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项目的开发是旅游开发规划的重点内容,对旅游规划的定义、内容、特点和理论方法进行阐述和开发理念的剖析,建立了县域旅游开发项目的基本框架。同时以重庆市开县新县城的旅游规划项目为例,提出了开发设计思路,对开县新县城进行旅游功能分区,结合具体旅游规划项目,对开县新县城旅游规划项目进行策划,充分展示地方旅游规划项目特色。  相似文献   

2.
自二祖南下司空山,三祖僧璨完成了禅宗的理论体系至今,禅宗对安庆地区的文化、艺术、民俗产生了巨大影响,并留下了思想文化旅游资源、物质景观旅游资源、禅宗活动与民俗旅游资源、禅宗宗教建筑与名人文化旅游资源、禅宗饮食、艺术旅游资源。但安庆市在禅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了诸如对禅宗文化理解过于狭隘、禅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同质化严重、媚俗和庸俗化的不良倾向明显、禅宗旅游消费新产品单一等问题,对安庆旅游产业的升级和未来发展产生了严重的不良的影响。在新的环境下,安庆市旅游开发要以禅宗文化为核心,重塑安庆市旅游形象;将禅宗文化融入安庆市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之中,培育禅宗文化旅游市场,加强实体项目开发,从而完成安庆市的旅游产业升级,使之成为文化休闲娱乐中心。  相似文献   

3.
永顺老司城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湘西自治州永顺县老司城是中国唯一保存较完好的土司古城,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从历史学角度对老司城进行研究的论文很多,而对其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却很少。我们对老司城进行了实地调查,颇有些感触。衷心希望老司城独特的历史文化能得到有效的开发与保护。老司城的历史文化资源极有旅游开发价值和开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旅游深度开发及转型升级,关键是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注重特色化,提升吸引力,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和形式。“慢旅游”迎合了新形势下旅游市场的需求,它的发展既有利于鲜明区域形象和打造独特品牌,也有利于乡村振兴,更有利于促进旅游产业的繁荣。近年来,新乡市旅游业发展缓慢,旅游产业活力不足,亟待进行旅游业深度开发及转型升级。新乡市应跟进“慢旅游”休闲消费热点并进行旅游产品的全面升级,在南太行山水和牧野文化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加快开发慢旅游产品与项目,同时在慢旅游发展中加强与乡村旅游、夜旅游、主题公园等业态相结合,以实现旅游产业时空的融合及拓展。  相似文献   

