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付成倩 《考试周刊》2011,(3):154-154
魏书生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义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富有艺术性的新课导入.犹如说书中的开场白,虽寥寥数语,但掷地有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2.
新课导入,通常称之为“导言”、“课始”、“开场白”等等,这是课堂教学的“第一道工序”及衡量一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步骤之一。若新课的导入能做到讲究技巧、富有艺术性,则犹如说书中的开讲,虽寥寥数语,但掷地有声、先声夺人;或似评弹中的开篇,虽闲中着色,但鞭僻入里、引人入胜;也象电影中的序幕,虽短小精悍,但别开生面、扣人心弦。因此,新课导入的技巧,确实大有研究。 近年来,笔者不揣浅陋,在运用一些常规导入法的基础上,还尝试了其他一些方法。现从下列诸方面作管窥蠡测,意作引玉之举。  相似文献   

3.
不少政治教师经常抱怨新课导入方式方法较呆板,难创新。本人就此谈谈个人看法。新课导入通常被称为"导言""课始""开讲""开场白"等,是课堂教学的首要一环。富有艺术性的新课导入就如说书的开讲,虽寥寥数语,但掷地有声,先声夺人;或似评弹中的开篇,虽闲中有色,但鞭辟入里,引人入胜;也像电影中的序幕,虽短小精悍,但别开生面,  相似文献   

4.
一篇上乘的新闻稿件都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导语。同样,一堂数学课,也要有一段上下连贯、通俗易懂而又妙趣横生的导语。那么,怎样处理每堂数学课的导语呢?经过多年有意识地探索,我感到要设计出一段好的数学新课的导语,就必须做到导入的“准、奇、快”。所谓“准”,就是导语要准确地紧扣新知、旧知之间的衔接点,点明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利用旧知联想新知的兴趣。所谓“奇”,就是在导入新课时要以“奇”制胜,利用奇异的故事和新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所谓“快”,就是在导入新课…  相似文献   

5.
一、精彩导入。自主探究1.设置引人入胜的导语俗语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传授新知识前,教师精心设计导语,用引人入胜的方式导入新课,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步。设置的悬念、幽默的导语、寓意深刻的漫画等,自然而然地调动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动下,迫切希望了解相关知识,这就为后面更好地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学生对整堂课是否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导语。好的导语似一台节目中引人入胜的“序幕”,能较快地激发起学生探奇采异、探新觅胜的情趣,迅速地把学生带入教学所需要的境界,能更好地形成学生乐于学、急于学的良好氛围。导入新课,分为静态导入和动态导入。静态导入即以教材为中心,单刀直入地“直奔主  相似文献   

7.
一堂课效果的好坏 ,往往取决于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小学社会课教学中 ,我注意从语言表达入手 ,以生动的、引人入胜的语言不断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的具体做法是 :  首先 ,是导语 ,即教师为了导入新课而讲的一段话。   1 简洁、明确、具有明显的思维导向的导语  教师要用最短的时间将学生的思维由分散状态导入对新课的学习 ,所以导语应该简洁、明确 ,具有明显的思维导向性。例如 ,《共产主义学说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课中的导语 :“在上一节课《科学技术的继续发展》中 ,我们…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不拘一格、多种多样。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导入的"催化剂"作用,善于设计导语,在设计每堂新课的导语时,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激发兴趣,引起思考,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使学生的情绪进入到最佳状态,为上好新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清代文人李渔曾言:“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文章讲究落笔艺术,新课导入亦应如此。新课导入时,设计激疑式的导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达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一个好的导语具有引人入胜的妙用,什么样的导语才能自然贴切地把学生导入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氛围中?导入的方法有很多,无论通过哪种方式进行导入教学,目的都是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方法和技巧等。同时,感染学生,激发学习激情。  相似文献   

11.
导语,即引入新课的语言,也就是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有目的、有计划、并用一定的方法所设计的简练、概括的教学语言。高尔基说过:“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象在音乐里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很长的时间才找到它。”讲课与文艺作品不能等同,但一个良好的开头,一个引人入胜的导语,无疑是吸引学生学习生物学并使之处于兴奋的学习状态之中的重要手段之一。人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语如处理得当,运用巧妙,就为一堂课教学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一、导语的作用概而言之,导语的作用有两点:一是导向作用,二是激发作用。导向作用主要指: 1.思维导向教师导入新课的第  相似文献   

12.
林俏俏 《辅导员》2014,(10):109-109
新课的导入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各学科的运用方法虽不尽相同,但用意是一样的,即强化刺激,引发学习动机和求知欲,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心理情境。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不仅能创求知氛围、开思维闸门、起激趣导向之用,且能使这一环节充满情趣,引人入胜,让学生迅速步入昂奋的学习状态。通过在数学教学中的电教实践,笔者总结归纳出几种新课导入教法。  相似文献   

13.
何谓导语?即导入新课的语言,也就是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有目的、有计划,并用一定的方法所设计的简练,概括的教学语言。引人入胜的导语,是吸引学生学习语文,并使之处于兴奋的学习状态之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导语如处理得当,运用巧妙,就能为一篇课文或一堂课教学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地理教学中的新课导语艺术至关重要 ,它是优化地理课堂教学结构 ,提高授课效率的关键一环。导语是一堂课的起点 ,就像乐曲中的“引子” ,戏剧中的“序幕” ,起着酝酿情绪、激发兴趣、渗透主题和创造情景的作用。精美得体、简洁生动、风趣幽默的导语 ,会像磁石般紧紧吸引着学生的心 ,使其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易于师生共鸣 ,形成新课的教学高潮。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 ,认为新课导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承上启下 ,温故知新 这是许多教师常用的一种新课导入形式 ,符合学生学习知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这种导语方式 ,要求…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中如何导入新课,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是课堂教学中的“点睛之笔”。简明扼要、生动有趣的导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教师要巧设导语,导入新课。导入新课的方法有:故事导入法、情境导入法、巧妙提问导入法、猜谜导入法、温故导入法、歌曲导入法,不管采用哪种导入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让他们迅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新课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重要作用不可忽视。于琦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好的导语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导入新课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为师生即将进行的  相似文献   

17.
一堂课如同一首优美的散文,开头便要漂亮,引人入胜;一堂课又恰似一支动人的乐曲,开头就要定好基调,扣人心弦……,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语文课的第一个环节,十分关键,应当引起重视。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我们要创造科学有效的导入形式,就必须把握课文的特点,根据学生好奇心理,运用喜闻乐见的导入形式导入新课.那么如何导入新课呢,下面本人就针对导入的方法谈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语文教学的“凤头”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不少同志努力探索导入新课的规律,精心设计“开场白”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无疑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引人入胜的“凤头”虽好,还需收束有力的“豹尾”相得  相似文献   

19.
康赟 《甘肃教育》2009,(24):45-45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开始上课,教师怎样才能把众多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吸引到所教授的新课上来?在几年的英语教学生涯中,笔者就怎么导入新课有这样的感受——导入新课要新颖。成功的导入能收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徐春芳 《教育艺术》2007,(11):64-64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起点,是新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地导入新课,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展开创设学习情境,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是我对力学教学导入法的一些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