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问题是"问题学生"形成的主要原因。文章分析了"问题学生"与"家庭问题"的关系,认为单亲家庭是"问题学生"的主要成因,"问题家长"是"问题学生"的直接根源,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是"问题学生"的又一诱因,"问题家庭"的辐射作用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学生","官员家长"是"问题学生"的另一诱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管理措施,以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2.
孙蓉 《考试周刊》2011,(24):98-98
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和动力。学生自主发展的动力是学生自身内在的矛盾和冲突,引发学生内在矛盾和冲突的导火线是一串串的“问题”。就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而言,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始终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  相似文献   

3.
提出问题,是一种有创造力的表现。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思想。美国衡量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把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的问题老师答不上来,就算成功。而在我国,课堂教学更多的是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却很少见学生向老师提出问题,这不能不令我们深思。我们认为教师应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养成善思好问的习惯,教师要把提出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 影响学生不能提出问题 的原因及对策学生缺少提出问题的能力,主要原因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提问习惯。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学生不…  相似文献   

4.
问题是思考的开始,是探究的基础。从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想办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积极引导学生发现,提出有效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们传统问题教学的方法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评价问题,学生毫无评价的权利;学生产生了问题,教师的任务就是解答学生的问题,教师把解决学生的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学生缺少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上三种表现是与目前提倡的培养学生创新  相似文献   

6.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具体方法是: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触及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数学问题;组织学生合作交流,促进学生深刻理解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7.
高校问题学生是高校教育管理中的特殊群体。公正总结高校问题学生的客观表现,深度剖析高校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重新唤起问题学生的自信,引导问题学生积极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明确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定位,帮助学生树立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促使其回归健康成长之路,是解决高校问题学生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8.
<正>问题是思维活动的起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巧妙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问题教学给当前的语文教学带来了一缕新鲜的空气。但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是:问题从何而来?问题设计如何优化?问题如何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一、问题从何而来问题来自学生预习。问题教学的关键是问题的提出,最高境界应该是问题由学生提出,并且由学  相似文献   

9.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的学生不会是好学生!”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首先要使学生的脑子里产生问题,有问题的意识。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良好习惯是培养和强化问题意识的关键。如何结合数学教学的特点以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激趣的方法很多,其中问题激趣方法是一个既容易操作又容易取得成效的方法。新课标的问题教学法与过去的问题教学法不同,最明显的区别是:以前的问题教学法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作答,学生被动地接受问题、思考问题,老师提出的问题解决了,学生就可以不用多思考、多费脑了;而新课标的问题教学法则是以学生提出问题为主,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把问题延伸到课后,课堂教学是教会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学习,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去寻找答案。问题能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11.
李梅 《考试周刊》2011,(77):185-185
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本文阐述了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策略:从学生的心理入手,让学生敢问;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愿问;教会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会问。  相似文献   

12.
问题学生是指有学习障碍、有不良行为或心理不健康等特点,并需要帮助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问题学生"是教育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每个班集体当中都有这样的学生,问题学生的转化,关系到一个班集体的稳定,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成功转化问题学生是一个合格班主任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3.
农村中学学生的问题意识薄弱,主要表现为三种情况:一是学生不敢提出问题;二是学生不想提出问题;三是学生不会提出问题。学生问题意识淡薄除与学生自身有关外,还与当前我国的教育模式、教师的教育观念等有着密切联系。在教学中必须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兴趣,授人以渔,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思考问题的心理品质。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利于学生的直接学习兴趣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品质的发展。问题意识是学生终生的财富,是创造发明的基础,也是新课堂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15.
“问题学生”是学校中的一类特殊学生群体,这一概念具有发展性和相对性.问题学生的“回归”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人本主义课程观在问题学生“回归”中的价值体现为:课程目标方面,关注问题学生全面发展;课程内容方面,契合问题学生生活经验;课程实施方面,鼓励问题学生积极参与;课程评价方面,唤醒问题学生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16.
正问题意识是学生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如今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薄弱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是当前所有数学教师都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初中数学学习的技巧,对以后高中数学甚至是大学数学的学习都有帮助。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谈怎样培养初中数学学生的问题意识。一、理论结合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相似文献   

17.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教学活动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实现学生主体的回归。课堂现状折射出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是学生思维能否得到很好发展的关键点。教师应着力于问题的设计,研究核心问题、基本问题和具体问题所形成的探索性问题链,立足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关注学生思维的过程,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养成,提升学生思维的参与度等。  相似文献   

18.
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摇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改的呼唤,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探究性学习方式的中心是针对问题的探究活动,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再进行推理、分析,找出问题解决的方向。可见探究发端于问题,能否有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课改的成败。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那么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问题是创新的源泉,提出问题也是新课改的目标之一。而问题意识与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关系密切;问题意识是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变革的着力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有效教学的形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要从学生入手。更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数学问题意识,将其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问题是推动探索的原动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题,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探索意识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堂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