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所谓报纸品牌忠诚度的建设,是指报纸在品牌建设中着意针对读者对报纸的信赖所做的品牌建设工作,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读者对报纸的忠诚,从而达到报纸稳定、持续的发展。读者对报纸的忠诚度,是从读者对报纸的满意的概念中引出的概念,是指读者满意后产生的对报纸品牌的信赖、维护和希望重复购买的一种心理倾向。读者的忠诚度其实就是指读者对报纸忠诚的程度。要想实现读者对报纸的忠诚,就要在报纸品牌的打造上多下工夫。读者对报纸忠诚的程度,从终极目标上看,表现在读者对报纸的依赖心理,但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条件是要做到报纸从业人员对报纸的忠…  相似文献   

2.
在对报纸进行编写的过程中,对读者的心理进行研究是报纸编辑人员的必要工作,在充分了解读者的心理的基础上来建立读者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读者对报纸的订阅量,满足读者对报纸的需求。在对报纸进行编写的时候,按照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等相关的因素,报纸编辑要对读者进行分类,然后按照分类进行不同内容的编写,再了解不同年龄、职业的读者对报纸内容的需求,进而使报纸的编写工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读者。  相似文献   

3.
一张报纸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决定着读者对报纸的信任程度;而读者对报纸的信任程度,又决定着报纸的传播效果。为此,每一家报纸都要时刻注意读者的反应和评价,力争提高读者的信任度,扩大传播效果,增强社会效益。 1986年7月2日,人民日报编辑部发表题为《我们的心愿——就人民日报改版30周年致读者》的文章,向读者表明报纸改革的愿望,并提出了要把报纸办得“可读、可亲、可信”的目标。从1986年下半年人民日报版面的变化,读者已经明显感觉到报纸正在努力塑造一个令读者感到“三可”的形象。读者纷纷致函人民日报编辑部,支持报纸的改革。当时全国记协  相似文献   

4.
一张报纸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决定着读者对报纸的信任程度,而读者对报纸的信任程度,又决定着报纸的传播效果。为此,每一家报纸都要时刻注意读者的反应和评价,力争提高读者的信任度,扩大传播效果,增强社会效益。1986年7月2日,人民日报编辑部发表题为《我们的心愿——就人民  相似文献   

5.
如何提高报纸的易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纸已进入一个竞争白热化的时代,在同一个城市出现好几份风格、定位相近的报纸已是普遍现象。读者选择哪份报纸并不是随意的。美国传播学大师施拉姆提出了一个关于受传者选择信息传播途径的可能性的公式: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①报偿的保证是指传播内容满足受传者实际需要的程度,费力的程度是指受传者选择某一传播媒介接受信息时所付出代价的大小。根据这一公式,一份报纸要想获得高选择率,首先要想方设法使读者通过读这份报纸能满足他对信息的需求。第二,努力降低读者接受信息过程中费力的程度。读者读报的成本,既包括购买报…  相似文献   

6.
推销商品,不研究消费者的心理不行;提供新闻,不研究读者心理不行。没有读者,报纸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为读者服务的新闻工作者,究竟如何面对读者?满足需求而不“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一张报纸,读者欢迎程度的大小与他的需求在这张报纸中得到满足的大小成正比。满足读者需求,是  相似文献   

7.
周劲 《新闻大学》2001,(3):50-52
版面是报纸各类内容编排布局的整体表现形式,报纸能否第一时间吸引读者,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版面。透过版面,读者可以感受到报纸对新闻事件的态度,感受到报纸的特色和个性。《北京青年报》以浓眉大眼为特色,要求报纸在报摊上能从众多报纸中  相似文献   

8.
报纸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 体,其传播的新闻信息要让广 大读者感到可靠和信服,这是 报纸发挥其功能和作用的前 提。提高报纸新闻的可信性虽 然是个老话题,但目前对许多 报纸来说,仍然是个迫切需要 解决的问题。 一、报纸新闻可信性的含义及其与新闻真实性的关系 报纸新闻可信性的含义是什么?笔者认为,就是读者对报纸新闻的真实性、可靠性的信服程度。它是读者阅读报纸时对新闻所含信息进行思维判断得出的一种结论。报纸新闻可信性的高低,表现为读者阅读报纸新闻时信服程度的高低。读者信服程度,是衡量报纸新闻可信性的一个标准。 从认…  相似文献   

9.
1.关于报纸的“重量级消费者”的操作性定义 读者是报纸这一传播产品的消费者。对于读者作为报纸消费者的划分可以从两个维度上加以区别:一是从读者对于报纸的行为依赖程度上划分——经常还是偶尔;一是从读者对于报纸的心理依赖程度上划分——非常重要还是无关紧要。如果我们把这两个纬度加以交叉,我们便可以得到读者作为报纸消费者的3种“量级”:轻量级消费者、中量级消费者、重量级消费者。  相似文献   

10.
顾全 《新闻窗》2007,(3):72-74
版面是报纸各种内容编排布局的整体表现形式,报纸是否可读、能否在报摊上吸引视线,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版面。透过版面,读者可以感受到报纸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和感情,更能感受到报纸的特色和个性。版面吸引读者,主要是吸引读者的视觉,通过利用人  相似文献   

