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CDM机制下森林碳汇潜力估算与市场开发政策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中国的森林资源状况和碳储量的时空分布状况。分析了CDM机制下影响中国森林碳汇潜力的主要因素。基于森林碳汇潜力估算模型,以江苏龙潭林场为例进行了碳汇潜力计算。总结了中国森林碳汇市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CDM机制下中国森林碳汇市场的政策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2.
政府推动背景下森林碳汇项目农户参与的制约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龚荣发  曾维忠 《资源科学》2018,40(5):1073-1083
本文以四川省2个典型森林碳汇项目区670户参与农户为样本,基于嵌入式社会结构理论,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森林碳汇项目农户参与程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农户营林造林技术落后难以满足碳汇林建设、林地准入标准严格限制大量林地资源投入、社区非正式组织功能弱化而正式组织发展不足是导致农户参与程度较低的3个主要原因。因而,提升农户营林造林技术、降低林地准入标准、推动林业类合作社等社区正式组织发展是提升农户参与程度的重要措施。当然,林地面积、劳动力以及收入水平等资源禀赋和社会资本也是影响农户参与程度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碳交易机制下造林碳汇项目投资时机与投资期权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先磊 《资源科学》2020,42(5):825-839
碳交易试点机制可为造林碳汇项目投资提供额外资金支持。但是,在该机制下造林碳汇项目的顺利开展仍面临着较大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充分考虑上述特征,从投资者视角揭示造林碳汇项目投资时机临界阈值和投资的期权价值,可为造林碳汇项目投资者的最优决策和政府推动造林碳汇项目投资的政策制定提供更全面的参考。为此,基于实物期权最优投资时机选择理论,利用Faustmann-Hartman模型测度造林碳汇项目价值,运用动态规划法求解造林碳汇项目在项目前期规划备案阶段和项目建设阶段最优投资时机临界阈值和投资期权价值的解析表达式,并以湿地松为例,对造林碳汇项目最优投资时机临界阈值及投资期权价值进行了实证与模拟分析。研究发现:①湿地松造林碳汇项目在项目前期规划备案阶段和项目建设阶段的投资期权价值分别为0.12万和0.59万元/hm2,最优投资时机临界阈值分别为79.23和57.33元/t,理性的投资者只有在大于临界阈值时,才会从事立即投资,否则选择延迟投资。②碳价格波动率、碳汇交易成本、劳动力价格变量对湿地松造林碳汇项目投资时机临界阈值和投资期权价值有显著的影响;上述因素提高增加了项目投资的期权价值和最优投资时机临界阈值,但最优投资时机临界阈值提高却延迟了最优投资的时机;③木材价格上涨、项目备案成功率提高将使最优投资时机临界阈值下降,即上述因素提高可缩短投资者延迟投资的时机。基于此,为促进造林碳汇项目投资、发挥林业在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碳价格波动调控政策和项目备案管理政策,并采取综合措施降低碳汇交易成本。此外,考虑到林业投资所具有的长期性、公益性等典型特征及中国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的趋势,未来相关部门还需建立和实施林业碳汇补贴制度。  相似文献   

4.
