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西方一种审美理论的“心理距离说”是由心理学家、美学家布洛于1912年在《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一文中提出来的,他将审美活动从心理距离这一角度进行了全新的阐释与概括,正式提出了审美的“心理距离”原则,从此,距离审美原则得到较为普遍的认同。  相似文献   

2.
“心理距离”是人们面对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时,摒弃原先功利的、伦理的、实用的想法,采取一种空明虚静的或者实事求是的态度。质言之,即采取一种与原先想法(如果原先有想法的话)拉开一定距离的心理态度。 心理距离说是由本世纪初瑞士(?)英国的心理学家兼美学家布洛创立的。他是从审美角度立论的;他在《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一文中提出“心理距离”这个概念,并论述了心理距离说的有关规律。他认为“心理距离”是“介于我们自身与对我们发生影响的事物(或我们对事物的感觉)之间的距离”。“距离  相似文献   

3.
“心理距离”说,是英国美学家布洛首先提出来的。布洛所说的“距离”,就是“介于我们自身与我们感受之间的间隔,是物我实用观点上的隔绝。”布洛还把有无距离视作有无审美的根本区别,”“美,最广义的审美价值,没有距离的间隔就不能成立。”为了说明问题,他举了一个雾海行船的例子。他说,人在雾海行船之时,往往会感到危险,大有命运难卜,紧张、恐惧的心理状态;可是,如果抛开那些由于危险而产生的恐惧心理,把注意力集中在周围景色和风物上,其心理状态就会出现另一状况。造成这种心理状态的差异性,就是由于“距离从中作梗而造成的。”雾海行船时之所以会出现不同的心理状态,就是由于后者使周围景色超脱了个人需要和目的牵涉而造成的(见《美学译文》第二期布洛:《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  相似文献   

4.
“心理距离说”是英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Edward Bullough)1912年提出和创立的一种心理学美学理论。他认为“心理距离是介于我们自身与对我们发生影响的事物之间的距离”。距离“是一切艺术的共同因素”,是一种审美原则,在审美时“最受欢迎的境界乃是把距离最大限度地缩小,而又不至于使它消失的境界”。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数学课教师,在把“心理距离说”运用于课堂教学和课下与学生交流等方面,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注意师生情感上的距离情感上的距离应在相互了解中逐渐缩短,但也应有一…  相似文献   

5.
从创作心理学和审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并分析了布洛的“心理距离说”这一美学理论,重点阐述了“心理距离”的涵义、内在矛盾性、易变性和“心理距离”形成的因素等观点,并结合艺术创作和审美实践中的实例,分析这些观点的合理性和片面性,指出“心理距离说”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理论缺陷。  相似文献   

6.
据说,艺术是对现实的远距离超越,也有人说,艺术要象现实中的人一样具有蓬勃不息的生命。 一 艺术作品的意味实质上就是人们的审美经验,因此,历来关于艺术与非艺术的争论都必然归结为审美经验与现实经验的区别。 将审美与生活区别开来,是审美科学得以独立、发展的前提。为此,康德曾把审美界定为无功利性活动,布洛又把这一理论发展为“心理距离说”,即是,审美之所以能  相似文献   

7.
朱光潜吸收和发展了布洛“心理距离说”这一理论。文章从艺术类型、美学原理、艺术批评等角度阐明“心理距离说”在朱光潜美学体系中的内涵及地位,并以此为例探讨研究朱光潜美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美学中有一说,谓之“距离说”,是瑞士美学家布洛提出来的。其说认为审美时主客体之间要保持一种心理距离。举例说:一条轮船在海上遇到了大雾,随时都有触礁的危险,但如果有人能用泰然处之的态度去欣赏这仙境般的海雾,同样可以得到愉快的美的享受。这就是保持了恰当的心理距离的缘故。这个距离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生活中这一类例子可以说随处可见。譬如,  相似文献   

9.
距离是审美的一个必要因素,审美中的距离有丰富的内涵,不仅仅指时空距离,更重要的是作为艺术因素的"心理距离”。审美过程中插入心理距离以后,实际上处于一种功利情感淡出审美情感介入的状态之中。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异与惯常思维,是由于距离带来了艺术的虚构。  相似文献   

10.
布洛的“心理距离”的核心是强调审美的无功利性,同时也看到了距离的适度问题一不要太远也不要太近。这些观点在现代社会是有重要意义的,一般来说有两种现代性:启蒙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作为审美现代性的心理距离在当下审美泛化的情形下,可以重新唤醒人们对美的无功利性和超越性体验。  相似文献   

