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教育是一种产业,这是由教育的特性以及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特殊意义决定的;教育产业化是建立教育产业运作方式的动态过程,它符合教育的客观规律和我国的基本国情;推进教育产业化应通过改革教育决策、投资体制,培育教育市场,建立学校法人制度等措施对现行教育进行改造,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教育制度和现代教育产业。  相似文献   

2.
企校合作是企业与学校优势互补、相互依存,最终实现教育的社会化和社会的教育化的一种“开放式”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教育产业化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教育是创造财富的产业部门,教育产业化是必然的逻辑结论。但是不是一切社会的教育都有产业化的要求和条件?是不是教育产业化就是否定了教育规律对教育活动的制约作用呢?人们认识上的模糊带来了对教育产业化的许多歧义和非议。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教育产业化的一些问题进行辨析。 一、教育产业的含义 何谓产业?产业是一个经济范畴概念,它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生产具有同一属性的物质或劳务产品的企业、行业、部门的集合。由于产业内在的多层次性和外延的广泛性,因此人们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对产业进行不同的划分,如马克思…  相似文献   

4.
关于我国教育产业化与产业教育化趋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琴 《继续教育》2002,16(2):22-2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家以及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转向知识和技术领域,知识的创新速度及其应用能力将成为重塑世界经济格局和决定企业命运的关键性因素。综合国力的竞争,现代化建设后劲的大小,企业长远发展的能力等,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和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面临市场经济的宏观环境,近年来,我国教育产业化趋势日趋明朗,“产业带动教育,教育推动产业”,教育同产业之间融合的态势以及产业的教育化趋势也在不断加强。一、我国教育产业化的趋势日趋明显近年来,有不少专家学者对我国教育产业化问题提出自己的建…  相似文献   

5.
银教联合是为了拓展银行业务生存空间,打破教育发展资金的“瓶颈”制约,而由银行与教育部门(学校)以银校合作的形式构筑的一种长期稳定、优势互补的双赢模式。一方面,银行为校方开发高新技术,发展教育产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一方面,学校承诺将校方存款,并动员教师个人存款存入银行方,并为银行方提供人力资源开发、金融科技开发等方面的全方位支持。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银教联合是现实而必要的。教育消费的巨大需求,巨额的学费来源,一方面能够充实银行经营资金使其经营实力进一步壮大;另一方面,银行可以把吸收的教育资金贷给投资办学者,从而解决教育产业化过程中由于资金短缺所衍生出的一系列问题。“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离不开教育的快速发展。教育经费投入缺缺与教育优先发展的矛盾使银行融入教育产业,即银教联合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6.
论教育经济     
教育经济是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经济是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经济,是教育与经济的一体化,经济教育化和教育经济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二是将最终融合成教育经济,我国应从;战略高度来认识和发展高等教育,开扩高教与经济结合的思路,促进高教产业化,从而建立教育,经济一体化的格局。  相似文献   

7.
国有在《关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指出:教育是全局性、先导的基础产业。对此,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教育作为产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学校校办产业的产业化,使学校成为促进知识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一是指教育需求的产业化和产出的市场化,实行收费办学和学生进入市场择业。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8.
在揭示信息经济的主要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教育产业在发展信息经济中的巨大作用,提出必须从教会学生学习,拓宽课程设置范围,扩大学校与产业部门的合作几个方面深化教育改革,使教育产业适应信息经济的发展趋势,为信息经济的发展培养信息化人才并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教育观是指对教育这一社会活动,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大教育观是从空间、时间、内容、功能等方面,相对于传统教育观都有所增殖的一种新型教育观。在空向上,它表现为教育的社会化和社会的教育化,即为社会化教育,相对于传统的学校教育在空间上的极大扩展;在时间上,它表明是终身教育,或称继续教育,相对于传统的阶段教育在时间上的极大延伸;在内容方面,就是通才教育,  相似文献   

10.
教育化是当代教育哲学阐述社会问题转变为教育问题的重要概念,并被广泛用于学校教育、终身教育和教育改革等问题的讨论。德帕普等分析了社会教育化的历史趋势和现实动因,并对其可能导致社会矛盾的转嫁、教育的实用化以及个体的自主性风险等负面影响提出了批评和担忧。这些批评在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有警示和借鉴价值,但仍具有西方视角的局限性和理想主义倾向,在借用福柯的规训权力理论时也显得过于悲观,教育化被更多地视为一个消极的规范化过程。从福柯的知识/权力分析来说,教育不是与权力无关的纯知识领域,教育化批判并不能脱离对现代社会的整体反思,而规范化除了控制性之外也具有积极的生产性,有理由在警惕教育化风险的同时对其保持乐观。  相似文献   