以精英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分析可能影响农村精英森林碳汇项目组织意愿的因素,并利用四川省森林碳汇优先发展区273位农村精英的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验证。研究表明,现阶段农村精英组织森林碳汇项目的意愿不太强烈,年龄、是否从事(过)林业相关工作、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对森林碳汇项目的收益认知、对项目建设的难易认知、与村民的关系、对国家森林碳汇政策的认知、精英类别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村精英的组织意愿。提出为年轻农村精英投身森林碳汇事业提供制度安排,培育体制外精英群体,为农村精英提供森林碳汇项目技术指导,加大森林碳汇政策在农村精英群体中的宣传力度等提升农村精英组织意愿、促进森林碳汇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清洁发展机制的中国碳市场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慧超  王礼茂 《资源科学》2006,28(4):125-130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环境问题。与全球气候变暖紧密相连的国际条约《京都议定书》一直以来被世人所关注。而清洁发展机制(简称CDM)是《京都议定书》所建立的以成本有效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实施温室气体减排的3种灵活机制之一。它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基于项目的合作形式。推行该机制不仅可减少发达国家在国内实施碳减排的高额成本,又可促进发展中国家获得有益于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技术和急需资金。被认为是一种“双赢”政策。该文从中国CDM项目市场占全球份额的角度,在假设2010年所有非附件Ⅰ国家CDM项目实施率为70%的情景下,分析得出2010年中国基于清洁发展机制开发碳市场的规模是0.525×108tC,相应的碳市场潜力为8.306×108美元(美元以2000年价计)。同时认为:可再生能源发电、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造林与再造林领域是中国基于清洁发展机制开发碳市场的主要领域。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是一个日益重要的全球问题,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异常气候事件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日益严重的影响.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三个温室气体减排机制之一,目前全球所开发的CDM项目大部分与能源直接有关,因此CDM项目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项目开发国的能源可持续利用.分析了陕西CDM项目开发潜力,结合陕西省能源现状和发展目标,探讨了CDM在陕西省能源结构调整所起的作用,提出陕西省对积极开发CDM项目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森林碳汇的概念,从森林碳汇基本价值入手,提出森林碳汇贸易作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途径,是开展森林碳汇贸易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黑龙江省开展碳汇造林的现实意义,结合碳汇林区位优势和责任意识,思考黑龙江省碳汇林业实施的战略,实现黑龙江省碳汇林业发展必要的体制和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9.
以甲烷回收利用为主的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实施将会促进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的科学化和资源化.同时也将为我国履行国际公约、实现温室气体减排、改善地方和全球环境发挥积极的作用.这里总结了目前国内垃圾填埋气利用CDM项目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未来此类CDM项目的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许飞 《中国科技纵横》2011,(13):306-306,302
CDM即清洁能源发展机制,是目前全球热点的项目,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节能减排领域的投入步伐也在不断加大。计量系统作为CDM环节中的关键部分,其系统的可靠,完善是CDM项目中的核心。通过合理的设计与应用,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系统成本,提高系统可靠运行的周期,确保用户的利益不受损害  相似文献   

11.
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是通过发达国家提供低碳技术与资金而建设的减排项目,它作为低碳技术的载体是我国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是CDM项目的大国,为了研究CDM项目在我国分布的区域差异性,首先用聚类法将中国30个省市分为5类区域。然后对各区域2005-2013年CDM项目数量与其技术投入、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的关联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技术投入对CDM项目分布的影响为负,区域项目数量越多则技术投入的影响越大;经济发展对CDM项目分布则有正向的影响,经济水平越高的区域对环境改善的需求越大从而更愿意投资CDM项目;而产业结构对CDM项目分布的影响亦为正并且是造成CDM项目分布区域差异性的主要原因,区域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越大则CDM项目的数量越多。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广西各行业的调研,分析广西在"节能和能效、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甲烷回收利用、造林与再造林"等领域开发CDM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广西清洁发展机制(CDM)开发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西各行业的调研,分析广西在"节能和能效、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甲烷回收利用、造林与再造林"等领域开发CDM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我国CDM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锦琦 《科技广场》2012,(8):139-146
清洁发展机制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市场化解决机制之一,在降低发达国家减排成本的同时,也可为发展中国家带来额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实现环境和发展的双赢。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CDM供应方,CDM给我国带来了发展契机,但是在我国CDM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地域分布失衡、项目类型单一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对此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5.
