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平安地区吉娜沟立项区位于额尔古纳河燕山期(钼)金、银、铅、锌成矿带(Ⅲ5),所属成矿区带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已经发现有比利亚古铅锌矿、三河铅锌矿、二道河子铅锌矿床等。本文通过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立项区地质特征,研究其控矿条件和成矿规律,总结找矿标志,为1:5万矿产调查开展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2.
该项成果依托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西北地区矿产勘查部署与选区研究”,围绕国家战略性矿种,针对西北地区重要成矿区带的地质勘查现状,在深入分析西北地区以往地质、物化探、遥感及矿产资源远景调查、矿产勘查和科研成果资料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西北地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对重要成矿区带进行了全面的找矿远景分析。根据西北地区阿尔泰-准噶尔成矿带、西天山-西南天山成矿带、东天山-北山地区、祁连成矿带、昆仑-阿尔金成矿带、秦岭成矿带及三江北段成矿区带等重要成矿区带的主要成矿特征、典型矿床及找矿新发现,结合多元信息综合分析,对各个成矿区带进行了资源潜力评价,划分了找矿远景和勘查选区。  相似文献   

3.
“广西成矿规律及勘查部署研究汇总报告”是2010、2011年度广西大规模地质矿产勘查工程专题研究类“钦杭成矿带广西段整装勘查部署选区及成矿规律综合研究”项目、“南岭成矿带广西段整装勘查部署选区及成矿规律综合研究”项目和“广西地质找矿战略行动总体方案编制”项目下属“科技支撑”课题等成果报告的综合集成。该项成果是在广西国土资源专家田凤鸣领衔的专家组指导下,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韦昌山研究员带领相关研究群体历经四年多时间完成的。项目组通过总结主要类型矿床及成矿区带成矿规律,逐渐完善勘查区构造-蚀变调查方法,构建了预测区优选指标组合,提出整装勘查部署选区方案,评估与对比了各年度部署的勘查找矿成效,为修编广西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方案及2014年后续年度勘查工作部署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大洋洲地区金属矿产资源的潜力评价先后共开展了3个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即由中央地勘基金国外专项出资的"大洋洲地区重要成矿带成矿规律与优势矿产资源潜力分析"(2011~2013年)、地质调查项目"巴布亚新几内亚优势矿产资源调查及成矿规律研究——东高地省凯南图(Kainantu)地区地质地球化学调查"(2013~2015年)和地质调查项目"西南太平洋重要成矿带矿床地质背景、成矿作用和找矿潜力研究"(2014~2015年).  相似文献   

5.
"南美巨型成矿带重要矿床成矿背景、成矿作用与找矿潜力研究"是"全球巨型成矿带区域构造与成矿地质背景对比研究"计划项目下的工作项目.南美巨型成矿带包括圭亚那、中巴西、圣弗朗西斯科三大地盾区和亚马逊、帕纳伊巴台、巴拿那三大盆地区,在地理上主要涉及1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巴西、圭亚那、法属圭亚那、苏里南、乌拉圭、巴拉圭6国全境,委内瑞拉南部,哥伦比亚、玻利维亚、阿根廷东部,地理坐标为北纬10°到南纬35°,西经35°到西经70°,面积约1000 万平方公里.该项目总体目标任务是以当代先进的成矿理论为指导,以铁、锰、铜、金、铝、镍等我国短缺矿种(床)为调查和研究目标,在南美巨型成矿带选择代表性矿床,开展成矿地质条件对比研究工作,并且对该地区关键部位存在的基础地质问题进行科技攻关,总结矿床地质特征,揭示矿床分布规律和查明成(找)矿潜力,编制系列地质矿产图件,建立相应数据库.  相似文献   

6.
老爷岭金铜成矿带包括三个Ⅲ级成矿区带,即完达山金铜成矿区、绥芬河一延边金成矿带。和佳木斯隆起区金成矿带。根据成矿地质背景、控矿因素、成矿特点及找矿远景等划分为4个Ⅳ级成矿区带。  相似文献   

7.
“中哈合作巴尔喀什-准噶尔斑岩铜矿成矿条件对比研究”是为适应新形势而设立的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项目编码:1212010661315),隶属于“中国大陆周边地区主要成矿带成矿规律对比及潜力评价”计划项目。项目在系统收集研究与我国毗邻的哈萨克斯坦国地质矿产资料,重点收集巴尔喀什-准噶尔成矿带斑岩铜矿的地质矿产资料及对重要斑岩铜矿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中国新疆和哈萨克斯坦国为一整体,对中哈构造单元/成矿单元进行了统一划分;阐述了成矿地质背景,以巴尔喀什-准噶尔斑岩铜矿矿产为目标,分析了成矿条件,总结了成矿规律。以板块构造及现代大陆动力学理论为指导,制定编图细则,编制了中哈接壤地区系列图件。  相似文献   

