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有德育模式面临着主体性错位、形式上单调和有效性欠缺的现实困境。借鉴西方价值澄清理论中突出大学生道德选择主体地位、注重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培养以及追求大学生道德选择内在统一的积极因素,寓大学德育实践中追求核心价值与多元价值的和谐、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和谐、道德内化与道德外化的和谐,对指导高校和谐德育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许金生 《文教资料》2006,(33):175-176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现代社会多元价值的共存,影响到中职生的道德价值体系的形成,德育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解决学生面临的道德危机指明了方向,大力提倡“八荣八耻”,建设和谐校园,必将成为新时期中职德育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3.
研究德育,必须重视人,关注人的精神性。现代德育应以人为本,把握好民族性与国际化的协调,自然、社会、道德的和谐和主体性与发展性的统一,并以此建构现代德育体系。  相似文献   

4.
中学和谐德育的建构与操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学和谐德育是在和谐德育的道德板块层面、机制板块层面、方式板块层面、情感板块层面和效应板块层面建立的一种道德教育体系。这个体系要采用和谐德育实践策略,推动德育与德育主体的和谐,促进个体的道德生命要素沿着个性特色协调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5.
今天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呼唤着孔子的德育思想.如何挖掘中华传统美德与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道德的最佳结合点?从德育工作看,德育创新是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提倡"和谐德育",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德育本质的要求."和谐德育"是现代德育发展的新思路和德育工作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6.
方蕾蕾 《中国德育》2015,(15):38-43
"互联网+"时代,我国德育正面临社会结构的变化、道德关系的重构、道德社会的延伸等境遇。已有的传统与现代两种德育取向虽有所分野,但二者的问题及特征并非独立存在,且"互联网+"时代是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而非颠覆,故而未来德育也应择一融合的取向,即传统+现代的第三种德育取向。  相似文献   

7.
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着巨大挑战。学校作为未成年人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担负着促进学生道德成长与发展的重要使命,课堂教学又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主渠道。语文课教学具有学科自身的特殊性,在渗透道德教育过程中,应通过创设良好情境,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道德教育;协调智力发展与道德成长两大目标.实现教育效果“双赢”;创设互动平台,达到教师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互促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德育提供技术支持,实现现代技术与传统德育目标的“对接”。  相似文献   

8.
中学和谐德育是在和谐德育的道德板块层面、机制板块层面、方式板块层面、情感板块层面和效应板块层面建立的一种道德教育体系.这个体系要采用和谐德育实践策略,推动德育与德育主体的和谐,促进个体的道德生命要素沿着个性特色协调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庆明 《中国德育》2006,1(1):30-35
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中,儿童道德教育面临新的挑战。文化情境德育试图通过优化儿童道德境遇,构建一种基于文化情境、回应现代社会对公德伦理素养的迫切诉求并最大限度地继承道德文化传统的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10.
现代德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道德方面的主体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自由的发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积极主动的道德能力与素质,即道德上的自律能力.21世纪.随着青少年主体意识的增强,自我利益的保护,自我价值的提高,加之社会上多元价值伦理观并存,如何引导青少年的道德逐步由"他律"走向"自律",是学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下面笔者谈谈具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