5.
重庆渝中区下半城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和较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如巴县衙门旧址、海关总署旧址、湖广会馆,有着重要的旅游资源开发价值,本文对渝中区下半城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与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6.
殷群 《课外阅读》2015,(4):247-249,263
云南大理周城白族婚俗体验休闲旅游具有旅游体验、文化传播、休闲娱乐、以人为本、审美教育的旅游价值。通过分析大理周城白族婚俗体验休闲旅游的发展现状,开发时应注意处理好白族婚俗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周城白族婚俗体验与其他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整合、游客与当地村民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认真规划,分步实施等问题,提出合理的旅游开发对策,为发展大理周城白族婚俗体验休闲旅游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湖州中心城区旅游开发水平低,影响了湖州旅游业的协调发展,制约了湖州在环太湖区域及长三角中整体旅游竞争力的提升.在对湖州中心城区旅游开发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湖州中心城区适宜采用参与性游乐的旅游开发模式,认为增强旅游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停留,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是当前湖州中心城区旅游开发的核心问题,并提出了实施积极的旅游开发策略,努力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和全面优化旅游产品空间布局的旅游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分析海晏县特色旅游资源的特质,探讨开发特色旅游资源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就热水温泉及周边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串联、原子城适时拓展工业遗产旅游产品、以龙夷城申遗为契机整合周边旅游资源等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海晏县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乡村旅游肩负"旅游产业扶贫"重任,又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推动力量,为促进河北省乡村旅游向休闲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向转型升级,分析了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主要有乡村旅游产品由过去单一的食宿接待模式向田园综合体、旅游小镇、休闲农业、精品民宿等多业态转变,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乡村旅游开发主体多元化等;剖析了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文化挖掘少、开发雷同、人才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等;从文化升级、产品升级、制度转型3个方面提出了河北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快凤凰文化旅游的转型升级,对接世界旅游新潮流,为凤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开创新的空间,本文从凤凰文化旅游开发战略和重点、文化旅游开发原则、文化旅游开发定位和凤凰整体文化形象塑造等方面对凤凰文化旅游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研究结果对凤凰文化旅游的再发展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旅游房地产在开发和经营过程都与旅游密切相关,同时拥有旅游和房地产的双重性产业,本文主要以碧桂园滨湖城为例,首先分析旅游房地产的发展,针对旅游房地产的开发环境,分析旅游房地产所带来的影响,并对其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梧州是岭南古代佛城,拥有历史悠久的佛教文化,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相当丰富。梧州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与深度开发应从深挖佛教旅游文化内涵、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走区域联合发展之路、打造佛教文化旅游品牌、开发特色化、系列化佛教文化旅游商品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西江流域悦城龙母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改革开放30余年来,经过地方政府的着力打造,龙母文化业已成为粤港澳地区一块重要的旅游文化品牌,在旅游经营开发、规划设计、宣传营销和庙会经济等方面,有着许多成功的经验.它不仅促进了经济次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而且提升了地方的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地方文化的繁荣和对外文化的交流.它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成功典范,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乡村旅游开发呈现出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地区发展不均衡的状况,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通过阐述广西"美丽南方"乡村旅游的现状,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在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相互渗透、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乡村旅游如何进行转型与升级,不断创造开发出新的旅游产品,提升乡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麻江县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当地的蓝莓旅游开发以采摘观光为主,旅游开发层次低,社会经济效益差。为提升效益,麻江县蓝莓旅游开发必须朝养生度假的方向转型升级。文章对麻江县蓝莓养生度假旅游开发的可行性作出分析,并提出开发构思。  相似文献   

16.
溶洞旅游景区升级规划是溶洞型旅游景区发展的重要一环,文章以宁远紫霞岩为研究对象,从溶洞旅游景区质量提升的角度,对其规划开发存在的三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紫霞岩溶洞升级规划的感官体验优化,立体空间利用,配套设施完善,开放时段延伸等方面提出了设计的思路和想法,以期为溶洞旅游景区升级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历史文化名镇旅游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问题。以黑井古镇为例,以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即丰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盐文化)和众多的古遗迹为基础,针对黑井古镇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中所存在的问题,力求探索出科学的黑井古镇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和保护策略,从而为历史文化名镇(城)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分析了山西旅游产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山西旅游产品转型升级的路径和策略,即在现有的文化观光产品的基础上实现向精品体验性的自然人文观光和休闲度假以及专项旅游产品的方向转型升级,并提出要实现资源开发模式和旅游组织的转型升级,树立转型升级的理念,完善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以及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9.
<正>垓下遗址旅游风景区坐落在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濠城镇街区的北边,位于沱河南岸,与北边的灵璧县隔河相望。据说,在今固镇县一带,曾经发生过著名的垓下之战。垓下遗址的前身是垓下古城。楚汉战争时期,它既是西楚霸王项羽军队的驻扎之地,又是军事重地。它四面环水,如今人们也叫它“霸王城”,并在这里开发了虞姬洗头的浣发池、榆抱桑等景点。  相似文献   

20.
会展旅游是传统旅游产业结构升级和产品创新的增长点,在分析了会展旅游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基于比较优势分析的视角,结合肇庆会展旅游开发的实际条件,提出了大力发展会议旅游、努力发展奖励旅游、适度发展节事旅游和择机发展展览旅游的肇庆会展旅游开发路径,这对于像肇庆这样主要以旅游资源和区位为依托的传统旅游城市会展旅游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