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效的数学课堂离不开数学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经历和体验,初步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观察,深化概念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展数学运用能力。从而让学生在有效的数学活动中经历数学的学习过程,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学习数学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随着课改的深入.数学课堂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动手操作成了学生学习活动经常采用的方式。学生操作了,学生是“动”了起来,而学生的“动”触及学生的思维了吗?充斥在数学课堂上的操作活动有效吗?我们怎样在数学课程中组织更有效的操作活动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动手操作与小组合作学习,以此来促进学生发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真正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教师要将数学教学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活动,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体验;教师要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学习数学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随着课改的深入,数学课堂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动手操作成了学生学习活动经常采用的方式。学生操作了,学生是"动"了起来,而学生的"动"触及学生的思维了吗?充斥在数学课堂上的操作活动有效吗?我们怎样在数学课程中组织更有效的操作活动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正>数学是一门抽象的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创设丰富的数学活动,就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和学习,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基于此,以数学学具为媒介的一些数学操作活动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但是,在实际操作活动中教者时常感到难以驾驭,致使教学活动流于形式,学生探究的效果不够鲜明。笔者将论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优化数学操作活动,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的一些策略和方法。一、优选时机,促操作实效动手操作,首先要考虑操作活动的必要性和在课堂中开展的时机,一般在探究规律之前和在验证结论时可以引入操作活动。这样做,一方面使得操作活动的主体具备了较强的目标观念,知道为什么而操作;另一方面,使得操作活动的结果具有更高的价值,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知识的形成或者规律的发现过程,从而加深记忆和理解,使得知识变成  相似文献   

7.
王兰珍 《学苑教育》2020,(4):53-53,55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或多或少拥有一些日常生活的经验、动手操作的经验等,但这些经验往往是不系统的,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观察、实践操作活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反思等数学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8.
<正>《数学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活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要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在主动参与中,通过操作和实践来完成新知识的获取,"知识来源于动作"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情地实践,学生的发展才能真正落实。动手操作益处多,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动手操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动手操作就成了课堂上最常见的活动之一.有效的操作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可以让学生经历、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但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操作普遍存在以下问题:①教师充当"指挥官",为了操作而操作,使操作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10.
《课程标准》特别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活动,这充分表明学生应该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运用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  相似文献   

11.
课程标准特别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活动,这充分表明学生应该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到生活化数学的乐趣;引导学生分组操作,让学生在分组操作中体验到同伴合作的力量;针对学生不  相似文献   

12.
卞琴娟 《小学生》2013,(3):11-11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1]我们在数学课堂中经常要开展操作活动。合理的操作活动能产生有效的探究,能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发现,最终达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中要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充分的操作、感知、观察、比较活动中,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经验图式,建立起知识表象,抓住知识的本质属性,促进数学知识的生成。  相似文献   

14.
智慧从动作开始。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主动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加深对知识的感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数学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六个方面对促进聋校数学课堂充满思维活动进行了探讨:利用课外动手操作为数学学习激活大脑;利用课前相关阅读为数学学习做知识背景准备;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有所悟;利用有效提问让学生在课堂里有所思;利用分层教学让学生在课堂里有所得;利用针对性的作业形式让学生有所成。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活动,这充分表明学生应该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运用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猜想验证等活动,让学生去创造数学;引导学生利用抽象的知识去解  相似文献   

17.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数学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的重要资源。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组织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量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和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心理学研究表明,生动的情…  相似文献   

18.
动手操作活动是小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有效方式之一,教学中,教师要在探究学习时、猜测验证时、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时、深化认知时等时机,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而体验数学、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动手操作,这对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有重要的作用。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活动的设置也要适量、适度。  相似文献   

20.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确立和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正确处理好知识建构、操作活动、情感体验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在学生"知数学"、"学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