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作为我国民族地区特定的经济文化空间,民族旅游村寨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和政治意义。目前,我国民族旅游村寨发展中所出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问题日益凸显,已不利于村寨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和生态的持续发展。因此,通过对民族旅游村寨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将其与传统发展模式进行比较,从系统层面出发,针对我国民族旅游村寨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的现实困境,为推进村寨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当今全国性的摄影艺术展览及比赛征稿时.通常分为以下三大类别:1、社会生活、民俗风情:2、自然风光、环境生态:3、人像时装、广告、静物、建筑等。其中“社会生活、民俗风情”类主要强调纪实性,反映当代的现实生活、社会风貌、文化生活、科学成就以及其他人文题材。记录世界各民族文化遗产和民俗风情.如各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风土习俗、生产及生活方式和传统艺术等:“自然风光、环境生态”类即通过各种自然景观.表现摄影家的审美追求和独特风格.以环保意识为指导思想,用记录手法再现地球资源、地质地貌和动植物的生态变化;“人像、时装、广告、静物、建筑”类主要表现当代人的风采和性格,  相似文献   

3.
尽管外来影响,特别是伊斯兰化和西方化深深地影响了尼日利亚当代社会,但其当代音乐的诞生与发展,仍是植根于本土之上的。  相似文献   

4.
清水江流域林业碑刻,包括条款制定的"公议"程序、石碑竖立的"公立"仪式、条款执行中"公罚"处理,都始终贯彻生态教育功能。"公议"的内容宣扬神树崇拜、风水信仰等敬畏自然的生态认识论,宣扬林业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等生态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公众爱林护林的公共生态意识。"公立"表明立碑过程的公众性,广大民众参与立碑的仪式就是接受生态教育的过程。"公罚"体现禁条执行的大众性,其场面使广大民众在现场受到普遍的警戒教育,强化了育林护林的社会风尚,维护了社会团结和道德凝聚力,具有普遍的生态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已经加入WTO了。西方文化和其社会发展模式也将通过WTO进一步深刻地影响中国的社会发展,影响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同时,WTO也必将成为中国及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影响世界的新的转折点。我们需要根据现实情况,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思路,并以此作为振兴中华民族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下半叶,人类对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日益关注,保护历史遗产的国际组织和国际公约也相继建立和产生,国际合作日益紧密,人类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的能力大大加强。随着国际社会的日益开放,历史遗产保护的困难与日俱增,特别是那些处于封闭状态下的文化遗产一旦进入不同文化的交流之中,其固有的文化受到的冲击则更为严重。此时,生态博物馆这种遗产保护的新形式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生态批评?简单地说,就是研究文学、语言与物质环境之间关系的批评思潮。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文学批评历来关注文学作品中如何表述、再现自然和环境,“田园诗”、“地域文学”、“文学中的动植物意象”、“文学中的风景地貌”等都是我们熟悉的名目,但长期以来,这种研究处于散兵游勇的状态,既没有统一的名号,规模和影响也非常有限,谈不上成气候。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78年,美国学者威廉·吕克特首次使用“生态批评”这一术语;1989年,美国西部文学学会倡议以“生态批评”取代之前沿用的“自然文学研究”;1991年,影响广泛的美国现代语言学会将生态批评作为年会议题;  相似文献   

8.
孔子的生态伦理观及其对后世的影响鲍延毅生态伦理学,作为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本世纪30-40年代在西方创立的。"它关注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同时对那些从科学、美学、政治、经济、宗教和哲学等方面考察这种关系的主要观点,作出伦理学的评价和概括。……确立热...  相似文献   

