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自2002年9月,怀北学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来,在市区有关专家的指引下,学校注重学生综合实践素养的培养,充分挖掘区域优质资源,致力于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先后开发了青龙峡、雁栖湖、老树沟红梨产业园等五个实践基地,进行了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校先后被评为北京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特色校、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实验校、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先进集体。2011年底,学校社会实践校本课程被确定为北京市"十二五"校本课程开发项目。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寻找到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之路。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要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适应。  相似文献   

2.
童军 《小学生》2013,(2):76-7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应当拓宽课堂和学校的空间和途径。活动的实施不应局限在课堂中进行,要引导学生向校外延伸,优化组合学校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研究和分析地方、社会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资源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等方面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性特色、学校特色。我校依托地方资源于2006年开展的茶文化活动,经过几年的积累,慢慢形  相似文献   

3.
社会思品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这门程不仅要充分发挥教材功能,还要尽可能开发、利用校内外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多媒体在初中社会教学中的重要性,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增强学习社会的信心。总之,使用多媒体有利于弥补学校课程资源的不足,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优化学习效果,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让社会课堂"活"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挖掘校本课程资源 走向社会大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校在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实施以课程资源开发为重点的社会大课堂建设,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都成为探究的对象,成为学习的"课堂"。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启动以后,我们重点在探索长效、常态地推进社会大课堂体制,完善运转管理机制,从实操层面向课程延伸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我们的社会大课堂建设思路可以用三个“双”概括——“双基”,即管理体系和资源平台两个基础性建设,“双向”,即学校和资源单位联手进行资源开发;“双途径”,即通过课外实践活动与地方课程研发两个渠道来体现社会大课堂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开发社会大课堂资源的意义和最大的价值,在于引导教师和学生真正从基于教科书的教与学走向基于资源的教与学;对课程资源进行重新定位和认识,使课程由狭变广、由静转动:课程不再只是学科的总和,而是学科、儿童、生活、社会的有机整合,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下面是在社会大课堂实践过程中我对教学策略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的建设,为学生自主和探究学习提供了课程资源,以及参与社会实践的广阔平台。因此,依托各学科教研员的教学专业支持,社会资源基地课程资源的开发只有为中小学课程教学服务,才能具有生命力;同时要研究制定课程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和教学策略,指导教师有效地参与课程教学活动的资源开发和实践探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以社会生活为导向的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认为社会生活是思想政治课的第一课程资源,总结出"社会即是大课堂,课堂也是大社会"的结论,提出有效开发与利用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理应体现与把握两个根本逻辑层面上的宏观原则和基本思路,认为有效开发与利用思想政治课第一课程资源的基本抓手与核心路径就是吃透和使用好新编思想政治教材。最后,例证了实现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常态化的思路和做法。  相似文献   

9.
马玲 《甘肃教育》2020,(4):151-15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呢?一、立足教材,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1.以课堂为本,开发活动资源。课堂的引领者是教师,课堂的主人是学生,而连接教与学的媒体是教材。课堂教学的根本是学生的发展,学生的需要是课堂生成的首要考虑,所以在教学中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事物合理地置于某一篇课文里,并让学生展开,这就是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肖德生 《甘肃教育》2020,(3):152-152
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教与学活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主要有教材资源、课堂资源、课外活动及自然环境和社会资源等,积极挖掘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会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教材、课堂、课余活动中挖掘课程资源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程序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资源的开发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特殊的意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是多元的,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学校、学生家长、社会人士,明确课程资源开发的程序、掌握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对有效地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根据《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课程教学活动资源开发与利用要求》规定,我校建立了课程教学活动资源开发有效管理系统,提出了"一个学科为主,相关学科为辅"的思路,逐步开发并将社会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3.
刘天娇 《教育艺术》2009,(10):32-33
课程资源与课程是一对有着密切关系的概念。课程资源是课程开发的条件,是课程的来源和构成要素,没有课程资源就不会有课程,所以课程资源是课程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但不能把课程资源等同于课程本身。从思想品德课角度看,我们可以开发和利用的政治课程资源是相当宽泛的。除了学生手头现有的政治教材和资料外,小课堂、大社会中的任何经济现象、政治现象、社会现象以及某些人和事等都可作为政治课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4.
学科课程资源具有消费与生产一体的属性。学科课程资源的系统化开发是伴随学科课程实施过程的资源累积增长,体现出课程改革自身系统再生产与完善的机制性功能。学科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开发包括校内资源的自主开发和二度开发,充分体现了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与学生学习、教学实践、潜在资源、学校价值、课程管理、教学主体的紧密关联。学科课程资源的网络化开发重在课程资源应用平台的建设与利用,将教师、学生等最生动的课程资源进行跨时空的整合,促进学科教育的模式创新和课堂优化。应该充分认识学科课程资源开发活动所处的市场经济、信息社会等的外部环境影响,警惕课程资源中的层级化与符号暴力现象,充分发掘学科课程资源校本化开发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5.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12):206-209
依托"微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学习效果产生了革命性影响。从交互式微课程资源开发入手,并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中构建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果,改善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效率,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海淀区西苑小学地处北京市西郊风景区内,毗邻皇家园林颐和园。如何使社会大课堂综合实践活动在广泛意义上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实现学生兴趣与个性特长的发展,实现综合实践课程活动的课外延伸、拓展,实现社区教育的优化发展、资源共享,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这样的思考,挖掘社区资源优势,组织"颐和园小导游"实践活动,成为了西苑小学依托社区资源开发学校大课堂实践活动课程校本研究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信号与系统”课程教与学的效率,开展了基于“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改革。通过合理设计和组织课程资源,利用“雨课堂”开展资源推送,引导学生预习/复习;增加随堂测试环节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帮助学生及时检查学习效果,巩固相关知识点;利用“雨课堂”反馈的学生学习数据进一步调整教学环节。本次教学改革在提高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认可。  相似文献   

18.
课堂提问基本模式以及学生提问的研究现状(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提问是主要的课堂交流活动之一 ,也是增强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和帮助教师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根据师生在课堂提问中的角色地位 ,可以将课堂提问分为三种主要的提问模式 :师 -生提问模式 ,生 -师提问模式 ,生 -生提问模式。在我国 ,学生课堂提问是长期被忽视的课堂行为之一 ,因此 ,使得学生经验这一宝贵的课程资源长久以来处于未开发的状态 ,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也得不到充分发展。课程实施必需将学生提问纳入到教学过程 ,才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本文通过对课堂提问的分类以及学生课堂提问研究现状的回顾 ,一方面为促进我国目前教学中在这一领域中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另一方面使得教育和教学工作者对学生提问这一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程资源丰富多彩,合理开发与利用校内课程资源,落实大课间活动,创造性地开展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全校师生"一展风采",彰显学校教育特色。我校大课间体育活动提供了点滴经验。  相似文献   

20.
课标读本指出:"语文学科的课程资源是很丰富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广播电视等都可以成为课程资源。教师应高度重视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在构建高效课堂、实行课改的今天,语文学科的课程资源被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对推进课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素养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课改前,语文学科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直被忽视,语文教师习惯于带着一本教科书和一份教案走进课堂。学生被迫接受课堂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