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育不仅可以扩展学生的眼界,还可以使学生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很多小学教师主动使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方式,虽然目前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但是在不断的研究与应用中已经取得一定成果。对小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进行研究,希望能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提供一些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2.
研究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归纳出2016年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主要有筛选判断型、探究概括型、陈述理由型、阐明观点型等四种,并对每一种类型进行答题方法指导.分别对叙述类非连续性文本、说明类非连续性文本、指示类非连续性文本、描述类非连续性文本及论述类非连续性文本对应的阅读能力层级要求和阅读策略进行阐述.提供了三种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的备考策略.  相似文献   

3.
非连续性文本群文阅读是进行"类文本"阅读训练与实践的重要途径,能够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重视并加强非连续性文本群文阅读方法、策略的指导,对提升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是每个公民所必备的素质,讨论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策略,主要内容是非连续性文本的定义和提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教学策略,希望通过叙述,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教学有一个积极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牛小娟 《成才之路》2023,(3):109-112
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与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共同构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体系。当前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还存在阅读文本材料枯燥、难以激发学生兴趣,阅读技巧和方法掌握不足、阅读能力明显不高,阅读训练不达标、阅读水平不能得到提升的问题。教师要在了解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实际的基础上,科学选择阅读文本、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划分阅读文本类型、传授文本阅读技巧,强化阅读文本训练、提升学生文本阅读水平,以促进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发展。  相似文献   

6.
非连续性文本是一种以图表、图画等形式出现的间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在现行统编教材当中体现不多,因此在落实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时候有必要进行非连续性文本隐性资源的开发。实践中可以通过挖掘教材、学科整合、课外拓展等途径进一步开发非连续性文本隐性资源,并采用图文对照、比较阅读、情境架构等方式实施教学,提高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同时促进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落实。  相似文献   

7.
"非连续性文本"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年)提出的阅读内容与目标,对语文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非连续性文本的价值取向是面向学生真实的生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重在培养学生面对真实生活所需要的阅读能力。非连续性文本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生活化"是此类文本阅读与教学的核心理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策略在于教给学生阅读的策略、指导学生将阅读策略应用于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8.
与连续性文本阅读不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它是借助图片解说、数据整理、目录等基础教学要素而存在的教学方法。实用性、直观性、简易性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最重要的特点。教师要充分利用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特点以及按照教学实际需要,选择文本解析角度,对教学内容开展连续性设计。  相似文献   

9.
华文平 《教师》2020,(3):30-31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是语文学科的一项重要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为了整体提高小学高年段学生的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教师要能够从理论到实践层面都有所准备,在充分认识展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提升小学高年段学生的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与素养。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关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新要求,随之引起了广大教育界人士及语文教师的重视。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对语文教师及学生来说是新概念,而非连续性文本却与生活息息相关。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中,尽可能地回归到生活,让非连续性文本轻松地走进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1.
非连续性文本不强求文本的叙述性和文学性,在表达上具有简明、醒目、概括性强等特点。在当今碎片化阅读独领风骚的时代,有效地整合碎片化信息,利用非连续性文本服务于学习、生活,成为当代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教师应结合课堂实践,对非连续性文本进行整合与开发,指导学生对图画、表格、图形以及身边的素材资源进行有效阅读与运用,以提升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2.
"非连续性文本"是语文课程标准于2011年提出的阅读内容与目标,对语文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非连续性文本概念的出处、类型、阅读目的、课程资源及阅读教学策略几个方面进行考察,论述非连续性文本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得出"生活化"是此类文本阅读与教学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3.
正自从2011年版课标明确提出与"非连续性文本"相关的阅读目标与内容以来,一线教师和研究者就开始了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和测试命题的有益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方面,提出要加强阅读策略的引导,注重与生活联系、与连续性文本阅读关联、指向问题解决等。但是,此类研究没有形成较为稳定的、旨在培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教学模型,未能形成将教学与测试统整起来考虑的研究思维。我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一、旨在培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教学模型:要做→找出→会做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2021年和2022年中考非连续性命题一些典型案例,从夯实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命题的独特地位、情境的多元化选择、阅读评价的模式改变及强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与写作的转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这将有助于拓展未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命题及测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张玉 《江苏教育》2023,(18):85-86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要求: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与连续性文本不同,非连续性文本的表达更加简洁明了,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阅读的同时,也学会生活。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非连续性文本类型进行挖掘、梳理,还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进行阅读教学,为学生传授一些学法,培养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兴趣,帮助学生打开阅读的另一扇门。  相似文献   

16.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新增的内容。什么是“非连续性文本”?新课标为什么耍增加这样一个内容?对大多数教师而言,“非连续性文本”是一个新名词。它向广大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话题。新课标在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与内容中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作为一线教师又该如何指导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呢?本文就以上问题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7.
非连续性文本作为一个新亮点进入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引起了不少的关注。通过对非连续性文本的来源、概念、特点的阐述,谈谈如何进行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并结合PISA阅读测试中的非连续性文本样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韩丽娟 《学周刊C版》2024,(2):149-151
非连续性文本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其简洁直观,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客观性,对提高学生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力有着很好的作用。为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成为教师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师应该在非连续性文本资源、阅读方法、阅读训练、评价等方面加以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阅读连续性文本时提取信息的能力相对较好,而在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时提取信息的能力却不理想。究其根由,主要在于教学内容的缺失,主要表现在:教师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意识空白,未将非连续性文本纳入教学内容范畴,或者对非连续性文本关注甚少,导致非连续性文本几乎成了教学盲区;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并未涉及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单元或知识点,可用素材并不多(严格意义来讲,没有出现过一篇真正的非连续性文本)。我认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不一定要基于教材现成的、大量的非连续性文本。作为教师,更应有意识地结合当下的小学语文教  相似文献   

20.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背景下,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提出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目标,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在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结合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来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培养的必要性进行分析,进一步总结提升相应的教学策略,培养与优化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