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年趣话     
羊与牧羊族 我国古时西戌一带,流动着一批姓羌的民族,称为“羌族”。羌族是我国最早靠牧羊为生的种族。由于羊性情温驯,且容易驯养,羌族便将数量十分稀少的羊进行放牧、繁殖,使得羊群越来越多。牧羊,成了羌族生活的一大依靠。汉时,羌族又形成东羌、西羌。东羌在安定、北地、上群,西河一带牧羊游居。西羌在漠阳、金城一带牧羊游居。其后,羌族又散居于今甘肃的临潭、岷县、陕西的临羌县、四川的枕潘、茂县等地。羌族为我国羊类的繁衍、普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6,(3)
正中国的戏曲博大精深,中国戏曲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京剧被国家列为国粹,中国的戏曲剧种也非常的多,各地还有各地的地方剧种。现在最流传的五大剧种为京剧、评剧、豫剧、越剧和黄梅戏,京剧可以说遍布全国,评剧分布在京津冀,东北一带,豫剧是河南的地方戏,越剧分布在浙江和上海一带,黄梅戏在安徽一带。早在70年代有很多精品剧目被搬上了银幕,其中京剧有《铁功缘》《穆桂英大破洪州》《徐九京升官记》等。我  相似文献   

3.
振兴老工业基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当前,我国东北地区正面临产业转型升级困难、经济增长乏力、产能过剩等问题。文章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视角出发,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必要性、面临的机遇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土家族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2000多年以前,他们就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土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民族艺术文化,古老的摆手舞是土家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  相似文献   

5.
琉球群岛分布在我国台湾东北和日本九州西南的海面上,西南由东径123度北纬24度起,东北至东径131度北纬31度止,大小岛屿合计在四百座以上,成为线状的分布,绵延达一千公里。整个群岛是在太平洋与我国东海之间,内侧是中国海的范围,外侧就是太平洋公海了。它的形状正如一条向内弯的锁链,大致环绕在我国长江口一直到闽江口的东海边缘上,距离我国很近,如最南的八重山群岛离开闽江口只有五百公里,最北的大隅诸岛离开长江口也不过八百公里之谱。中国和琉球无论在历史上或者在地理上,均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此中国人民对于琉球的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强,便不应不予以高度的注意。  相似文献   

6.
<正>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贤明君主,在其治下,国政清明,一境晏然,百姓安居乐业,并因此被后世奉为人君之楷模,以"尧舜"借称,其统治的时代也被称为"盛世"。在这些贤君之中,有一位身份比较特殊,他来自崛起于东北的女真民族,享国二十九载,治下的金国达到鼎盛,他就是中国历史上被称为北国尧舜的金世宗  相似文献   

7.
东海外海海域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芳  康建成  周尚哲  郑琰明  吴涛 《资源科学》2008,30(10):1592-1599
利用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2002年发布的全球海域硝酸盐和磷酸盐及温盐数据库资料(WORLD OCEAN DATABASE 2001),研究东海外海海域营养盐分布特征及季节变化的三维时空过程。结果表明:表、底层硝酸盐和磷酸盐浓度均从西向东减少,底层水至东海大陆坡—冲绳海槽又出现高值;黑潮及其分支台湾暖流向东海入侵路径在底部呈现营养盐浓度高值带;表层营养盐的浓度普遍低,尤其是黑潮流经区表层海水,表层浓度次高值仅在长江口外海区季节性的出现。东海外海海域硝酸盐和磷酸盐浓度分布变化和海域营养盐的输入量、海水温度、营养盐的物理扩散、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海洋生物活性及温、盐跃层强弱有关,东海宽广的大陆架底形也有重要作用。东海外海海域营养盐研究表明,沉积物-海水界面交换是东海营养盐的重要补充途径,涌升流区成为渔业资源丰富、发展前景看好的区域。  相似文献   

