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8年苏北N村的铅中毒事件表明,此类事件的爆发与我国目前环境法治的不健全、企业的傲慢姿态、地方政府不恰当的事故处理方式有很大关系.血铅事件不仅严重损害了农村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而且诱发了社会冲突与社会风险,影响了地方政府的政治合法性.血铅事件的规避需要政企集团改变事故处理方式、改革现行环境风险评价体制、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并加强执行力度、建立重大项目的社会风险评价机制和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标准、完善环境纠纷处理机制和公民环境参与机制等.  相似文献   

2.
煤气制甲醇项目环境风险后评价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煤化工行业的许多产品、副产品和原料都属于易燃、易爆或有毒的危险品,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工艺设备会因实际需要进行变更,因而可研阶段编制的环境风险报告书难免会与实际项目存在出入.故对具有发生潜在事故风险的煤气制甲醇建设项目,其潜在风险事故应在项目建成后进行逐一排查,对其影响后果作环境风险后评价.将以某焦化副产煤气制甲醇项目的事故风险后评价报告书编制为例,对该类项目环境风险后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应对煤矿事故,避免层次分析法中人的主观性对煤矿应急管理风险评价结果的影响,研究煤矿事故应急管理的定量化模型,提出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风险评价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煤矿应急管理风险因素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评价法建立风险因素的综合评价矩阵,结合评价等级表对结果进行计算,得出煤矿应急管理的风险状况,为煤矿企业应急管理风险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化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介绍环境风险影响评价技术在国内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说明了我国在此领域的欠缺和不足。分析了化工项目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数量较多,且工艺中的化学反应复杂,主产物和副产物种类繁多,多为突发性事故源项等情况。进而说明环境风险评价在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性。根据化工行业的特点并结合一些实例,阐释了树立环境风险意识的重要性,并从风险识别、源项分析、事故概率分析、风险预测及评价、风险管理等五方面分析了当前风险评价存在的不足和以后应当注意的问题。通过比较风险评价和安全评价的异同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联系。指出了风险评价结论的意义和真正的作用。最后本文阐述了环评工作者在进行化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中应当注意的五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日益显著,随着自动化监测设备的发展和普及,在我国不少水系、饮用水和污染源等地方广泛使用.自动监测数据较以往的人工监测数据有了新的特点,如数据量大、监测时间长、污染事故的预警预报.如何充分使用监测数据,发挥其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传统的监测数据处理,要通过几个Excel命令操作,本文尝试将Excel功能之一的"数据分析"中的"描述统计"命令对自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该命令处理后的结果表明,简单的一个命令就可以分析出数据的特点,可以减少监测数据分析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便于监测数据的利用,对环境评价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关注,国家也投入了大笔的资金支援环境保护事业的开展。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已初见成效,但是环境污染事故仍时有发生,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文首先对我国当前环境污染现象予以分析,之后介绍了我国环境监测事业现状,最后就减少环境污染事故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7.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双循环"新格局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疫情影响下,各国纷纷重视自然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更应该重视环境风险的识别与治理.本文构建环境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一带一路"沿线六大经济走廊63个样本国家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8.
基于区间估计的地铁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仁辉  于渤  金真 《预测》2012,31(2):62-66
地铁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进行安全风险评价的核心内容,并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在比较研究了评价指标体系筛选方法及对其适用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层次分析区间估计方法的地铁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筛选理论模型。通过对近10年来我国地铁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事故类型的分近,对事故发生的风险源进行了重点分析,进而建立了施工安全风险的初始指标。并结合运用模型对哈尔滨地铁一号线一期6标段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价问题进行了实际验证,本研究为施工企业评价施工现场安全风险,提高安全管理能力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冲压事故发生的频率很高、后果严重,是压力加工中最严重的危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安全生产法和相应的的行业安全管理规程出台以后,冲压机械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应执法技术支持工作,所以研究冲压机械伤害风险评价分析及对策无论是对企业内部事故预防还是对职工健康安全及节省因事故造成的损失,并且通过建立动态的冲压机械伤害风险评价分析管理信息系统,使得冲压机械伤害风险评价分析工作组织化、条理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10.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环境风险评价可为环境风险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环境风险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前沿及趋势进行了综述.指出不确定性研究、评价模型优化及计算机模拟仍是研究的重点和发展万向.  相似文献   

11.