9.
建立阿尔寨文化生态保护区,是繁荣发展民族优秀文化,不断增强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的一项具体举措。阿尔寨文化生态区域,是鄂托克传统文化的核心,其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对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提升鄂托克文化品位具有深远的意义。建立阿尔寨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和传承人的保护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这样,对保护、传承、发展阿尔寨独特的文化遗产,促进文化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政治文明、社会和谐、人民安康的幸福鄂托克,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生态文明超越西方对生态文明的认识,目标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三重和谐;社会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追求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双赢"。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传统企业文化缺乏对人与自然对立统一辩证关系的思考,造成人与自然的疏离;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造成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疏离;强调经济单位的工具理性,实质是一种物本文化。生态文明视域下企业文化的重构包括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价值观的确立,顶层设计与底层推动相结合的企业制度生态及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1.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城市是自然和谐、经济高效和社会公平三者互惠共赢、完美融合的人类居住区形式,是城镇化运动中生态文明发展的内在诉求和必然结果。本文根据新时代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生态城市的建设路径,以期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与生态服务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推进我国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12.
术数是《周易》的一个分支,本文以六壬作为术数的代表探讨其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模拟机制,以期利用这一形式系统指导对现实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享誉世界文坛。《哥萨克》是托尔斯泰早期的一部自传体小说。24岁的托尔斯泰,为了摆脱彼得堡的空虚生活而来到高加索捷列克河上一个哥萨克村庄,和哥萨克老人耶罗施卡、青年鲁卡沙一起生活一起打猎,醉心于大自然纯朴的生活,默默地热恋着年轻的哥萨克姑娘,在这样的背景下,激发了创作《哥萨克》的热情,历经十余年精心构筑了一个流光溢彩、诗意盎然的艺术世界。在作品中,作家对生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索,勾画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卷,批判了都市文明对人类精神生态的浸染,鞭挞了战争对社会生态的破坏。  相似文献   

14.
索贝·贝娄是二战后活跃于美国文坛的犹太作家,其作品在欧美各国影响很大,197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的理由是:“作品中对人类的了解和对当代文化的精妙分析”。贝娄受早期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极力探索当代西方世界存在的精神危机,深切地关注个人在社会中的命运。他的作品中包含了深刻的社会内容,提出了当代社会的重大问题,表达了同时代人的经历和感受。贝娄的一系列短篇小说中,收集在《莫斯比回忆录》(1968)中的《寻找格林先生》不愧为一篇上乘之作,它充分体现了作者本人的哲学观点和他早期作品的主题、风格和关注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宜居城市、美好生活目标的提出与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的课题客观地摆到了政府面前。现在人们已不仅仅从政治、经济、社会、历史而是更多从自然生态视角解读文化、发展文化,生态文化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对象。我们要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6.
马玲 《中华文化论坛》2023,(2):129-140+190
清末民初,学堂乐歌随着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而传播,与中国社会封建体制向近代民主主义体制的转折相连,它作为一种新型音乐文化产物出现,在新文化发展背景下的学堂中广泛传播。学堂乐歌作为近代音乐文化转型的代表,其诞生与发展是被儒家思想传承和影响的,学堂乐歌推动了中国近现代音乐文化发展,在乐歌的歌曲内容、表达形式和社会功能等方面,实现了传统音乐的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17.
老子《道德经》与中国古代军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道德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学术名,自古及今,有不少人将它视为兵书,甚至王夫之将其称作“言兵之祖”。老子生当春秋衰乱之世,为了实现其“道法自然”的理想社会,在《道德经》中提出了一系列用兵治军的原则,从而形成了其独特的道家军事思想。老子的思想对后世兵家影响至为深远:一是开启了道家兵法的先河;二是通过《孙子兵法》广泛影响了历代战争理论和战场实践。  相似文献   

18.
李溪 《华夏文化》2003,(1):F003-F003
由西北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和陕西省哲学学会等单位联合发起的“2 1世纪伦理观念发展展望”学术讨论会于 2 0 0 2年 9月 2 1日在西北大学召开。与会学者围绕生态伦理学与 2 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社会转型期伦理道德的变化和建构、普遍伦理的建构、价值哲学等问题 ,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生态伦理学与可持续发展发展无疑仍然是人类社会进入 2 1世纪的主题。可持续发展正是基于人类无限发展的需要与自然资源有限性这一现实矛盾而必须选择的战略道路 ,伦理价值观就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一个崭新视角和理论基石。所以 ,生态伦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四川成都水井街酒坊遗址考古发掘曾荣获199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表彰,200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为了深入研讨水井街酒坊遗址所蕴涵的历史化内容,并合理利用其丰富的传统化资源,实现学术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为成都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水井街酒坊遗址考古队、四  相似文献   

20.
艺术品价格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艺术品一旦离开创作者和收藏者,就像断线的风筝,既有自身的运动轨迹,又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影响艺术品市场价格涨落的外在因素很多,也有很多偶然性和不确定因素,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影响艺术品价格涨落的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