森林碳汇已成为缓解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的创新途径.南方集体林区林改后小规模农户将成为森林碳汇的主要供给主体.由于森林碳汇是生态补偿市场化的新形式,农户的社会风险偏好态度将影响其碳汇供给的意愿和决策.因此分析南方集体林区不同风险类型农户的碳汇供给意愿,对于今后在南方集体林区产权主体分散的情况下明确碳汇供给主体,提高激励碳汇经营主要供给群体政策的瞄准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论文通过浙江省5个案例县(市)183户林农的调查和风险偏好实验,测度了农户风险偏好,共获得风险偏好,风险中性和风险厌恶的农户样本分别为72,33,78个,在对农户的碳汇供给意愿进行描述性统计基础上,运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碳汇供给意愿的影响因素,包括风险偏好,个体异质性,社会资本和组织制度.结果显示:风险厌恶型农户的碳汇供给意愿显著高于风险偏好类农户;林地资源规模对于碳汇供给意愿有积极作用;政府造林营林的补贴等外部政策制度变量也会显著激励家庭的碳汇供给意愿.为此国家需要努力引导成立碳汇交易中介,减少风险厌恶型农户进入碳汇市场的交易成本;鼓励通过林地流转等行为促使林地规模经营,引导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规模大户和社会资本率先开发碳汇交易项目 ;在南方集体林区重点加大对小规模林农的营造林补贴,提高林农碳汇经营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清洁发展机制是目前全球最火热的国际合作项目之一,通过CDM项目的实施,获得出售CERs所得的经济收益,并且促进本国可持续发展,包括改善环境、增加就业和收入、改善能源结构、促进技术发展等。主要介绍了CDM项目的内容、框架、开发过程等内容,并阐述CDM为发展中国家参与方带来的潜在价值和利益。  相似文献   

17.
以希克斯分析法对森林碳汇生态补偿进行理论分析,利用四川省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社区和生物多样性造林项目区参与农户的调查数据,以"放牧地-碳汇林地"土地用途转变造成的机会成本损失为基础,结合农户受偿意愿,运用机会成本法和意愿调查法测算森林碳汇生态补偿额度范围,运用Tobit模型分析农户森林碳汇生态补偿受偿额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被调查农户均具有森林碳汇生态补偿受偿意愿,受偿额度在1 758元/(hm2·年)到2 025元/(hm2·年)之间;受教育年限、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参与碳汇造林地面积、牲畜减少量、家庭距最近集市距离、村集体经济状况等对农户受偿额度影响显著。研究对政府制定森林碳汇生态补偿政策、实施生态扶贫等具有一定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希克斯分析法对森林碳汇生态补偿进行理论分析,利用四川省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社区和生物多样性造林项目区参与农户的调查数据,以“放牧地-碳汇林地”土地用途转变造成的机会成本损失为基础,结合农户受偿意愿,运用机会成本法和意愿调查法测算森林碳汇生态补偿额度范围,运用Tobit模型分析农户森林碳汇生态补偿受偿额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被调查农户均具有森林碳汇生态补偿受偿意愿,受偿额度在1758元/(亩?年)到2025元/(亩?年)之间。受教育年限、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参与碳汇造林地面积、牲畜减少量、家庭距最近集市距离、村集体经济状况等对农户受偿额度影响显著。研究对政府制定森林碳汇生态补偿政策、实施生态扶贫等具有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9.
基于造林成本法的林业碳汇成本收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宰胜  陈钦 《资源科学》2016,38(3):485-492
林业碳汇市场化进程缓慢,碳汇成本是关键影响因素之一.本文借鉴Benítez固碳模型,考虑土地利用的机会成本和木制品的碳释放成本,构建了基于造林成本法的林业碳汇成本模型,并对浙江省瑞安市20年期的湿地松碳汇造林项目进行实证分析.文中动态分析了轮伐期,木材价格,贴现率和劳动力价格等因素对碳汇成本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轮伐期的增加,湿地松碳汇成本先下降再上升,若考虑木材收益,20年期的碳汇成本为21.86元/t,可获得碳汇收益;若不考虑木材收益,其碳汇成本则为670.33元/t,高于国际和国内市场高位碳汇价格,将不能获得收益;此外,碳汇成本还与木材价格负相关,与贴现率和劳动力价格正相关,文中还分别分析了其保本点的木材价格,贴现率和劳动力价格.  相似文献   

20.
阮付贤  甘激文 《大众科技》2010,(11):197-197
通过对广西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发展现状的调研,分析CDM项目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明确以后在CDM项目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