企业事故损失的综合评价是分析企业安全效益和指导安全生产决策的重要基础.文章在扩展以往企业事故损失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新的企业事故损失综合评价框架.通过科学选取人员伤亡损失和经济损失评价指标,首先基于历史数据对企业事故损失进行初步评价,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预测值对企业事故损失进行再评价,最后以评价结果为依据,帮助企业科学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并指导企业安全生产,达到事故预防与控制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事故树分析主要用于分析事故的原因和评价事故风险,可以定性、定量地分析系统的安全性,目前已成为定性和定量预测和预防事故的主要方法.本文结合安徽某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实例分析,论述了事故树分析在确定煤矿风险评价指标确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地铁事故是突发公共事件的一种。随着我国城市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地铁运营风险评价开始成为学者们的研究对象,设计客观、科学和针对性强的地铁运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是地铁运营风险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根据统计分析我国93起大小地铁事故和《广州地铁经营年报》(1999—2008)的相关信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从统计学角度建立了城市地铁运营风险评价四层指标体系。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克服了以往指标体系指标量化难、风险评价过程科学性和客观性不足的缺陷,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科技研究管理与风险预防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缨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10):52-54,68
预防原则已逐渐成为国际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原则之一。预防原则来源于科学不确定性,可以弥补风险评价的不足。在实践中,预防原则需要遵循一般的风险管理原则,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预防原则的应用和推广对我国风险研究和管理有启示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变电站作为电力运输和使用的中转机构,其内发生事故会造成经济发展减慢、居民生活用电受影响和环境污染。为减小变电站内事故的发生率,首先得需确定变电站工程的环境风险类型。采用环境风险识别和源项分析两种技术对变电站工程进行研究,发现其的环境风险主要类型是生产设备风险。然后得确定哪些事故的发生概率最大及其后果,通过对变电站工程环境风险进行事件树及事故概率分类,确定了其最大概率事件为变压器火灾、爆炸事故,其造成的后果有生态环境污染、经济损失。最后针对这些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了一套现场处置方案,用于变电站工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武器装备研制技术风险研究,提出了基于格栅-模糊borda数方法的武器装备研制技术风险评价模型.给出了技术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武器装备研制的实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和评价,为武器装备研制技术风险分析和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的方法手段.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目前对农地整理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还未引起足够重视,甚至出现认识上的误区.强大的人为压力介入土地生态系统后会导致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的冲击,因此,农地整理除了改善农地的生产条件,提高农地的利用率与产出率为目标外,生态环境安全也应纳入农地整理的目标之中.农地整理应关注并双重考虑区域内土地潜力与限制之间的关系.文章应用风险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对农地整理生态环境风险及其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的不确定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试图探讨一种新的评价方法体系,旨在对研究区内农地整理生态环境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并依据此方法对广西融安县农地整理带来的生态环境风险进行了实证研究.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内风险指数可分为五级:高风险区、较高风险区、一般风险区、低风险区、微弱风险区.评价结果还表明风险等级空间分布规律与区域人文景观具有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苏义坤  田金信 《预测》2006,25(3):66-70
提出了耦合故障树的概念和分析原理,应用该原理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进行了描述。通过分析基本事件发生概率和构造事故后果严重度矩阵,实现对施工作业过程安全风险的综合评价,并对影响安全风险的基本事件给出排序算法,为施工企业评价施工现场安全风险,提高安全管理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事故致因与系统安全理论,系统地分析了地铁车站施工的各项风险,并将其归纳为4类:(1)施工环境风险(包括建筑群环境、水文地质环境、气象环境、交通流环境等);(2)施工技术风险(包括变形监控、安全专项方案、安全交底等);(3)施工组织风险(包括人员、安全制度、安全机构、安全文化等)和特殊风险(包括模板、脚手架、支架、用电、起重吊装、高耸机械等)。分析确定了各项风险后果的严重性等级(包括:轻微的、较大的、严重的、很严重的、灾难性的)与概率等级(包括:很可能、可能、偶然、不可能、很不可能)的评判方法与标准,研究通过每一项风险事故的后果等级评分ai和概率等级评分fi来计算各单项风险值ri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考虑纳入风险权值(w R)和i专家权值(w E)来综合评定项目风险。探讨了项目风险评价结果的运用方法,研究了项目单风险分级管理、项目风险动态管理和项i目风险综合评价值的合理运用。以石家庄轨道交通1号线人民广场站为例,运用专家打分法、分析计算法进行单风险分析和项目综合风险评价,对同类地铁车站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与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了目前国内外环境风险评价的研究进展,包括环境风险评价的定义,概念及内涵;环境风险评价的发展历史、内容和程序.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目前环境风险评价的问题,提出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