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感应电动机是一个多变量、强耦合、非线性的控制对象。微分几何理论是目前分析非线性系统的一种很有效的数学工具。文章介绍了应用微分几何理论对感应电机转速和磁链进行解耦控制的方法,并对解耦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王成武 《考试周刊》2010,(36):185-187
本文采用非线性变换和非线性系统反馈线性化理论,建立了同步旋转坐标系下静止同步补偿器的非线性数学模型,结合线性系统最优控制原理,设计了STATCOM的状态反馈线性化解耦控制器,实现了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并基于PSCAD/EMTDC的数字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3.
感应电动机是一个多变量、强耦合、非线性的控制对象。传统的矢量控制只是进行3/2,2/2变换,变换之后的系统难以进行PID调节器设计,本提出的解耦控制方案可以容易进行PID参数设计。理论和仿真试验结果都表明,这种控制方案可以得到磁链与转速静态解耦,易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4.
集中供热系统热网有着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时变性、强耦合的特点,智能解耦控制算法是解决热网流量控制的有效方法。文章讨论了神经网络解耦控制策略,设计了基于非线性、多变量的神经网络解耦控制器。应用于实验室热网控制的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有明显的控制效果,能实现稳定供热和均匀供热的整体目标。  相似文献   

5.
磁悬浮开关磁阻电机是一个具有强耦合、非线性、多变量的复杂系统,为更有效地对其进行解耦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逆系统方法的磁悬浮开关磁阻电机悬浮系统的解耦设计,建立了磁悬浮开关磁阻电机悬浮系统的状态方程,并对解耦系统的性能进行了仿真比较,结果表明,通过逆系统解耦,磁悬浮开关磁阻电机悬浮系统在径向两个垂直自由度上有效实现了解耦和独立控制。  相似文献   

6.
采用Lagrange方程建立了平面二级倒立摆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将其在平衡位置附近进行线性化,得到系统在2个正交控制方向解耦的近似模型。根据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系统的线性二次最优调节器,并利用Visual C++6.0和Visual Basic 6.0实现了人机交互,实时控制在多媒体定时器中断服务函数内实现,自主搭建了一套平面二级倒立摆实验平台。系统成功实现稳摆控制,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建立平面二级倒立摆解耦模型的合理性与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静止同步补偿嚣(STATCOM,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系统,建立精确的换流器数学模型比较困难.本文采用非线性变换和非线性系统反馈线性化理论,建立同步旋转坐标系下STATCOM的非线性数学模型,结合线性系统最优控制原理,设计STATCOM的状态反馈线性化解耦控制器,实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基于PSCAD/EMTDC的数字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8.
对感应电动机基于微分几何解耦控制的硬件系统进行了整体设计,给出了控制系统硬件结构图,并对硬件控制系统的电压空间矢量PWM控制信号的产生和PWM驱动放大与隔离电路分别进行了介绍;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感应电机非线性解耦控制提供了硬件设计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奖励》2004,(11):42-43
天津大学陈予恕教授等完成的"复杂非线性系统的动力学理论与应用"获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1年度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该项目属基础力学范围,涉及非线性动力学理论中具有挑战性的、主要国际前沿领域,如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振动、稳定性、分岔、混沌及控制。  相似文献   

10.
在卫星、空间站等航天器中经常用控制力矩陀螺执行姿态控制,而控制力矩陀螺的强耦合性严重地影响了姿态控制效果,研究这种多输入多输出(MIMO)被控对象的解耦控制十分必要。针对Model 750控制力矩陀螺装置,分析动力学模型的耦合特征,探究多框架反作用力矩和陀螺力矩的相互作用,设计出适宜的解耦控制方法。耦合控制实验表明,在零平衡点处各变量间互扰耦合微弱,在非零平衡点处各变量耦合明显。其中,反作用力矩和陀螺力矩激励的双轴控制方法解耦效果较差,仅适合耦合微弱的状况。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最优控制方法的解耦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性能指标,解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学生对解耦控制的深入理解,设计了基于Simulink的仿真实验,在设计方案无误的情况下,发现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差异较大,这将可能误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研究仿真架构在不同仿真条件下的响应结果的差异,发现Simulink在处理冲激响应时,不同的解算方法结果差异很大,进一步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综合一些实际因素,提出改善的方法,即能保证解耦控制结果基本正确反映理论,也能对残留的误差找到符合逻辑的解释,使得理论内容与仿真结果达到统一。  相似文献   

