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现代教育中,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把感恩教育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唤醒他们的感恩情怀,让他们学会"理解"和"感恩",真正实现感恩教育的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2.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做人的基本品德准则和起码修养。但近年来随着一些关于感恩缺失事件在我们身边的频现与见诸报端,让我们在震惊、慨叹之余,更多了一份对感恩教育的思考,唤醒孩子们的感恩情怀迫在眉捷。本文作者从典型的感恩缺失案例入手,通过对当前教育层面的感恩缺失问题进行深入反思,进而提出感恩教育一定要从娃娃抓起、从教育者自身做起、注重营造社会氛围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感恩是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感恩教育是培养健康人格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就要教会学生懂得感恩。对于幸福生活的小学生而言,如何开展感恩教育呢?一、以传统文化引导,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学生感恩教育与培养的研究,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懂得心存感激和知恩图报。树立学生的感恩情怀,懂得爱父母和爱老师,爱同学,爱自然,爱社会,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过自己的人抱有感激之心,使学生的感恩情怀内化为良好的品德,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学生懂得了"赠人玫瑰,留有余香"蕴含的感恩思想;领悟到"感恩"的深刻含义:"只有心怀感恩,才能滋润生命"的人生真谛!同时教师的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协作沟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专生思想道德水平和感恩教育的现状,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共同教育,拓宽教育途径,改进教育方法,丰富教育内容,形成教育合力,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他们的责任心,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将感恩教育活动切实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正>大学生感恩教育是大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品质培养的有利保障。感恩情愫的养成,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意义,只有懂得感恩,才会珍惜当下,把握现在,争取明天。高校感恩教育的实施,同其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一样,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渗透,需要不断地营造良好环境,需要恰如其分的引导,更需要在实践中体会和加深理解,才能最终显现出感恩教育在知恩、懂恩、送恩、传播感恩的全过程中的实践指导意义。本文结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感恩教育中的细小案例,探讨大学生感恩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美好的感情,学会感恩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是每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通过对中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论述剖析中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唤醒中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中学生的感恩行为。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许多学校对中小学生开展感恩教育,比如布置一些主题为"亲情寒假、感恩父母"的假期作业,要求中小学生为父母做一件家务事等,以此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学会感恩。  相似文献   

9.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学。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高校的长远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各大高校在大学生的各个年级都有不同类型的感恩教育活动,但是高校大学生感恩缺失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势必需要我们详细了解当代大学生也就是90后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对他们在亲情、师生情、友情、爱情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从而更好地实施感恩教育。本文通过雷锋事迹的宣扬,让当代大学生感受雷锋的无私奉献源于他对中国共产党带他走出苦难的感恩之心,正是由于这种感恩的情怀使得他永远站在党和人民需要他的地方,无私地为他人奉献自己。而当代大学生在国家的呵护下进行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实现自己价值的同时更应该怀揣感恩之心。同时,本文结合学校的教育理念通过校训中对于感恩的诠释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为感恩教育提供创新有效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0.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和源泉。感恩教育既是推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又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切入点;就是要唤醒人们学会尊重和感谢父母、他人、社会、祖国、自然对自己的付出和恩情,营造出一种温馨的人文关怀氛围;是一种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教育。感恩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用辩证的系统思维加以指导。  相似文献   

11.
日前,上海市教委推出第3版《中小学生守则》,其中《中学生守则》增加了"学会感恩"等条款。那么什么是感恩呢?所谓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报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在实践教育中,要求学生学会感激别人,感激社会。  相似文献   

12.
周玉琴 《农村教育》2006,(12):60-60
日前,上海市教委推出第3版《中小学生守则》,其中《中学生守则》增加了“学会感恩”等条款。那么什么是感恩呢?所谓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报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在实践教育中,要求学生学会感激别人,感激社会。  相似文献   

13.
林展  韦先良 《文教资料》2013,(36):150-151
通过一次新生班级师生座谈会,分析整个集体感恩失语的案例,接着撰写了案例博文与学生进行网上网下的互动,唤醒和强化了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感恩情感.通过从学校、家庭和学生三方面进行案例分析,提出重视和树立教育是一种唤醒的理念,善于发现和把握教育唤醒的时机,树立德育和智育同等重要的家庭教育观念,开展网上网下的师生互动交流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幼儿时期是个体身心发展和道德品质养成的关键时期。幼儿园感恩教育缺失、幼儿没有感恩情怀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幼儿教育话题。因此,通过感恩教育培养幼儿的感恩情怀,帮助幼儿养成感恩品质,拓宽幼儿感恩教育路径,也成为幼儿教育努力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灾区的人民群众,特别是灾区的中小学生生理、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灾后重建不仅是基础设施的重建,更应当重视灾区人民,特别是灾区中小学生思想、心理方面的教育。非连续性教育可以为灾后重建提供教育方面的建议,如生命教育、挫折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等。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教学是一门灵动而富有情感的教学艺术。借助文本给学生传递的正能量,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更能提升其品德修养。感恩教育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道德修养,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语文课程中的感恩教育是培养感恩意识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有效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利用各种渗透式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开展感恩教育。一、感恩教育是学生健全人格的需要感恩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重要体现,它是一种道德风尚的指引、一种唤醒人性回归的品德教育。面临着多元化价值观、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性冷漠的冲击,高中生的感恩意识逐渐淡化,他们只知索取,不懂奉献,只知享  相似文献   

17.
感恩是一种积极的情怀和素养,是一个人崇高的精神境界。本文通过对江苏某职业学校部分学生进行感恩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深入了解职校学生的感恩现状以及目前职校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实施职校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即通过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感恩认知观念,增强学生积极的感恩情感体验,最终将认知情感转化为积极的感恩行为,并养成良好的感恩习惯。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改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以期对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幼儿感恩教育愈发受到教育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角色游戏中开展感恩教育,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将"感恩情怀"融入幼儿灵魂,是解决目前幼儿感恩意识薄弱甚至缺失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由角色游戏的内涵引入,通过对多样化方式的阐释,就角色游戏中如何开展感恩教育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景慧兰 《学周刊C版》2019,(1):174-175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幼儿的礼仪教育已经成为了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幼儿园文明礼仪行为教育课程的开展与安排。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与分析我国幼儿园文明礼仪行为教育课程的安排情况,从而针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进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提高幼儿园文明礼仪课程的教育水平,从而提高幼儿教育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