8.
该铅锌矿区地处大兴安岭中南段多金属成矿带中,文章从该矿区的区域地质背景,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入手,分析矿床的成矿条件,提出找矿标志,为今后在该成矿带地质勘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乌兰乌珠尔地区处于祁漫塔格铀成矿带西段,近年来在该成矿带上开展的铀矿资源远景调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找矿进展。笔者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及铀矿化特征入手,认为该区铀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花岗岩型铀矿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0.
陈毓川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矿床地质专家,他系统、深入研究广西大厂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矿带地质,为指导找矿及总结成矿规律作出了贡献;深入研究宁芜、庐枞、南岭及全国区域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提出宁芜玢岩铁矿成矿模式,在国内开拓区域矿床成矿模式研究领域,系统总结华南花岗岩有色、稀有矿床及陆相火山铁矿成矿规律,促进了全国火山岩区及花岗岩区的地质找矿工作;与程裕淇等研究提出矿床成矿系列概念,发展区域成矿理论,广泛应用于指导找矿。“六五”以来至1998年负责地矿部门固体矿产勘查工作,“七五”期间负责全国金矿找矿工作,“八五”期间组织地矿系统第二轮区域成矿规划工作;1999~2004年负责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中国成矿体系与区域成矿评价”,系统研究总结全国区域成矿规律。陈毓川院士为我国的地质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在武夷山成矿带北段,区域上位于浙东南褶皱带丽水-宁波隆南起西部,龙泉-宁波深大断裂带上有一矿区名为龙泉毛断矿区。它凭借矿区内矿化点多、类型复杂、成矿作用多样特点成为浙江重要成矿带之一。以往的找矿工作开展并不理想,应采用成矿模型方式开展找矿工作,对矿区进行系统资料收集、分析,总结成矿规律,科学找矿。  相似文献   

12.
永定大排矿区地处武夷山成矿带,其所处的闽西南地区是特提斯东西向构造与环太平洋北东向构造时空演化交替的典型地区,是永(安)-梅(县)-会(昌)多金属成矿带的主体,也是中国东南部重要成矿集中区。作为一个历经多次地质工作的老矿区,由于认识存在偏差,此前仅作为一个小锰矿在开采。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和福建省第八地质大队合作开展的“福建省永定县大排矿区锰铅锌多金属矿资源储量核实暨深部详查”成功运用新理论指导找矿、运用新方法实施找矿,发现并基本查明该矿为一以铅锌矿为主,共伴生铁矿、铜矿、钼矿、银矿、锰矿等多种矿产的大型多金属矿床,其矿床规模锌为大型、铅为中型、伴生银为中型、铁铜钼均为小型,潜在经济价值200多亿元。  相似文献   

13.
秦岭成矿带金资源丰富,发育了文峪、中川、大水、天水、早子沟、寨上等众多金矿田,被誉为中国的“金腰带”。有关秦岭金矿田控矿因素多有探讨,突出的是构造控矿,但对岩浆活动在成矿中的控制作用注意不多。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秦岭团队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秦岭成矿带地质调查综合研究”、“秦岭成矿带矿产资源潜力调查”,通过对秦岭金矿田控矿因素研究,初步认为:金矿与中生代中酸性岩关系密切,岩浆源区(金矿源层、体)活化为中酸性岩过程中释放出的金是主要的金来源,岩浆作用是主要的成矿热源,中酸性岩上部外围一定范围是矿体就位的有利空间。就此提出“矿源、热再造、赋矿空间三位一体”——秦岭成矿带金矿田控矿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钦杭成矿带浙江段内生金属矿产成矿规律与评价技术集成研究”系国土资源公益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由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主持承担,项目主要任务是查清研究区的区域成矿背景、成矿规律和主导控矿因素,探索内生金属元素富集成矿的动力学过程与机制。  相似文献   

15.
对海寺矿区及外围的地球物理场特征进行了探讨,利用重、磁、电等成果及矿区地质资料对该地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研究区构造、隐伏岩体的分布特征、矿化蚀变带与物探异常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根据该地区矽卡岩矿床成矿规律对本区的铜多金属矿产远景进行了初步分析,预测了4处成矿有利异常进行了工程验证。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董树文副院长为项目负责人、李廷栋院士为总技术负责、耿树方研究员具体组织编制的1:250万“北-中-东亚及邻区地质图系”,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国际合作项目“东中亚深部地质结构与成矿作用研究”的最终成果,项目编号1212011120181。以编制1:250万“北-中-东亚及邻区地质图系”为主要手段,开展编图区内的基础地质及成矿规律综合研究,通过编制1:250万地理图、地质图、大地构造图、能源矿产(石油、天然气、煤)成矿规律图和非能源矿产(固体矿产)成矿规律图(共五种图,简称“图系”)进行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全面系统的综合集成研究,揭示编图区内的深部地质结构特征及其成矿响应。  相似文献   

17.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3,(3):92-92,F0003
为了响应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提出的“在大兴安岭中南段大力发展铅锌矿山,打造有色金属基地”的发展战略,缓解国内有色金属材料市场的供需矛盾,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根据1:20万化探资料,经重重筛选,确定花敖包特化探异常为重点工作区。从预查、普查到详查,通过化探、物探、井探、钻探等勘查手段,初步查明该矿床赋存时代、矿床类型、矿石质量及开采技术条件。为了更详细地研究该地区成矿地质条件、成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扩大花敖包特矿区银铅锌矿成矿远景,延长矿山服务年限,2008年3月,开展了花敖包特矿区银铅锌矿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18.
尹翠君  任立昭 《大众科技》2005,(10):143-144
铜鼓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和与之相邻的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及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铜鼓是这些国家和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通过各种形式的交往与融合形成的共同设计文化载体.  相似文献   

19.
鳌头铝土矿区位于鳌头—西坪铝土矿成矿带西部,是河南省重要的铝土矿矿产地。该成矿带上已发现多处铝土矿体,鳌头铝土矿区是其中一个规模较大的矿区。本文分别从构造、岩相、古地理及古气候等因素入手,分析了鳌头铝土矿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和矿体特征,指出了该区的找矿方向和找矿标志,对于该区铝土矿的进一步勘查及开采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铜陵地区是长江中下游铜、铁、金、硫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华北地块与扬子地块的接合部位。鸡冠石银(金)矿位于著名狮子山矿田南侧(外带),是一个以银为主,共生有金、硫、铜、铅、锌的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本文首先介绍了该矿区的地质特征和矿床地质特征,然后介绍了成矿地质规律及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