11.
教育文萃     
农村职业教育产业化的途径及问题张志增在《教育研究》2000年第12期撰文探讨了农村职业教育产业化的特点、途径及问题。一、农村职业教育产业化具有下列特点:1.坚持政府的指导、统筹和支持。2.强调为当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服务。3.注重培养农村职业学校的自我发展能力。二、实施农村职业教育产业化的途径如下:1.“学校主体”式。即以农村职业学校为主体,以农村职业学校的学生为辐射源,根据当地产业优势,创建新的产业链条,实现农村职业教育的产业化;2.“合同契约”式。即以农村职业学校为基础,通过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把农村职业学校与…  相似文献   

12.
民初旧的封建专制被打破,而新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又因民主基础薄弱无法建立起来,社会陷入了严重的失范状态,只有实行具有一定现代导向的过渡性强权统治才能渐进地从封建专制过渡到现代民主。袁世凯在政治上专制集权,同时推行一系列具有现代导向的行政改革,使中国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统一时期;在经济上鼓励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迎来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在教育化方面,鼓励现代教育化的发展同时用传统化整合意识形态,使教育化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洪宪帝制前袁世凯的这一统治符合当时的中国实际,是具有合理性的。  相似文献   

13.
我们认同教育是产业的提法,但不是产业化,而应该是产业式。教育产业化,显然不符合国际趋势。教育是公益事业,教育应向产业发展,指的是把教育事业按产业的格式进行,就是再不能计成本,不管培养的数量、质量,吃大锅饭。就是要走教育家办教育的路子,可以政教分离,学校领导的前途出路和学校的教育工作挂钩,校务公开,进行审计。就是要扩大学校的自主权,作到既统一集中又灵活多样。进行市场竞争,从管理上作文章,对办不下去的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一种产业 ,这是由教育的特性以及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特殊意义决定的 ;教育产业化是建立教育产业运作方式的动态过程 ,它符合教育的客观规律和我国的基本国情 ;推进教育产业化应通过改革教育决策、投资体制 ,培育教育市场 ,建立学校法人制度等措施对现行教育进行改造 ,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教育制度和现代教育产业  相似文献   

15.
试论高等学校的企事业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高等教育产业化问题的讨论,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成为高等教育改革讨论的热点问题.一些学者认为高等教育是一种产业,高等学校是产业部门,发展教育产业不仅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而且可以减缓就业压力,加速人才培养.另一些学者则认为高等教育不是产业,高等学校也不是产业部门.高等教育是由国家主办的社会公共事业.如果教育产业化,不仅使绝大多数人更多地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权利,而且会扩大贫富差别,并加剧激化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产业化概念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高等教育产业化的争论存在不少似是而非的观点。文章认为,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实质是运用现代产业发展机制和管理方式推进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方向社会化和办学投入产出效益化的过程;高等教育产业化不同于商品化,市场化,不等于实行高收费和谋求高利润,推进高等教育产业化并不必然导致违背教育公平和教育规律。  相似文献   

17.
教育产业化问题讨论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讨论中,教育产业化问题是一个重要方面。现将近两年来的讨论情况概述如下。有的论者认为,教育不是产业。其主要理由是:第一,教育劳动不是生产劳动,教师不是产业工人。教育不能直接生产出任何物质产品,而是通过它所培养的人作用于生产的,是“间接的”、“潜在的”和“可能的”生产力,不是直接的生产力。教育只是促进生产发展的因素,不论其作用多么大,绝不等同于生产本身。教育既然不是生产,当然也就不是产业和产业部门了。第二,教育具有上层建筑的属性和“教化”功能,不同于从事经济活动的产业部门。教育不…  相似文献   

18.
学校组织结构变革是适应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其本质是学校各主体和权力关系的调整,重点要理顺学校中党与政、行政与专业、教与学、家校社几对重要关系。在变革的具体路径上,一要确保党组织在学校集体决策中的中心地位,保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二要在部门设置上实现纵向精简与横向拓展,推进学校管理扁平化与专业化;三要推进组织功能整合与部门互联互通,满足人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四要构建多层次协商平台,为学校改革提供强大的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9.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家以及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转向体现知识和技术领域,知识的创新速度及其应用能力将成为重塑世界经济格局和决定企业命运的关键性因素。综合国力的竞争,现代化建设后劲的大小,企业长远发展的能力等,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和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面临市场经济的宏观环境,近年来,“产业带动教育,教育推动产业”,[1]教育同产业之间融合的态势以及产业的教育化趋势在不断加强。关于产业的教育化趋势,理论界和现实中出现两种不容忽视的现象:1.近年来,理论界提出了企业是一种“学习型组织”的…  相似文献   

20.
1992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把教育列为“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面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此后,教育产业化就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我们所说的教育产业化主要是指将一些成功的产业经营机制和方法引入到教育活动中,在尊重教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使教育运行与产业经营有机结合,更好地利用教育资源,发展教育产业,提高教育效益。我们认为,教育产业化并不是将教育变成一种传统意义上的产业,更不能说教育产业化就是商业化。一、教育产业化发展趋势 教育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产物,是教育产业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