11.
谁是报纸的“重量级消费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关于报纸的“重量级消费者”的操作性定义读者是报纸这一传播产品的消费者。对于读者作为报纸消费者的划分可以从两个维度上加以区别:一是从读者对于报纸的行为依赖程度上划分──经常还是偶尔;一是从读者对于报纸的心理依赖程度上划分─—非常重要还是无关紧要。如果我们把这两个维度加以交叉,我们便可以得到读者作为报纸消费者的3种“量级”:轻量级消费者、中量级消费者、重量级消费者。所谓报纸的重量级消费者是指那些既认为读报非常重要,同时又有几乎天天接触报纸的实际行为的读者;所谓报纸的轻量级消费者是指那些既认为读报不…  相似文献   

12.
浅阅读是一种阅读方式,又是一种生活方式,人们在其中找到了直截了当的快乐,时间在这种快乐中轻松易逝。报纸这一媒体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浅阅读的需求。浅阅读表现出消费文化的一些突出特征:快餐式、随意性、享乐化、碎片化。报纸如何把握住浅阅读时代读者的口味,使报纸让读者乐于接受?首先,应当注重报纸形式设计,强化报纸的视觉效果。其次,在内容上应研究读者口味,提供精彩的"碎片"。一份成功的报纸还应该做海量信息的导引者,并且有意识地加入深阅读元素,逐步完善报纸结构。  相似文献   

13.
副刊,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张报纸的素养和品位。"报纸耐不耐看,主要看副刊。"著名报人赵超构一语道出了副刊的地位。好的报纸副刊,是陶冶读者情操、净化读者心灵的"精神家园"。然而,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副刊已成为报纸争夺读者眼球的一个重要武器,有些副刊更是已经成了报纸的品牌。然而,随着社会文化多元化趋势加  相似文献   

14.
杨钰 《新闻采编》2003,(4):45-46
在商界 ,经营者把顾客比作上帝。推而言之 ,办报人的上帝就是读者。一张报纸办得好与差 ,要看它的读者群多还是少。一般来说 ,报纸办得好 ,读者就多 ;办得不好 ,读者就少。读者多与少 ,读者面大与小 ,是衡量报纸办得好与差的重要标志之一。如果一张报纸读者根本不愿意看 ,那就失去了办报的意义。报纸是靠编采人员办的。要想办好一张报纸 ,必须要有一支好的编采队伍。编采人员的政治素养、业务素质、新闻敏感、观察事物的能力以及深入实际生活的程度 ,都直接影响着报纸的质量 ,影响到发行。因此说 ,一张报纸有没有可读性 ,读者愿不愿意看 ,直…  相似文献   

15.
正一张报纸是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特色,读者是否愿看、爱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报纸的信息内容和编排质量。近年,随着报业竞争的不断加剧,许多报纸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读者快节奏生活的需求,在报纸内容以及版面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创新,从而使国内报纸呈现  相似文献   

16.
吴渊 《新闻界》2000,(5):57-57
由于报业的发展,报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竞争的焦点就是通过对读者的争夺从而达到对读者消费广告市场的争夺。现在的读者对报纸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信息量大,内容可读,而且要求版面美观、阅读方便节约时间。这就对报纸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内容大致相同的信息中,编辑独特的策划是吸引读者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同一个事件同一个话题,甚至是同一篇文章,通过不同编辑之手刊登在不同的媒体上,读者感兴趣的程度也不一样。   一、版面的独特设计体现了编辑的版面语言及报纸的风格   读者阅读报纸有一个过程及习惯。阅读…  相似文献   

17.
地方报纸被地方读者接纳的程度,是其他报纸所不能比的。甚至在广播、电视、互联网无处不在的今天,在新闻发生时就可以同步传播的今天,地方读者对当地报纸的热衷度仍然不减,为何?笔者认为,这与地方报纸对地方文化的渗透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一、读者忠诚度—— 报业竞争中“看不见的手” 报业竞争的实质是读者的竞争。报纸要想在日趋激烈的报业竞争中立稳脚跟,赢得一席之地,就必须拥有一支相对稳定的读者群。人们通常把报纸的读者群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类叫基本读者群。它虽不能囊括所有不同类型的读者,但往往具有相当程度的典型性。报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主要集中在这一群体身上。报纸的办报模式、办报风格和办报方针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也以这部分人的阅读兴趣为参照系。一类叫紧密读者群。这一读者群尽管不如基本读者群那样稳定,但他们经常看报,与报纸联系较为紧密。还有一类叫松散读者群。这一读者群虽然只是偶尔看报,与报纸联系较为松散,但它的绝对数字颇大,而目随着城市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这样的临时读者或潜在读者会越来越多,他们对报纸是否满意,直接关系到报纸能否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一张报纸要想求得发展,就必须重视研究它的潜在读者群。  相似文献   

19.
新闻、报纸要有可读性,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党报也应具有可读性,也成为共识。所谓可读性,是指一条新闻或一张报纸适于读者阅读的程度和吸引读者的能力。这种程度越高,吸引能力越强,可读性就越强。可读性是新闻和报纸的重要属性之一。没有多少可读性的报纸,在激烈的报刊市场竞争中是难以站住脚的。当然,可读性也有高雅阳粗俗之分。我们讲的可读性,是指高雅健康、生动活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时代,报纸读者在流失,地市级报纸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哪里?根据不同读者对象精心办好不同报纸,实行"分众化办报、精准化传播"策略,在较大程度上可以延缓读者的流失.具体说,变革传统报纸形态,实行全新的"主报+副报…‘配餐式"办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