8.
渤海国的科学技术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国是我国唐代东北地区一个由靺鞨族(满族的先世)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疆域包括今东北东部、俄罗斯滨海地区,以及朝鲜半岛北部,核心在牡丹江流域。它是东北地区历史上最辉煌的篇章之一,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本文拟对渤海的科学技术略做探讨。一,天文和气象学渤海人不但懂得一些天文学的基本常识,还有专门观测天文的机构和人员。872年,日本清和天皇给渤海国王的信中有“十二回之寒暄,岂促圭晷”。[1]圭晷是一种天文仪器。此信虽出自日本天皇,但他既用了这样的字句,说明圭晷乃双方都很熟悉之物,可能渤海即有之。渤…  相似文献   

9.
秦自民 《百科知识》2013,(21):35-36
在热带及温带海洋的泥沙质海域中,生活着一类其貌不扬的底栖性鱼,名叫鲮鲸。它们是世界性鱼类,在大两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都有分布,约有12种,我国有黄鲮鲸和黑鲮鲸两种,黄鲛鲸分布于黄海、渤海及东海北部,黑鲼鲸多见于东海和南海。  相似文献   

10.
刘金福 《中国科技信息》2008,69(3):161-161,164
中东铁路修建以来,曾经有数十万俄国人侨居在我国东北。这批东北俄侨的人口数量、民族、性别、年龄、婚育状况及职业类型,是东北俄侨史上饶有兴趣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仡佬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一个古老的民族,其先民“濮”、“僚”很早就生息在今天的湖南西部、四川南部、贵州等地。这个曾经建立“夜郎国”的民族后来衰微了,现在只有43万人,98%分布在贵州。但是这个民族在历史上曾经为中国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采汞和制铁。濮人以丹砂进贡,他们开采朱砂,冶炼成水银。这项技术当时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冶炼汞的原料朱砂又叫“辰砂”,因为辰州(今天的湖南沅陵一带)的  相似文献   

12.
明末历史上发生了两件小事.公元1583年,明万历十一年,辽东总兵李成梁率兵攻打建州女真部的古勒城.明军遭到激烈抵抗,久攻不下,于是女真人塔克世和父亲两人冒险进城劝降.没想到劝降未成,此时突然城破,明军冲进去不分青红皂白,竟把塔克世父子也杀了.父子俩本来是为明朝做事,不料遭此惨祸,明朝解释这是"误杀",给塔克世的儿子赔了30匹马了事.误杀了两个边塞草民,对于大明王朝来说,简直就不算个事儿,谁也没把它放在心上.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陈汉族外,已经识别承认了的尚有55个少数民族。根据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汉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3.3%,其它少数民族只占6.7%。少数民族人口的数量虽然不多,但分布很广。全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土地面积达60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60%以上。从海南岛经广西、云南、西藏、新疆、宁夏、内蒙古,直到东北地区,在这21,000多公里的边防线上,大多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其中有二、三十个民族是跨境而居的。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居住在内地、东南沿海一带和台湾省等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形成了独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三少民族之一的达斡尔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及新疆一带。内蒙古自治区达斡尔族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地区。所以研究达斡尔族经济发展不仅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探索自治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道路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就达斡尔族民间习俗展开探索研究以求旅游发展新模式,进而带动达斡尔族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马兜铃科的地理分布及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兜铃科基本是一个热带科。  东亚的横断山至华南一带是其原始分布与分化中心,热带美洲是其次生分布与分化中心。科的形态演化趋势是花被由分化的双被到不分化的单被,由分离到合生,由杯状到管状;雄蕊由多数到少数,由分离到与雌蕊结合成为合蕊柱;于房由半下位到完全下位;果实由蓇葖状蒴果到蒴果。马兜铃科分2亚科4族6属。  相似文献   

