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0 毫秒
1.
王跃 《师道》2013,(6):25-26
前几天一位年轻的博士给我们几千名师生和家长做了一场感恩教育的演讲,听完之后大家褒扬一片:"精彩!精彩!"然而在这单边赞扬声中,个别思维"诡异"的学生居然说博士是在"哄"我们。哄?哄小孩、哄女友常见,但哄学生不多见。  相似文献   

2.
名诗人流沙河有一首名诗<哄小儿>.写"文化大革命"期间自己被打成"右派",受到批斗后回家"哄"儿子,虽"哄"儿子,却刚经批斗,所以还有余惧,只能在家尽情与儿子嬉戏:"小小屋中有自由/门一关/就是家天下."  相似文献   

3.
德育的两翼--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者,经常为见不到德育的实效而发愁.说多了吧,学生不爱听,越说越没用,那就干脆"哄"吧,可这一"哄"更糟糕,我们又要为德育的失效而烦恼."不见实效"与"失效"究竟是什么原因所致呢?怎样才能改进我们的德育工作,让它见实效呢?20世纪80年代初,一次次"诊断书"事件,似乎让我悟出了德育工作的一些"门道".记得最震动我的是这样一件事:  相似文献   

4.
教师工作所面对的是一个个进入21世纪的学生,是有思想、情感的"人",怎样认识和对待这样的"人",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具有根本意义的问题。传统的学生观认为:学生调皮捣蛋不好对付,认为学生会与教师故意为难,于是有的教师对学生采取"讨好"或者"高压"政策,哄着学生或者与学生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的批评是帮助学生纠正过错行为及心理偏差的后天屏障,然而,当批评不能"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时,批评就步入两个极端:或淡化批评,以老好人自居,把"哄"或廉价表扬作为看家本事,使学生的成长肌体终生附带病毒;或过激批评,恨铁不成钢,常常惩  相似文献   

6.
龙闯 《中学教学参考》2013,(18):120-120
<正>当前在教师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小学生幼稚,好哄;高中生成熟、明事;只有初中生懵懂,难教。"折射出初中学生管理教育的困难。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可塑性较强。能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班主任的管  相似文献   

7.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一经发生,都希望得到肯定的反应。即使是成年人,也大多好表扬而不愿被批评,何况中小学生——他们孩子气未脱,有时甚至需要"哄"呢!因此,要使学生接受批评,教师就必须分析和了解受批评学生的心理特点,努力达到与学生心与心交融,情与情勾通的境地。  相似文献   

8.
这个学生,我的初步印象,用东北话说就是“有点二”,率性而为,头脑简单,一副“纯天然”的样子,还有点虚荣心。林老师采用的教育方法,一个是哄,一个是批,开始是一味地哄,发现不行,于是开始批,批中带哄,哄中有批,软硬兼施,像揉面团一样,揉得他逐渐有所进步。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读书的种子。对小学生来说,坚持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视野,提高语文素养,还可以丰富人文素养,塑造健康人格。可由于本校学生多数为外来务工子女,他们的课外阅读状况令人堪忧,学生对课外阅读毫无兴趣。本文依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现象探寻"哄"学生读课外书的方法,旨在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坚持阅读的习惯。  相似文献   

10.
一提“哄”字,估计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哄骗”,把它定义为贬义词。其实在汉语词典里“哄”还有一种解释:用言语或行动引人高兴。而我今天想说的便是如何学会“哄”学生,并在其教育实践中体现它的真正价值和魅力。  相似文献   

11.
1女儿两岁半了,妈妈想训练她单独睡一个房间。晚上她的爸爸去哄她入睡。不一会儿,她蹑手蹑脚地来到妈妈房间说:"嘘!我把爸爸哄睡了。"2老张上街不习惯带现金,需要时就拿卡到银行柜员机去取,  相似文献   

12.
很久以来,一些初中教师对班主任工作进行了高度凝炼的概括,其要点为四个字:“哄、吓、诈、骗”。即对初一学生要“哄”;初二学生要“吓”、要“诈”;初三学生要“骗”。当然,对这四个  相似文献   

13.
孩子和老师发生矛盾后,面对孩子的诉说,有些家长这样哄孩子:"是啊,老师不对,我们去学校骂她!"这一来,当然会哄得孩子破涕为笑,但她今后很可能会认为,只要老师让自己不顺心,爸妈就会支持自己"抗命"。有的家长也这样做:一听这孩子竟敢批评老师,这还了得?  相似文献   

14.
记得小时候,每当我因跌倒而哭鼻子,大人便抱起我,然后一个劲儿地跺地,哄我说:"晓宇不哭了,都是地不好,踩死它。哦,哦,乖乖不哭了。"虽然跌得挺疼,但是大人们这样一番哄说之后,我总能很快停止哭声,甚至破涕为笑。 现在,我长大了,当我看到大人们用同样的方法来哄小孩子的时候.我不由得深思--虽然那只是一种哄孩  相似文献   

15.
"我每次好不容易把女儿哄睡了,可是一放下她就 醒,抱起来哄哄就又睡了,就是不肯自己睡在床上。" "他总是睡得很短,半小时甚至10分钟就醒过来, 我怕他睡眠时间不能保证,影响生长发育,只好抱着哄 他睡。可是刚放下,他的小眼睛就睁开了……"  相似文献   

16.
如果问起小学生最喜欢上的课,科学绝课绝对可以评为前三甲,可是一旦科学老师真正进入课堂上课的时候,却会发现学生没有想象中那么井然有序地进行科学探究,甚至与我们想象中的"小科学家"、"小探索者"大相径庭,取而代之的是哄吵、无序的课堂,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复原科学课的本味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三年级抓起,让学生逐步熟悉科学课上课流程,加强课堂  相似文献   

17.
宋小雨 《成才之路》2013,(20):22-23
俗话说:"泥鳅要捧,孩子要哄。"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的激励次数越多,程度越高,学习动力越大,积极性越高,就能让学习更高效,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反之,没有激励或被歧视的教学往往会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妞妞     
浏沄 《教师博览》2011,(5):31-31
小侄女妞妞六岁半,小学一年级学生。妞妞会哄人,甜言蜜语一箩筐一箩筐地往外倒。和我逛街,搂着我的脖子叫"宝贝姑妈,心肝姑妈"。见姥姥穿新衣服,就说:"姥姥穿这衣服肤色特别好,显得好年轻。"一家人被她哄得心花怒放、喜气洋洋。偶尔,也有马屁拍在  相似文献   

19.
网络流传的用一段话来形容现在的人民教师:"上告教委整死你;笨蛋学生气死你;不涨工资穷死你;竟聘上岗玩死你;教育改革累死你;光辉职业哄死你;公务员待遇想死你;混蛋家长搞死你。"芸芸师者在网上"设计的框架"中痛苦地挣扎——  相似文献   

20.
我们的语文课本首先不是教本,而是读本.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的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的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探究性学习的前提必须是学生有自主性,教师要坚信学生的能力不是"讲"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读和探讨"出来的.只有学生自己"读"出来的能力,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性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