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各方面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是关系到学校政治稳定的基础工作。在学生班级里也存在着不同类型的群体,而往往是非正式群体对学生管理工作具有重大影响。本文试图就班级中非正式群体产生的原因以及管理技巧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学生管理工作者起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曾旭升 《职教论坛》2001,(10):47-47
班级是学校中的一个基本单位,它既是学生在校集体生活学习的基本单位,又是学校开展教学、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单位。同时,班级又是一种社会系统,是社会的投影。在班级这个群体内,不仅时刻反映着社会的情境——社会的价值观念、社会的风气、社会人际关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社会的各种变化等,而且更重要的是班级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着社会的要求,成为社会要求的主动体现者。同时,班级工作还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并使其形成教育合力的纽带。因此,必须充分认识班级工作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班级…  相似文献   

3.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间的相互吸引力,凝聚力强的群体,其成员的归属感强,群体内部人际关系融洽、和谐,从而群体能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学校中的班级作为一种正式有机群体,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  相似文献   

4.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质量的提高和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形成。班级作为群体一旦形成,就需要一定的行为准则统一其成员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以保障群体目标的实现和群体活动的一致性,这种约束群体成员的准则就是群体规范。它确  相似文献   

5.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集体是班级群体发展的最高境界。班集体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通过班级组织及各种规章制度的制约、班级舆论和班风的影响、班级内人际交往以及大量班级活动来实现的。班级管理具有一般管理的计划、组织、  相似文献   

6.
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突出精神文化、强化制度文化建设、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和重视活动文化建设四个方面。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群体主动参与创造班级文化,才能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使学生获得创造的自由与发展的空间。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学生是一个学校的中心,也是班级管理的重点。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关心每一位学生,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但现实是班级中还存在一些不被老师注意的群体,那就是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所谓非正式群体,也称自然群体,是相对于班委会、团小组等一类正式群体而言的,是无正式规定下学生自发自然形成的群体。  相似文献   

8.
班级群体是学校系统中重要的子系统,贯彻“以人为本”原理对学生班级进行有效管理是现代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研究学生心理与行为活动的规律,应用期望理论的激励机制管理班级,科学地调动学生自我管理、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将开创学校班级管理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人在旅途,结伴而行。学校是驿站,班级是群体。现代社会在提倡个性自主发展的同时,同样注重群体质量的研究,班集体是最有生命力和想像力的群体。班集体建设应参考和吸收其它相似群体活动中的积极成果,从而使班级活动显得更有活力和实效。本文拟就教育界热门的班集体建设与社会上  相似文献   

10.
邹春丽 《考试周刊》2013,(9):186-187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已成为班级、学校、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笔者通过对该群体的概念特点及成因进行分析,从班级和家庭两方面入手,提出了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的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11.
班级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中所处的最稳定、最直接的群体,它是学校组织结构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学校的一切教学和教育活动都是通过班级这个组织形式来加以实现的,而班风建设又是班级建设的关键所在.如何建设良好的班风是本篇文章的重点,主要从三方面来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2.
班级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中所处的最稳定、最直接的群体,它是学校组织结构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学校的一切教学和教育活动都是通过班级这个组织形式来加以实现的,而班风建设又是班级建设的关键所在。如何建设良好的班风是本篇文章的重点,主要从三方面来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3.
群体是一个社会学术语。通常是指为实现特定目标而组织起来的,按一定规范相互作用、共同活动的人群结合体。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把群体划分为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或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或松散群体与凝聚群体。班级群体属于小型的、正式的和凝聚的群体。众所周知,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因为它具有特定的功能。班级群体依然。探讨和研究班级群体的功能。对于科学地开展班级教育与教学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班级群体是学校系统中重要的子系统。贯彻“以人为本”原理对学生班级进行有效管理是现代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研究学生心理与行为活动的规律,应用期望理论的激励机制管理班级,科学地调动学生自我管理,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将开创学校班级管理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班级是组成学校最基本的单位,是学生生活于其中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群体.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体,科任教师只有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才能够发挥班级管理的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16.
在学校班级群体当中,班主任与学科教师是该群体中不可或缺的组织形式。有学校必然有班级,有班级必然有班主任。班主任是架起学校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的桥梁。但一个班级并非只由一位班主任教师进行所有学科的教学及管理工作,还必然有其他学科教师的参与、辅助与支撑,否则,班级群体就不可能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班集体。由此可见,班主任与学  相似文献   

17.
班级是组成学校最基本的单位,是学生生活于其中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群体。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体,科任教师只有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才能够发挥班级管理的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18.
在职业学校中,根据学生所学专业以及学生群体的性格差异,推行班级特色管理,是职业学校班级管理的又一思路。  相似文献   

19.
班级,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场所,也是教师开展班级工作、进行班级管理的场所。人在一定的空间内的长时间聚集容易结成群体,群体的力量对外彰显实力,对内影响个体心理塑成。群体有积极的作用,必然也会有消极的作用,班集体作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群体同样如此,如何形成好班集体的合力,发挥班集体好的影响,这就需要班主任开展有效的班级管理工作。在新时代的今天,有效的班级管理需要新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0.
班级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是基本组织形式,班级 管理工作也是学校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班级是学生接受教 育的主要场所’班级教育工作是学校教学目标的重点’本文探 讨职高班级管理工作策略’希望对职高班级管理渗透情感教育 方面做出一定的有效性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