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教学背景】《慈母情深》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除了《慈母情深》,本单元还围绕主题安排了必读课文《父爱之舟》和略读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里的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相契合。因此,笔者在本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2.
<正>名师寄语:“读写一体化”是统编教材的显著特点。文质兼美的课文既是训练阅读的典型例子,也是赋能写作的源头活水。整合单元读写,意在打通阅读与写作的壁垒,让阅读介入写作,以阅读滋养写作。[情境任务]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选编的四篇文章《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台阶》《卖油翁》都讲述了平凡人的故事,单元写作训练内容是“抓住细节”。课文中“小人物”言行的细微处,有着朴素的爱和单纯的善,给人以平实、真切、直抵内心深处的感动。  相似文献   

3.
<正>2022年版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并从“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三个层面设置学习任务群,为语文课堂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方向。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选编了《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三篇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照亮昨天、今天和明天”,语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4.
[教学分析] 本课为人教社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主题是“人间真情”。本课将继续围绕这一主题,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及表现手法,体会到人与人要互相关心,生命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本单元教材处理方案: 初中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共有五篇课文。其中有讲读课文两篇:《白毛女》、《龙须沟》;有课内自读课文一篇:《陈毅市长》;有课外自读课文两篇:《林则徐》和《高山下的花环》。五篇课文之后安排了“单元知识”《谈谈戏剧》。本单元为戏剧单元。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紧紧围绕“人间真情”这个主题:选用了5篇古今中外充满人间真情和爱意的经典作品(精读课文《古诗两首》《搭石》《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和略读课文《卡罗纳》《给予是快乐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叙述了高尔基和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和“写信教子”两件事。这是一篇蕴涵浓浓真情、谆谆教诲的课文。教学时,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体会父子之间的真情,还要对学生进行“快乐在于付出,而不在于索取”的人生观启蒙教育。一、整体把握内容,感受浓浓真情揭示课题时,教师可以利用图画(高尔基头像)及课文第一句话,帮助学生认识高尔基,还可以让学生介绍课前查找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同时扣住题目中的“和”字,使学生明白课文不只是写高尔基的事。接着,让学生认读生字词,用钢笔…  相似文献   

8.
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共四篇课文,两篇讲读课文是《谈骨气》、《弈喻》;两篇自读课文是《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短论两篇》。本单元的教学突破口是理解议论文中记叙作用和记叙文中的议论作用。这是对第六单元的“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他”表达方式的继续学习与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9.
<正>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手写我心,彩笔绘生活”是习作单元,本单元围绕主题编排了《麻雀》《爬天都峰》两篇精读课文和《我家的杏熟了》《小木船》两篇习作例文,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按照一定顺序写清楚一件事。在语文核心素养的教育视野下,阅读与写作的关联逐渐呈现出明确的“一体化”状态,这样的教学任务变化指向了引导学生深度阅读、真实写作和主动学习,据此,本案例基于“读写一体化”的教学目标,以《爬天都峰》为例设计了先精读、后习作的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10.
<正>【文本解读】《海上日出》是四下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文章写出了太阳形状、光线、主色调的变化,再现了日出的壮美。基于课文写作特征以及习作单元精读课文编写意图,运用跨学科学习,以设计、绘制日出漫画这一任务为径,旨在引领学生抓关键词句,感悟文本之美、描写之妙,学得“抓主要特征,按景物变化的顺序写”的表达方法,并在迁移运用中习得。  相似文献   

11.
<正>在写作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与实践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一堂写作课成功的关键基础。现以《发挥联想和想象》为例,谈谈写作教学中如何引导与实践。《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作教学是统编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写作教学内容,第六单元共四篇课文,即《皇帝的新装》《天上的街市》《女娲造人》和《寓言四则》,这四篇文章均涉及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在学习这  相似文献   

12.
在使用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 (试用修订本 )·语文》第二册的过程中 ,笔者发现书中有不尽人意之处 ,现提出来 ,与同仁们商榷。一、预习提示、自读提示、阅读提示有何区别《说明》第 2页 :“全册中 ,教读课文 1 6课……前面有预习提示 ,后面有练习。”“自读课文 1 4课……自读课文的提示中……”按本册书目录中标示 ,第五、六单元中的《桃花源记》《口技》《诗五首》《愚公移山》《短文两篇》《诗词五首》前面没有标“*”号 ,应属教读课文。按《说明》中理解 ,这六篇课文前应为“预习提示”,而事实上这六篇文章前都是“…  相似文献   

13.
魏志军 《学语文》2023,(5):16-18
<正>【教材分析】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将清代姚鼐的名作《登泰山记》编入第七单元。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自然情怀”,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该任务群所对应的课标要求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单元说明、课文“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对本课的教学要求聚焦于领略自然山水之美,探究山水文化意义,感受文人特殊情怀。【教学设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相似文献   

14.
五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第六单元课文有《鸟的天堂》、《猫》、《老牛》、《火烧云》。单元教学的整体目标是指导学生学习事物的动态和静态描写。通过教学体会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运用丰富的想象描写景物和事物的写作方法。这几篇教材为学生达到这个整体目标提出了“样式”,教学时可以安排必要的和可能的写作练习,做到“以课文为榜样,以模仿为手段,以生活经验为内容,以片断训练为形式”,达到最佳效果。 (训练一)写动  相似文献   

15.
【初四册】第一单元 教学设计○教学导引1 从教材的整体安排上来看 ,第四册承担的主要教学任务是 :联系生活 ,着重培养阅读说明文的能力和写作说明文的能力。因此 ,全册六个单元有三个都是说明文单元。这三个单元的学习重点都是联系文体特点阅读说明文。写作方面的学习重点是恰当安排说明顺序 ,正确使用说明方法。2 本单元的五篇课文 ,有介绍建筑物特征的 ,如《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 ;有说明某种自然现象成因的 ,如《日本平家蟹》 ;有解释某个科学道理的 ,如《万紫千红的花》 ;有介绍某种动物习性的 ,如《蜘蛛》。阅读这些文章 ,可以…  相似文献   

16.
《小英雄雨来(节选)》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单元语文要素是“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要通过多维视角解读课文,充分了解学情;精准定位目标,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借助助学系统,有效落实“长文短教”的教学理念,化解长课文之“繁”。  相似文献   

17.
[单元概说]这个单元的课文都属于广义的“新闻”。这是实用文中的一个类别,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评论等。社会生活丰富多彩,通过“新闻”这种形式,能把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展现在读者面前。学习这些作品,可以了解这些实用文的写作特点,并从中受到思想教育,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本单元五课共六篇文章。从内容上看,有的反映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如《别了,“不列颠尼亚”》;有的反映重大的历史事件,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有的  相似文献   

18.
<正>任务一:了解单元内容,走进文言文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第六单元的《文言文二则》,先看单元导语,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分别是什么?生: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成长故事”。语文要素是“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师:本单元课文介绍了不同年代少年的成长故事,阅读要素是“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表达要素是“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为了完成这些学习任务,本单元安排了四篇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  相似文献   

19.
第二册第五单元共选用了四篇文章:《荔枝蜜》、《小麻雀》、《桃花源记》、《海滨仲夏夜》。其中、前三篇为“教读课文”,后一篇为“自读课文”。根据“单元提示”和四篇文章的特点,本单元的教学任务,概括起来主要是:  相似文献   

20.
谭超 《湖北教育》2024,(2):70-71
<正>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盼》一文所在单元的主题是“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意思是文章要讲究立意。本单元聚焦“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语文要素,编排了《夏天里的成长》和《盼》两篇精读课文,引导学生学习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笔者在教学中尝试构建三种类型的学习任务群,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