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化的品德课堂以"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理念来呈现儿童身边的"生活事件",用儿童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儿童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儿童自己的方式研究世界,用真实的生活引领儿童、教育儿童。生活化的品德教学把教材和儿童生活联系起来,通过教师的价值引领,引发儿童的道德冲突,让儿童在道德冲突中建构正确的道德价值观。生活化的品德课堂让教学走进儿童的生活,让品德课堂成为儿童生活的世界,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使品德课堂真正成为有效高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2.
<正>一、根植现实——课堂的"肥沃土壤""生活即课程",回归生活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品德与生活》是一门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课程,体现了"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课程理念,反映儿童成长的需求。所以,只有坚决摒弃枯燥的、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模式,回归生活,积极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才能更好地体现品德课程生活  相似文献   

3.
"乐营销"生活课程指的是以"营销"活动为载体,教育环境贴近生活、教育目标为了生活、教育内容选择生活、教育评价结合生活、教育过程重视体验的课程。此课程追寻的是教育的"生活性"与实施的"游戏化",是有益于幼儿今后生活的教育,有利于他们终身发展的教育。它不仅具有游戏的趣味性,还比"游戏"更具有真实性和价值性。"学习故事"认为:儿童以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的身份成长,追求身体、心理、精神健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知道他们能为社会做出重要贡献。因此,在对儿童进行评价时,也需要让儿童看到自己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  相似文献   

4.
<正>生活化德育是一个建基于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统一的过程。生活化德育的价值引导是指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尊重儿童道德发展的内在需要。引导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用自己的情感热爱生活,促进儿童个体与周围的自然、社会的内在整合,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情感、态度、品德、知识和能力,从而为营造明丽的内心生活,建构坚实、丰富、光明的精神世界奠定基础。基于这样的认识,从价值引导的视角来探讨"生活化德育"的实施方略,实现德育回归生活,促进儿童在生活中育德,在德育中生活。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课程改革的推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成了英语课堂改革的重要途径。何为英语核心素养呢?它是核心素养在英语学科的具体表现,具体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部分。其中,学习能力是重中之重,是学生需要培养的关键能力。所以,本文以"学习能力的培养"为目的,以生活化教学为手段,进行了英语教学研究。生活化教学,顾名思义,就是以"生活"为教学元素,让"教材回归现实",让"学习回归生活",拉近学生  相似文献   

6.
<正>让道德教育回归儿童生活世界是品德教学的重要理念,《品社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达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这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一生活化的教育理论相融合。所以,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学习背景,从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成教学活动主题,通过生活化的活动和实践,引领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51):179-180
科学教师应该把生活中的现象与科学知识紧密结合,生活资源课程化,科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的科学学习既面向生活又面向科学。本文努力阐述怎么做"生活化"的初中科学教学,实现科学教学"生活化",为学生高效的科学学习提供有益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8.
以陈鹤琴的"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等课程理念为指导,把生活作为主题课程建构的基石,以"生活化主题活动的探究"作为研究的切入口,积极开发并充分利用本地的教育资源,从教育内容、实施原则、学习方式等方面探索"如何使幼儿园主题活动生活化",揭示生活化主题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初步形成"将生活、主题、游戏有机融合"的综合课程。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课程要"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而且"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课程内容最突出的特点是:它们都以"回归儿童生活"为基本理念,都强调课程的内容和实施要贴近儿童生活,儿童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探究生活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人世间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品德课程强调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教育的内容源于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体现了课程“回归儿童生活”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1.
陈瑜 《福建教育》2022,(25):19-21+44
<正>2019年起,借由“福州市陈瑜名师工作室”的成立,一群认真践行幼儿园生活化教育理念的幼教工作者走到了一起。大家热切地希望幼儿教育能真正回归儿童生活,让课程追随儿童生活,让儿童真正为自己的兴趣而学、为自己的发现而学、为自己的思考而学。虽然大家对生活化教育的愿景有志一同,但对生活化教育内涵的理解,以及在生活化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真正基于儿童立场与如何真正体现“真生活”,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当前,小学品德生活化教学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热门话题。生活化是思品课程改革的真正归宿,生活化是解决以往思品课诸多问题的有效途径。品德与生活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让儿童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用自己的方式去贴近生活、走进生活、认识生活。通过密切联系儿童  相似文献   

13.
生活化习作意味着将学习的形式化为生命的活动,作文的过程也就自然演变为心灵体验生活的成长历程。当体验的痛苦和欢乐倾注笔下时,作文不再仅是运用语言的学习过程,更是审视生活,反思自己的心灵思辨过程。进行"小学中高年级生活化习作素材的探究",试图从"生活化"的角度来优化作文教学,赋作文教学以生活的灵性。  相似文献   

14.
王爱芳 《广西教育》2014,(29):21-21
正新课程要求教师以生为本,回归生活。小学思品课程具有生活性特点,以儿童的生活实际为出发点,将思想道德培养寓于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验生活,丰富生活经验,提升思想品质。那么,在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构建生活化的小学思品课堂呢?在此,笔者谈谈自己的浅见。一、关注学生生活,发掘生活资源建构主义认为,儿童是在贴近生活实际的课堂中,理解与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从而自主构建认知结构。这为生活化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小学品  相似文献   

15.
杜兆义 《辽宁教育》2012,(10):62-63
生活化德育,是一个建基于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统一的过程。生活化德育的价值引导,是指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尊重儿童道德发展的内在需要,引导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用自己的情感热爱生活,促进儿童个体与周围的自然、  相似文献   

16.
教育源于生活,又促进生活的发展,最终要回归生活。生活中蕴藏着无尽的教育资源,教学应以生活为中心,广辟渠道,拓展学科丰富的生活育人资源,沟通书本知识与学生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体验,在生活中成长,使教学具有"生命的色彩",实现教学的生活化。在教学中可以借助重组教材、开放课堂、做中学等方法,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生活化,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  相似文献   

17.
教育即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新<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生活化的理念.生活化的课程充分地表明了生活活动对儿童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幼儿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多感官参与的活动,生动、自然的生活能吸引幼儿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黄文明 《福建教育》2005,(12A):52-52
一、从生活中发现 “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课程理念决定生活化是小学思品课程的首要特征。儿童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资源,从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成活动主题,在了解、认识、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等,便会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9.
德育课程呼唤生活化的课堂学习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课程从功能上来说,应该为学生将 来的生活、工作和发展奠定基础,而不应该 成为隔离学生与其生活世界的屏障,所以新 课程理念下的学生学习是生活化的。作为引 领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为他们今后人 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的小学德育课程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更是应该在学生 的生活基础上建构课堂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 习中培养自己爱生活、会生活的情感和能力, 许能从生活中提升自己的智慧,感受生活的快 乐。这种生活化的课堂学习方式主要包括以下 要素。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可见,将道德教育寓于学生生活之中,让他们品德的形成源自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务必秉承“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教育理念,使品德教学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回归生活,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