12.
根据dq旋转坐标系下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系统有功分量和无功分量的耦合关系以及前馈解耦控制原理,利用Matlab/Simulink平台实现了基于恒功率控制策略的光伏并网逆变器仿真建模,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仿真结果直观展示了解耦对系统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控制效果的影响,可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对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3.
由于pH过程的非线性和滞后性,pH值的检测和控制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并非易事。非线性控制器可以对pH过程进行十分有效的控制。本文主要分析了pH值曲线的非线性特点,介绍了近年来应用于pH过程控制的非线性控制理论和方法,如模糊控制和反馈线性化控制等,并进行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非线性控制方法是感应电机控制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感应电机的非线性控制方法主要有反馈线性化法、积分反步法和无源性控制法三种,在介绍其基本控制原理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对不同的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从电机的基本物理概念出发,通过研究直流电动机转矩控制的解耦方法,揭示异步电动机磁场定向控制实现转矩解耦控制的本质;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定子磁场定向、气隙磁场定向,转子磁场定向和自感磁场定向等四种磁场定向控制的控制方法;经过比较分析这四种磁场定向控制方法的控制方程,采进一步揭示转子磁场定向控制即矢量控制是可以直接实现异步电动机转矩解耦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详细分析了电压前馈补偿解耦、内模解耦和偏差解耦3种电流解耦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后,提出了对3种方法的解耦效果对电机参数鲁棒性的理论分析;通过设计实验得出转速突变过程中电感的变化规律,在Matlab Simulink仿真环境下有针对性的比较其解耦效果的优劣及其对电机参数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偏差解耦是更好的解耦办法。最后在本研究所内基于FPGA+DSP的伺服驱动器平台上对偏差解耦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偏差解耦可以显著改善转速突变过程中d轴电流的波动和q轴电流的漂移现象。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应用非线性状态反馈对感应电机进行解耦并线性化的交流调速系统。该系统以工控PC作为控制电路的核心部件、以智能功率模块(IPM)组成主电路。给出解耦控制系统的硬件、软件组成及设计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理想和动态与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机械手系统的高度耦合、非线性等动力学特性,系统结构和参数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诸多不可预知因素,研究机械手的轨迹跟踪问题.方法:利用神经网络来构建机械手的逆系统模型,将其与被控对象串联构成伪线性系统,从而将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线性问题,实现了机械手的在线建模、解耦控制.结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迅速的跟踪给定的期望轨迹,脉冲干扰并未系统带来明显影响.结论:方案对控制系统有较强的适应性、稳定性以及抗干扰性能,有效地解决了机械手的轨迹跟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传统的解耦PID协调控制的输出有超调、振荡等缺点,本文采用了自抗扰控制技术应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解耦控制方法.重点介绍了自抗扰控制技术应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原理和进行了MATLAB/SIMULINK的仿真.通过仿真实验表明:ADRC控制的具有较强跟随性,抗干扰性等特点,能够很好的解耦.  相似文献   

20.
针对焦炉集气管过程扰动大、耦合严重、非线性等特点,提出一套综合智能控制策略。针对单集气管过程采用带修正因子的模糊控制,分别对集气管组内和组间引入解耦规则,总管吸力根据蝶阀特性和生产经验采用专家控制。实际应用表明,该智能控制策略实现了压力控制系统的快速性、稳定性和协调性,同时对外界扰动具有良好的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