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汉语元语否定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句子在作元语否定解读时往往受到制约,大多数要用"不是"。以往从句法上对其制约作出的探讨,忽视了元语否定中的焦点,无法得到令人满意的解释,因而必须从语义和语用层面加以分析。汉语"不"字否定句并非都不能进行元语否定解读。只有当焦点没有标记标示,紧跟在否定载体"不"之后,并且体现出级差性的时候,元语否定解读才会受到制约。其原因是此类焦点邻接"不"之后,在语义上具有完整性,因而焦点无法得到突显,并且焦点被否定后的语义特征也会阻止二次解读,从而导致元语否定解读失败。  相似文献   

2.
元语否定的制约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中的否定可分为一般否定和元语否定。前者为无标记否定 ,后者为有标记否定。元语否定不同于一般否定 ,有其独有的特征。元语否定在语言运用中有四种制约条件 :结构、词义、词形和语境制约。这些制约条件不是相互分离、各自单独制约元语否定的运用 ,而是相互联系 ,共同作用于元语否定。  相似文献   

3.
否定是日常话语中最常见的语言现象之一,根据前人对“元语否定”和“语用否定”的研究对语用否定进行再界定:语用否定是语用意义中的否定语义,具有极强的语境依赖性;然后依据语境分类对这类标记性否定现象进行重新分析,指出动态性的言外语境在语用否定理解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元语否定机制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绘性否定和元语否定是八十年代荷恩对否定的具体分类。他认为描绘性否定否定句子的真值条件,而元语否定否定句子的适宜条件。卡斯特则认为语言中的否定我论在描绘性否定中还是在元语否定中都是一种真值否定。所谓的元语否定其实是一种“回声用法”,但回声用法并非元语否定的充分条件。根据“使用”和“提及”的区别,元语否定中否定的只是语言的一种“提及”。  相似文献   

5.
否定副词“不”可以分别表示两种尽管互有联系但性质截然不同的功能:语义否定功能和语用否定功能。前者属于语言的否定,后者属于元语的否定。“不”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程度不等的衔接功能,不但衔接的语言单位可大可小,丰富多姿,而且衔接的方式可隐可显,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6.
从一语言类型入手研究其在不同语言使用情况下的标记性是对标记现象研究的新尝试。在静态视角下,对元语否定从形式和功能两个角度进行考察,可以描绘出以元语否定为核心的四个标记连续体。对元语否定进行多层次、多雏度的标记性定位可以为人们在不同场合选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提供参考,为语言教学和二语习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影响委婉语解读的认知语用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委婉语的解读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本文从认知语用的角度出发,尝试从语用意图的可及性、语境知识的共享度、语用推理过程及隐喻机制四个方面分析影响委婉语解读的认知语用因素,以期交际者能正确解读委婉语,成功地利用委婉语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独立于话语之外,用于引出某种建议或提出某种请求,同时表达主观态度的元语"来"。根据元语的性质对元语"来"进行了界定,发现元语"来"常与称谓词和祈使句共现,这与元语"来"表示说话人积极主动的态度有必然关系。本文还分析了元语来的标记功能、交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相似文献   

9.
根据关联理论对语码模式的评述,详细回顾了语码模式的得失,指出话语交际中用到了语码,但是语码模式本身却不足以解释话语交际/理解。语码论观点的基础性假设为话语交际中语境是静态的、互有的。根据关联理论的动态认知语境观,语码论的互有知识(语境)假设是错误的,从而从根本上否定了语码模式。  相似文献   

10.
关联理论视角下对副语言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联理论对交际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副语言也是交际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本文以副语言为研究对象,选取美国情景喜剧《人人都爱雷蒙德》第一季中的第一集作为语料,应用关联理论的相关知识来对语料中出现的副语言进行解读,指出:副语言是一种传递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的明示行为,副语言是一种构建认知语境的手段,副语言的关联性与语境效果。  相似文献   

11.
否定是否有歧义尚无定论。单义派的一些研究试图通过证明元语否定标记的缺失推翻否定歧义说。为了反驳这一论断,进而证明否定语用歧义的存在,本文以汉语的“是”为例,在元表达框架内证明某些常见于元语否定的语言形式并不是专门的元语否定标记。借助三域理论,本文进一步证明否定在行、知、言三域的语用歧义。为了标识否定所处的认知域,某些元语言否定需要特殊的语言形式,这些形式不但不能推翻否定歧义,反而证明了语用歧义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一般来讲,否定结构在语篇中出现的频率要远远低于肯定结构,但是越来越多的广告语篇却频频使用否定结构来宣传产品。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来看,广告语篇中的否定结构实际上是一种否认行为,它们利用认知上的元表征能力,顺应语言语境与交际语境而出现在语篇中,将消费者认知语境中的某些假设加以否认,使消费者消除这些假设,并产生有利于产品宣传的新的关联假设。否定结构可以使广告取得最佳关联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is part of a research project aimed at studying ways and effects of introducing computer use within a context of linguistic education. Linguistic activities, in which language was treated as an object instead of a means of communication, were carried out through a curriculum unit aimed at developing reflection on language. Within the curriculum a new software has been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The software promotes reflection on language and metalinguistic awareness in a social and educational context in wich «playing with language» is stimulated in children. It requires language comprehension and production, and offers to children (working in groups of three) the open task of composing sentences and stories in a problem solving setting. In this study we collected observational data on children’s interactions with the software and used the data as an ecological measure of children’s metalinguistic development. Positiv effects of the curriculum supported by the computer use were verified through measures of metalinguistic skills, investigated through individual interviews and administered also to a matched control group.  相似文献   

14.
本从否定手段人手考察间接否定答话体现出的策略。从广义上来说,直接否定和间接否定是两大类语用策略;从狭义来说,每一种具体的否定手段也就是一种语用策略。  相似文献   

15.
量词辖域歧义是语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英、汉语在量词辖域歧义方面存在不对称的现象。汉语简单句中存在着多种类型的量词辖域歧义现象,主要体现为量词与量词、量词与否定词、量词与疑问词以及量词与联结词之间的辖域歧义。量词辖域歧义现象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语言使用和理解方面的困难。为了使语言表达得更加严密、准确,可以采用语音、词汇、语法以及语境等手段消除语句的量词辖域歧义现象。  相似文献   

16.
否定的弱化对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语否定的弱化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并存在于英语语言的各个层面,有着各自的功能机制。  相似文献   

17.
18.
隐性语用否定是汉语交际活动中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它是指表面上不具备否定的形式,只有凭借语境、特定语气、特定的句法格式等手段通过分析才能得出否定的隐含意义。汉语交际中的隐性语用否定方式种类繁多。使用隐性语用否定,是礼貌的需要,是自我保护的需要,是得体的需要。研究这种言语现象,对于指导人们的言语交际实践、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水平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