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世居青海的蒙古族风俗、语言以及生产生活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青海蒙古族是在原有萨满教信仰的基础上,逐渐吸收了以藏传佛教为主的宗教精神,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宗教文化体系,凸现因多种族群文化相互吸收融合而形成的不同于草原文化的青藏高原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2.
蒙古族萨满教从远古社会跨越了不同的历史时代,命运几经沉浮而能够延续至今,与它的巫医身份直接相关。在16世纪中叶藏医学随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之前,是民间经验医疗与萨满巫医的医疗实践共生、共存的阶段。可以说蒙古族古代医学是由以萨满医术为代表的原生性宗教医疗与民间医疗共同组成。萨满医术对蒙古族传统医学的影响较为集中地体现在传统疗术上。萨满巫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医疗方法和经验,丰富、发展了民间医疗的内容,为蒙古族传统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祭火文化是蒙古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蒙古族藏传佛教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运用民族学的研究方法,对新疆蒙古族藏传佛教祭火文化从产生、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论述,特别分析了新疆蒙古族藏传佛教祭火文化的历史缘由、祭火习俗的宗教文化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时间较早,发展较快,影响较深,并逐渐成为了蒙古族普遍信仰的宗教。对蒙古藏传佛教的研究经过近三十年来的发展,无论从人员的数量,还是从研究的深度、广度上看都得到了全面的复兴,而且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相似文献   

5.
蒙古祝词脱胎于蒙古族萨满教的祭词与神歌,是萨满教祭词神歌民俗化的产物。以文化语言学为视角,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角度,考察蒙古族祝词在不同历史阶段对蒙古族萨满教祭词神歌的继承与发展,以探求蒙古祝词对萨满教祭词继承发展过程中折射出的社会生活变迁。  相似文献   

6.
笔者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理论基础,分析了藏传佛教、萨满教、基督教等宗教对鄂温克族作家涂克冬·庆胜3部长篇小说中人物精神境界的影响,揭示了宗教与作家作品思想性、艺术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蒙古族悠久的宗教历史上,萨满信仰和佛教始终占有主导地位。蒙古族宗教文化便是指以萨满信仰文化和具有蒙古族传统文化特色的佛教文化。蒙古文化影响了蒙古宗教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察哈尔地区巴尔虎蒙古族的祭天仪式,是萨满教中的一项具有代表性的宗教祭祀活动,源自于普遍信奉萨满教的远古北方游牧民族。古代先民以此方式来祈祷长生天对本氏族民众的护佑。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祭祀过程发生了一些变化,在程序上趋向于简捷。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对目前仍流行于巴尔虎蒙古族民间祭天仪式的由来、传承及祭祀程序等进行分析,以探求其宗教意义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蒙古族萨满教生态观是在其游牧生活中形成的,这种以人、畜、地为基本生产方式适于生态规律,将蒙古族萨满教的自然崇拜、动物崇拜等视为人类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脉络、指导思想。在漫长的游牧生活中,已经形成了蒙古人的理论价值。这不仅对蒙古族,对全人类爱护大自然,保护自然界,形成和谐生态自然观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蒙古族萨满教生态观是在其游牧生活中形成的,这种以人、畜、地为基本生产方式适于生态规律,将蒙古族萨满教的自然崇拜、动物崇拜等视为人类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脉络、指导思想.在漫长的游牧生活中,已经形成了蒙古人的理论价值.这不仅对蒙古族,对全人类爱护大自然,保护自然界,形成和谐生态自然观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集宁师专学报》2019,(1):31-34
藏传佛教进入蒙古后,以佛教信仰为内容的节日也开始大兴。藏传佛教各寺院的宗教节庆,是宗教法事活动之一种,是为了形象地传播佛教教义,吸引教民而创立的。察哈尔蒙古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今的察哈尔蒙古族仍然保留着祖先留下来的传统。该文主要以乌兰察布市和锡林郭勒盟为例,介绍察哈尔蒙古族节日和习俗的宗教影响,探究传统习俗的变迁与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2.
《集宁师专学报》2017,(4):39-42
藏传佛教在元朝和明朝两次传入蒙古地区对蒙古族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藏传佛教能够传入蒙古并得到如此发展离不开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地缘上的接近以及二者之间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似性。二者之间相似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发源于青藏高原的藏传佛教同样适应蒙古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这为藏传佛教在当地的传播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藏传佛教在新疆有着悠久的历史,无论信仰与否,当地蒙古族与它都有紧密的联系,受多种因素影响,牧区蒙古族与藏传佛教的关系更加紧密.文章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分析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牧区蒙古族的宗教情感现状.  相似文献   