11.
汪珍 《中国教师》2010,(Z1):313-314
<正>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既繁细而又令人愉悦的艺术工作,它不仅需要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强烈的责任感,更需要有较高的知识素养和人文素养。作为班主任,我们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要站在非功利的角度与学生建立起一种非实用的特殊审美关系。瑞士美学家布洛提出"距离说"的审美态度,主张审美时,主客体之间要保持一种无功利的非实用的"心理距离",距离过大或过小都无法欣赏。  相似文献   

12.
人的观察视角不同,决定了观察距离的不同。但艺术观审中的“距离”则是一种超实用的审美距离;是日常心理距离向审美距离的跨越。由悲喜剧中的距离审美和假定性心理图式,展开接受美学的距离视野,以此论证艺术与生活中观审距离的生成。接受美学系统阐述了审美距离的生成在于“意义”与“自我感受”的连续性,即审美最佳效果的适中距离,而悲喜剧的艺术接受,最为典型地解释了审美距离的复杂性质;同时,从“生活”中的观审跃升到“艺术”中的观审,也需要心理“距离”的产生,它是两者转化的重要中介。  相似文献   

13.
艺术的最终目的是作者与读者、作品与感受形成强烈的共鸣。而在文艺欣赏时读者与作品总是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是因为只有实际的时空距离造成的感觉误差,形成欣赏时的心理错觉,才使得耳目所及的客体是他感觉到的客体而非实在的客体时才能产生美感。这种与客体间发生的“无我的但又是如此有我的关系”被布洛称为“心理距离”。其实对于审美愉悦来  相似文献   

14.
朱光潜吸收和发展了布洛"心理距离说"这一理论,从艺术类型、美学原理、艺术批评等角度可看到"心理距离说"在朱光潜美学体系中的内涵及地位。该文以此为视角来探讨、研究朱光潜的美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西方美学家布洛把审美主体与客体间发生的“无我的但又是如此有我的关系”,称为“距离”,认为“距离把艺术提高超出个人利害的狭隘范围之外”,使主体能对客体进行凝神观照,从而获得审美愉悦。这种“距离”说对于我们讲析文学作品有一定启示。 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一直提倡作者编者教者学者“四心相通”、“心灵共鸣”,不少教师授课时努力投入情感,进入角色。诚然,根据美感的直觉性和情感性特征,这样做能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这种“投入”和“进入”如果达到了绝对的忘形忘情、浑然无间的程度,学生感到过分真实,反而不能  相似文献   

16.
朱光潜正是努力通过自身对中国古典诗论的理解,不仅将克罗齐的“直觉”从一种思辨式的哲学思考引申成为心理学上的关感体验,更是同时化用布洛的“距离说”和立普斯等人的“内模仿论”“移情说”,从美的凝神静观与自由“出入”出发,建构了“中国化”的现代美学。克罗齐的“直觉”被朱光潜改造成为凝神静观的艺术审美经验,布洛的“距离说”又构成了理论弥补的关键因子。从审美直觉到审美距离,构成了朱光潜审美经验论的逻辑框架与核心特质,其对中国古典文论的化用也给当代的异质性比较诗学注入了崭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审美距离是文艺活动过程中的重要原则,布洛最早在理论上加以阐述并且给予肯定,但他在使用时,特指的是心理态度。本文认为,审美距离不能局限为纯粹的心理问题,而应该从三方面去把握,即心理距离、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  相似文献   

18.
在二十世纪心理学美学诸流派中,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可以说对朱光潜先生早期学说影响至深。朱先生不仅据此批判了克罗齐形式主义的“直觉说”,合理地解释了美感发生的心理条件,而且应用“距离”于悲剧的研究和人生美学的探索,使悲剧理论在辩证综合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并对人生、生活作了美学的诠释,建立了以“艺术——情趣——人生”为理论模式的人生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9.
“距离”一词的本义,是指时间、空间而言,它的比喻意义,是指美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审美心理距离。中国和西方的历代美学家、文学家都从不同角度,在一定层次上对它进行过表述,但直到本世纪初英国美学家爱德华·布洛对它进行明确、详尽、完整的论述,审美距离才作为一个审美原则被人们普遍接受,并运用于具体的理论批评和文艺创作中去。本文拟就《世说新语》中魏晋士人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观照和作品作为审美客体所产生的与读者间的审美距离,谈一点粗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距离学说"是由德国哲学家叔本华首先提出的,英国心理学家布洛进一步提出了"心理距离"学说,后来这一术语引入汉语修辞学,对许多修辞文本的建构有很强的解释力。"心理距离"在汉语修辞艺术中无处不在,本文试图从"心理距离"的角度阐释汉语双关辞格的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