淘汰式的选拔教育 ,它以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来选拔少数“尖子” ;它不顾及儿童的身心健康而…  相似文献   

8.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然而,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新理念,备受社会关注,人们的理解不尽相同,出现了一些偏差和误区,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走出应试教育误区。在片面追求升学率这根指挥棒下面,许多地方以改革为名,办起了所谓“实验初中”,还有些学校开办了“尖子班”“快班”,把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吸收进“实验初中”或“尖子班”,加长学时“吃小灶”。认为“一俊遮百丑”,只要升学率上去了,素质教育就自然上去了。有些学校学生每天上课达15小时,也就是从早上六点到晚上九…  相似文献   

9.
对于技校实施素质教育 ,目前认识上还有两个误区 :一是认为素质教育是针对中、小学的“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提出来的。技工学校不存在“应试教育”之虞 ,故强调素质教育意义不大。二是认为技校培养的是操作型人才 ,技能教育是重头戏。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去推行素质教育会影响技能教育 ,淡化技校的办学特色。这就要求我们要全面理解素质教育与技校培养目标这两个概念的内涵 ,正确认识目前技校学生的素质状况与未来社会的需求之间所存在的较大反差。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铺路”的角度 ,去认识在技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一、技…  相似文献   

10.
应试教育:教育本质的异化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冉铁星笔者认为,教育在本质上就是素质教育.但在特定条件下会产生出某种舍本求末、背离本质的弊端(例如“应试教育”及其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这种弊端是教育或素质教育的异化。异化,是哲学中的一个术语。通俗地说,它...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校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样,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问题就被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但是,素质教育毕竟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体系,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有一个过程。因此,目前教育界对“由应试教育向索质教育转轨”的认识也不统一,甚至有人走入了新的误区。笔想就此问题谈些个人肤浅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深入发展,“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已由众多的教育专家们争论的焦点变成认同。然而,由于历史上的科举制,现如今的高考制、中考制的影响,“应试教育”无不在人们内心深处打上坚实的烙印。 “应试教育”也即“升学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为主要目标,以片面追求升学率  相似文献   

13.
叶倩 《职教论坛》2002,(24):31-31
素质教育就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教育。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以及劳动技能素质等。素质教育反映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即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把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它的核心思想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培养教育的学生。李岚清副总理指出:“实施科教兴国要优先发展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而基础教育的迫切任务是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过去一段时期,我…  相似文献   

14.
"应试教育"是教育在社会各种利益和力量的作用下扭曲、异化的实践。"素质教育"理念从教育公平的角度出发关注每一位学生素质的发展,而在我国的现实条件下,教育考试是维系教育公平的底线。"片面追求升学率"会导致教育异化为应试教育,但升学率依然应该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而不是唯一标准。不能把"升学率"推向"素质教育"的对立面,甚至不应该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的特点体现在“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上。要实现“两全”目标就要始终如一地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引导广大教师努力学习素质教育理论,切实转变观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和影响,课堂教学长期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注重学生应付考试的方法和对成绩的追求;特别是中学阶段的教育囿于社会按升学率评价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工作成效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在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把高认识,更新观念。更新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班主任的观念不更新,思想不解放,认识不提高,就容易使其工作停滞或徘徊在“应试教育”的误区上。所以,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班主任必须树立素质教育的新观念。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明确“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应试教育”着眼于知识教育,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考分定成败。素质教育则着…  相似文献   

17.
实现“转轨”非易事 素质教育主要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的。“应试教育”以升学为中心,片面追求升学率,违背人才成长规律,无视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给学生只有升学一条路。教师为学生升学考试而教,学生为通过升学考试而学,结果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厌学、弃学,摧残身心,高分低能。这样的教育虽然升学率有的可能保住了,但学生的整体素质下降;极少数  相似文献   

18.
实施素质教育,在全国各地正呈“强势”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在实施素质教育中也容易出现偏差,步人如下误区:误区之一:全盘否定以往的教育。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这两种教育思想、教育模式的转变中,应有一个新旧交替、相互交错的过程,不能认为过去的教育传统都是不可取的,一切从头开始。我们应客观地、历史地、辩证地分析和看待以前的教育实践,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误区之二:面向全体学生和学生全面发展,就是让学生平均发展。实施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是使我们的教育对象人人得到关心…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的提出已经多年,虽引起了重视,但搞的仍是应试教育。学校捆绑在考试的战车上,师生束缚在升学的轨道上,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问题,一直没解决好。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起点是改革基础教育的导向系统。对学校,要从升学率为唯一标准转变为办学综合水平的评价;对教师,要从所教学生的成绩作标尺转变为德、能、勤、绩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中学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受以追求升学率为目标的“应试教育”的影响,扭曲了基础教育的办学宗旨,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影响了整个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针对这种情况,如何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如何真正理解和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值得研究的课题。实施素质教育,并不是对以往教育的全盘否定,也不是否定课堂教学而一味地搞活动课、选修课,课堂教学仍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实施素质教育并不是不讲分数,考试毕竟是一把尺子,但它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讲升学率,而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