14.
裕固族民间文学的多元性的形成,继承了裕固族先民在古代创造的灿烂辉煌文化。裕固人的先民最初信奉萨满教,萨满教是裕固族原始宗教的主体。东迁后,由于地理环境的变化,又深受藏传佛教文化及汉族、回族文化的影响,构成了裕固族民间文学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15.
终元一代,元朝蒙古上层对藏传佛教崇信有加,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上讲,元朝蒙古上层一方面利用藏传佛教来达到怀柔吐蕃和统治本国民众之目的,另一方面,蒙古统治者自身对终极关怀的极其重视。从客观上讲,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如西藏佛教领袖、西夏佛教、蒙藏文化的相似以及生物基因等方面的影响。不论从主客观,还是从内外因讲,元朝蒙古上层崇信藏传佛教都是多方面的、多因素的。  相似文献   

16.
在蒙古族哲学思想史的研究中,特别是对蒙古汗国时期“蒙哲史”的研究中,弄清宗教(萨满教)和哲学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笔者对蒙古萨满教的腾格理(天)和哲学范畴的腾格理(天)做了比较研究,对二者的区别主要从时代,性质和内涵,形式和特点,中介,作用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对二者的联系主要从三个方面,即二者的根源是同一方面,重合和一致的方面,后者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方面进行阐明。  相似文献   

17.
蒙古族舞蹈本身具有深厚的宗教意蕴,正是蒙古族人民心灵深处那对于生命、对于自然的折射和独自。而这种意蕴由于蒙古民族能歌善舞的天性得到了充分发展,使得许多与宗教有关的蒙古族舞蹈在其流传的过程中渐渐淡化为民间舞蹈。  相似文献   

18.
勇士、美女幻化成蜘蛛的题材普遍存在于蒙古史诗中,形成一种较为固定的、规范化的勇士幻化蜘蛛母题.这类神变题材对史诗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情节的丰富诸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表现了蒙古民族对超自然、超现实神秘力量的祟尚,增强了史诗的趣味性和艺术力量.蒙古史诗中神变题材的产生并不偶然,是源于一定的宗教观念,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蒙古族传统萨满教认为万物有灵,崇信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且极富魔法变化观念.史诗《江格尔》中出现的勇士、美女幻化成蜘蛛的母题同其它类型的幻化题材一样,都是以一定的宗教观念为基础,是曾经存在过的某种宗教观念向审美的文学艺术形式积淀和演化而来的结果.《江格尔》中出现的勇士幻化成蜘蛛的题材,同蒙古民间流传的蜘蛛预兆凶吉的观念,在起源上都是以一定的宗教观念为基础的,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由于清政府极力推祟藏传佛教以羁縻蒙古族,格鲁派也渐渐波及整个蒙古地区。闻名遐迩的拉卜楞寺,吸引了大批蒙古族子弟。文中分别叙述了罗桑内丹大师、索南智华学者、嘉样图丹尼玛活佛、苏尼·贡却乎闹日学者四位蒙古高僧略传。他们以崇高的威望,为藏蒙地区的佛教大业做出了特殊贡献,成为藏蒙文化交流的使节。  相似文献   

20.
论蒙古族文化与蒙古族舞蹈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族舞蹈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蒙古族文化也造就了蒙古族舞蹈独特的个性特点。本文从草原文化与蒙古族舞蹈、宗教与蒙古舞蹈、蒙古族舞蹈的地区差异三个方面分析了蒙古族文化与蒙古族舞蹈之间的关系,总结了蒙古族舞蹈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