16.
李凌云 《青海科技》2010,17(1):78-82
盐渍土在青海省海西地区分布广泛,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存在许多特殊问题。本文结合在海西地区格茫公路建设管理中的实践,分析了盐渍土作为路基基底及填料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筑路材料的影响,简述了盐渍土地区公路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东亚植物区系的一些分布式样和迁移路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根据毛茛科等科的一些植物的地理分布划分出由西到东方向的7种分布式样和由西南到东 北方向的8种分布式样,并列出了属于每种式样的植物。根据这些分布式样和对一些植物的地理分布 和亲缘关系的分析,看出了自我国西南部分别向东、向西和向东北诸方向伸展出的三条迁移路线:(1)由 西南部向东,在北部沿秦岭和大别山(秦岭-大别山走廊),在中部沿武陵山、幕阜山等山脉,在南部沿南 岭(南岭走廊)到达华东沿海地区、台湾或进一步到达日本和邻近地区;(2)从西南部向西达喜马拉雅山 区(喜马拉雅走廊);(3)从横断山区向东北方向经秦岭、黄土高原东部、阴山、长白山和小兴安岭,到达西 伯利亚及相邻地区;这条迁移路线可称为中国西南-东北走廊,在第四纪冰期中曾是一些植物从西伯利 亚或我国东北到我国西南部之间的往返通道。此外,还根据半蒴苣苔和吊石苣苔的地理分布,根据光萼 唇柱苣苔和芒毛苣苔的分布,根据斑叶唇柱苣苔、齿叶吊石苣苔、华丽芒毛苣苔、显苞芒毛苣苔、毛线柱 苣苔、光叶楼梯草、多序楼梯草、华南楼梯草、细齿崖爬藤和长蓖木兰的地理分布,根据山豆根属、山桂花 属、盾片蛇菰、滇黔楼梯草、微柱麻和单蓖麻的地理分布,以及根据檬果樟属的地理分布,分别区分出下 列迁移路线:(1)从云南东南和广西西部向东北分布到华东和日本的一条迁移路线;(2)由云贵高原南部 向东沿南岭走廊达台湾的一条迁移路线;(3)由云贵高原南部和中南半岛北部向西沿云南高原的南缘和 西缘达我国西藏东南部或印度东北部,最后沿喜马拉雅走廊达尼泊尔的迁移路线;(4)由云南高原南部 和中南半岛北部向南经马来半岛到苏门答腊和爪哇岛,以及向东南经婆罗洲到菲律宾的二条迁移路 线。根据对一些植物的分析,以及上述诸迁移路线的辐射状分布格局,并根据有关古植物学的研究(被 子植物可能起源于赤道地区;北半球和南半球的温带植物区系是在中白垩纪分化出来的),以及李惠林、 ВУЛЪВ和吴征镒等学者对我国植物区系的起源、性质等方面的重要论断,作者推测云贵高原和四川一带 可能是在中白垩纪,被子植物在赤道地区起源后向北半球扩展到达上述地区形成的一个重要发展中心,在这里发生了强烈的演化辐射,上述的诸条迁移路线就是这个辐射出现后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海西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应坚持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使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有机统一起来,这不仅是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社会主义科学发展下的和谐海西建设的内在诉求,这要求和谐海西实践主体应坚持以科学精神作为创新动力,发挥人文精神的导向、凝聚和保障作用,以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支撑海西建设。  相似文献   

19.
朝鲜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黑龙江一带,吉林省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朝鲜族的最大聚居区。朝鲜族人喜穿白衣素服,故有“白衣民族”之称。时至今日,每到夏秋之间,着一身白的农村老人依然比比皆是。他们爱穿白衣是源于以净为喜的风习。因为白色具有洁净、纯扑、淡雅的特点,这正好吻合了朝鲜民族的审美心理特点。所以,朝鲜族人不仅喜穿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院东海海洋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东海站”)围绕我国东海海域重要流系和复杂海洋现象研究、台风预警预报、海洋权益维护及保障等需求,组建了科学合理的东海浮标观测网络。东海站的主要成果体现在:积累了10余年的连续实时观测数据,有效揭示了区域海洋环境长期演化过程;建立了台风实时观测数据库,有效改善了台风路径预报的准确性;验证了国际风速模式和流场模式在我国近海区域的适用性;阐释了东海海洋环境季节变化特点,提高了灾害性事件对我国海洋环境危害的预报能力;研发了我国首套超大型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开拓了智能观测在海洋剖面观测领域的应用示范。东海站始终坚持综合性海洋科学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并举,立足我国近海环境演变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创新与关键技术的综合交叉与系统集成的前期基础,面向我国近海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透明海洋计划等国家重大需求及物理海洋学、海洋生态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等学科前沿问题,东海站开展了系统的长序列定点连续实时观测、试验研究和科普示范,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我国近海海洋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预报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